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欧阳湘 《广东党史》2016,(11):13-18
大革命时期国共合作的政治背景下,出现了人民司法制度的萌芽。在共产党领导的工农运动中,出现了人民司法机关的萌芽;工农群众提出改革法律与司法的要求,并积极投身于国民政府(及其前身)的司法改革。在共产党的推动下,国民党左派主持制定的国民政府新司法制度,也不乏人民性因素,并对后来中国司法制度的发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鲍罗廷以苏联驻国民政府代表、共产国际派驻中国代表;国民党国民政府顾问、武汉国民政府总顾问的身份参加了北伐战争,即同时代表国共双方。所以他对北伐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3.
张瑾  龙海 《红岩春秋》2006,(3):24-25
重庆有史以来的一次大移民浪潮伴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而迅速发酵,战区的人们携家带口远赴重庆,特别是“下江人”群体在重庆的确立,对重庆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重庆为西南重镇,扼守着进出四川的咽喉,在国防地位和自然经济条件上,对于抗战前途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蒋介石在1935年就指出:“四川在天时地利人文方面,实不愧为中国的首省,天然是复兴民族最好的根据地。”而重庆正是四川工商业最发达,并且在模仿沿海现代化城镇建设方面最成功的内陆城市。在川政收归国民政府统辖后,国民政府又大力投资于四川的开发建设,四川的交通状况和经济环境大为改观。战时迁都重庆成为了一种必然选择。卢沟桥事变、八一三事变发生后,日军分别在华北战场、华东战场向中国腹地进攻。战事急转直下,到上海沦陷时,中国已有三分一的领士陷于日本侵略军铁蹄之下,华中、华北的日军对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形成了一个半包围状态。国民政府于10月29日在南京召开国防最高会议,决策全局退却的部署。会议接受蒋介石的提议,决定国民政府迁渝,远离战区。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宣布迁都重庆。国民政府迁都的决定,立即掀起了沿海大小工矿企业和无数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向四川、...  相似文献   

4.
南京国民政府从1931年开始推行的文官考试制 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准现代化的人事制度。这个充分借鉴中国传统科举制度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经验的重大举措对三四十年代国民政府的行政体制及教育近代化都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可以说,南京国民政府文官考试制度的推行是中  相似文献   

5.
<正>(接上期)三、国民政府时期的世界国民政府于1911年成立,那正好是1907年的海牙协议之后,按理说,其世界处境比晚清要好。可是,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忙于组建共和国政府,并面临随时可能突发的内乱局面;另一方面,不久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那次大  相似文献   

6.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南京国民政府工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危机,国民政府针对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因应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工商业在这场危机中所受的影响及其政府应对危机之经验对我国当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昊文 《党史纵横》2004,(6):28-31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清朝灭亡后,西藏归国民政府领导。尽管当时的国民政府更换频繁,但西藏归属于中国这一点从来没有改变过。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设立蒙藏委员会,直接领导蒙古和西藏地方政府,处理蒙古和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对于西藏,国民党政府还向拉萨派出了国民政府驻拉萨办事处,其职责是保证国民政府对西藏地方政府的领导。但是,就在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即将从根本上推翻国民党政府的时候,西藏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却想趁机把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在此历史关头,毛泽东以其雄才大略,粉碎了西藏分裂主义…  相似文献   

8.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南京国民政府工商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面对危机,国民政府针对工商业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因应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民政府工商业在这场危机中所受的影响及其政府应对危机之经验对我国当前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熊艳妮 《当代贵州》2013,(35):62-62
从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发布《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到1946年5月5日发布《还都令》还都南京,在这八年半的时间里,中国的政治中心因战争形势不得已而西迁重庆,一大批经济实体和文化单位也因战事西迁至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对当时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地处偏远的贵州作为四川、重庆至云南的中间站,人口的迁移、时局的变动反而为其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  相似文献   

10.
国民政府建立初期,国民政府先后派遣贡觉仲尼、刘曼卿入藏,改善加强了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关系。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国民政府派黄慕松为致祭专使入藏;随后,国民政府派吴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喇嘛坐床典礼。两人入藏,恢复西藏地方与中央的关系。本文通过对这两位官员在藏的活动,客观地探讨国民政府治藏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列宁、斯大林时期苏共基本代表和保持了先进性。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逐渐丧失了先进性。戈尔巴乔夫时期苏共彻底丧失了先进性和执政地位。从苏共执政的经验教训我们可以看出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努力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 林述舜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这次全会高屋建瓴、深谋远虑地着重研究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组织局”是效仿俄共(布)、联共(布)中央领导体制的一个产物。它在中共党内几度设置,并不等同于中央组织部,其职能范围、人员构成等相当于处理中央日常事务的工作机构,但实际上其功能未能完全发挥。中共中央组织局曾经作为党的中央领导体制的构成部分,对它的建立、发展、沿革进行梳理,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网络社会的到来,增强了党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民主政治建设、公共舆论引导和社会动员方面的能力,但网络信息的急速传播对党的执政根基巩固、社会维稳和党员个体素质提升等方面也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党的执政过程趋于复杂化。在网络社会不断崛起的背景下,党的执政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面临的问题依然还有许多,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执政能力,党必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净化网络空间和大力培育网络人才等手段,确保网络信息在提升执政能力建设中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思想变革是一切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的解放是实践的进步。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兴于党的十七大之后举国上下澎湃汹涌的继续解放思想浪潮,预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深广天地的开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的发展进程中,继续解放思想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当务之急,是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化的进程,就是对社会力量不断进行整合的过程。从历史—现实的维度与合法性的视角看,中国共产党组织基础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政治合法性基础不断增强的过程。尤其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原有的力量分布格局发生了变化,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这对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大胆进行理论创新,提出新的政治思路,基本解决了这个新问题,因而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基础,增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基础。  相似文献   

17.
乡镇政府存废的抉择置于历史的背景下考察具有可靠性和可预测性。乡镇企业产权改革将推动乡镇政府的职能转型,同时加剧后乡镇企业时代乡镇政府财政困难。由于乡镇企业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加之乡镇政府的职能调整并未完成,所以从财政资源配给的角度看,乡镇政府成为县级政府的派出机构具有理论的可行性。这一乡镇政府转型的选择符合其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关于会计准则的伦理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伦理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的基础上 ,阐述了会计准则作为一种制度和行为准则具有厚重的伦理学意义 ;并探讨了当前会计准则中的伦理意义的缺陷 ,以及将西方会计准则伦理和我国传统伦理相结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科学世界观 ,决定了我们党必须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党是否保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最高检验标准 ,就看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执政的基础是群众。民心所向 ,是党的事业成败的关键。党员干部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讲正气的中心内容 ,在实践党的宗旨上 ,真正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党的建设的创新,必须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要有新理念和新思路;必须“胆子要大一些”,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必须坚持辩证思维,要有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