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任绪保 《新东方》2012,(2):47-50
碳排放权贸易作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手段,是《京都议定书》确立的“京都三机制”之一。应根据我国国情,参考、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从法律的角度深入探究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机制的设立的原则、碳排放权交易的主体、碳排放权交易的对象、碳排放权的总量核定和分配、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法律机制、碳排放权交易规则和纠纷戡,决办法等问题.为我国进入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范炜烽  关江英 《求索》2013,(11):226-228
碳排放权问题是目前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议题,是气候问题,更是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民生问题。当前欧美国家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已经成熟,而我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目前还在建设阶段,这种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在碳排放领域的话语权。因而,立足于中国碳排放权交易的现状分析,结合碳排放权交易的国际经验,揭示当前我国碳排放交易的困境,从产权拍卖、管制与放松管制、碳税等六个方面进行审视,对完善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陆晞  杨玉红 《中国发展》2011,14(4):9-12
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市场迅速发展扩张,并已成为全球贸易中的新亮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成功经验与美国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失败教训表明,强制减排是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该文提出,长三角区域具有建立我国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条件,可为进一步完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积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构成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4.
为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付费将成现实。不久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北京、天津等7个城市作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此次国家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是在中国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个“大背景”下实施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不仅是一个经济和技术问题,更是一个法律制度问题。从法律行为控制的角度来看,要正确认识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环境保护功能、经济转型促进功能和社会发展推动功能,并基于这种认识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以规范碳排放权交易过程中的各种横向法律行为、纵向法律行为,进而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互促共赢的目标。但是,中国保障碳排放权交易安全的法律制度设计要根据试点市场阶段、全国市场阶段、全球市场阶段三个不同阶段的交易条件和法律需求,进行法律制度上的创新与完善,逐渐形成一套内容完备、协调性好、适应性强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6.
<正>京政发[2015]65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为进一步加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控制,有效发挥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对二氧化碳减排的促进作用,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北京市在严格控制碳排放总量前提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决定》,现对《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  相似文献   

7.
冯静茹 《人民论坛》2013,(14):250-251
推进碳交易试点是我国政府应形势需要而做出的战略选择。"美国区域温室气体行动"是美国国内第一个区域强制性的碳交易体系,在我国当下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城市和试点地区的背景下,研究美国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经验有助于深化我国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认识,为构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法律制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主要包括交易制度与监管制度。在监管制度中,监管主体设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将直接影响制度整体是否能够发挥预期的作用。通过考察英国、欧盟、美国的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的设置及其历史沿革可以发现其行政权设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基础,值得我国在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设置上借鉴。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监管主体的设置有其自身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根据,但仍存在进一步改革与优化的必要性。在改革的方向上,应当合理区分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同时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或者公共组织在监管上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下碳排放权交易合同法律性质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碳经济是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模式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合同具有民事合同的一般属性,但又带有保护环境的公法性质,应将其定性为一种环境民事合同。碳排放权交易合同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合同,不能完全适用《合同法》的规定。应在原有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上出台碳排放权交易法,以弥补立法空白,从而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蓬勃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政策瞭望》2012,(9):55-55
碳金融市场建设将有重大突破。依托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建立的本市碳排放交易平台,明年将正式启动交易试点。涉及16个行业约200家企业将被纳入首批试点。开展碳排放权交易,对于发挥市场机制以较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目标,以及建设碳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从国际市场实践来看,以碳排放权交易为核心的碳金融正越来越受关注,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逐年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全球碳交易金额已达1400多亿美元。从国内来看,碳金  相似文献   

11.
Lisheng Dong 《当代中国》2014,23(88):756-779
This article uses survey data collected in 2010 and conducts a systematic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s of the EU by the Chinese general public and the elite. Most ordinary Chinese citizens do not understand the EU very well, but their impressions of the EU are very positive and they also hold good expectations for the future of China–EU relations. The Chinese elites and ordinary citizens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erms of ‘favoring the EU’ or ‘favoring Russia’. The multivariate model indicates that EU travel experience, annual income level and Internet dependence have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s on ‘favoring-EU’ feelings. Those who have EU travel experience, higher levels of annual income and greater opportunities to obtain information via the Internet are more likely to be ‘favoring-EU’.  相似文献   

12.
欧盟关于反性骚扰的立法认为性骚扰违反男女平等原则,属于歧视的一种。欧盟2002年针对性骚扰的专门立法对性骚扰的定义、受害人的保护、对性骚扰的处罚和举证责任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规范,为成员国提供了立法范本。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意大利等成员国根据各自法律制度的实际情况,将欧盟2002年条例规定的反性骚扰的各项具体目标转化为国内法。了解这些立法对于探讨中国当前相关立法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随着欧盟政经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从李登辉、陈水扁到马英九各个时期,台湾当局都非常重视对欧盟的"外交",将欧盟视为继美、日之后的"重点工作对象",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推动台湾与欧盟实质关系的发展。从欧盟来看,基于经贸利益的诱因及对台湾民主化的认同,在"政经分离"的外交政策下,也有意加强与台湾的关系。本文试图勾勒冷战后台湾当局对欧盟"外交"的基本轨迹,探讨台当局对欧"外交"的主要形式,并分析推动台湾与欧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制约。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世纪,欧盟加大了女性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与措施力度.本文分析和阐述了欧盟女性参与科技的现状及挑战,欧盟为应对挑战而实施的促进女性参与科技的行动措施,以及未来的政策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5.
"欧盟2020战略"是继里斯本战略之后,指导欧盟下一个十年经济发展的全新规划。该文对"欧盟2020战略"重点内容进行了解读,通过分析当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情况,结合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内容,阐释了"欧盟2020战略"对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当前,欧债危机愈演愈烈且成蔓延、发酵之势,给欧盟及欧洲一体化事业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它对欧盟政治的影响是长远的,且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欧债危机迫使欧盟强化政治合作与政策协调,采取一系列蕴含深刻政治含义的改革,加强经济治理和行业监督,以进一步推进经济领域的高度一体化;它导致欧盟内部各政治力量新的分化、调整和组合,迫使法国和德国联合起来应对经济失衡,继续担当欧洲一体化的"火车头"、"发动机";它扩大了欧元区集团与非欧元区成员国间的裂痕,促使双方重新评估和调整相关政策,为今后集体实现单一货币奠定基础。历史地看,欧洲一体化事业总是在危机中不断前进的。此次欧债危机虽然给欧盟造成了许多困扰,但如果应对妥当,它将会以政治联盟建设的新突破为欧洲一体化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7.
许洁明 《思想战线》2001,27(6):106-112
根据最新资料,2000年与1998年相比,欧盟劳动就业状况和政策中最大的变化是教育发展-信息社会-高科技、高教育产业的重要意义明显提升.1999年欧盟社会保障政策关注人本理念,立足于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主动就业,以提高个人生活质量和"被社会吸纳"的程度.上述双重变革使教育发展成为就业-社保-教育互动三角的主变项.人们逐渐认识到,在正在到来的知识社会中适度地拉动教育,可创造一种张力,以缓解就业和社保的压力,这也是实现劳动权和追求幸福生活权利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Make or Break?     
Although the UK officially left the EU on January 31,2020,it was until December 31 of the year when the"transition period"was set to expire.  相似文献   

19.
Europe's widening sovereign debt crisis has brought independent credit ratings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EU's agenda.To directly address the mat ter,the EU announced plans to set up a European creditrating authority for sovereign debt ratings on April 30.This marked a milestone in the international credit history,and the beginning of changes to U.S.-dominated international credit ratings and the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nd economics,said Sun Zhe,Director of the Center for U.S.  相似文献   

20.
欧盟的决策机制是指欧盟在决策过程中各机构之间形成的协同制约关系。欧盟由欧共体、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以及司法与内务合作三大支柱组成,它们分别实施不同的决策机制。本文详细介绍了三大支柱各自的决策机构、决策权限、决策程序,分析了欧盟决策机制的特点,认为欧盟决策机制的演变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历史进程及欧盟本身独特的组织范型。同时,本文也指出,欧盟决策机制的运作受政府间会议和各种委员会等非决策机构的影响很大,欧盟的决策实际上是决策机构和非决策机构共同参与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