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本试验根据国内外学者的有关研究,自制了鸡新城疫油乳剂灭活疫苗(简称油苗),油苗与Ⅱ系或Ⅳ系弱毒疫苗同时应用于带母源抗体的1日龄雏鸡,较好地克服了母源抗体的干扰,获得了理想的免疫效果。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60日龄内,Ⅳ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内,HI抗体效价在4 log_2 X以上,攻毒保护率为100%;Ⅱ系 油苗组免疫后90日龄,HI效价为3 log2 X,攻毒保护率为80%,其免疫效果远远高于油苗单独免疫及Ⅱ系疫苗对1日龄或9日龄雏鸡的免疫。在农村推广应用油苗与弱毒疫苗同时免疫孵坊内的1日龄雏鸡,可避免雏鸡因母源抗体水平高低悬殊而造成的单用弱毒疫苗的初免失败,又克服了在7~15日龄时,鸡己分散到千家万户,使免疫很难进行的缺点。既提高了免疫密度,又提高了免疫效果。油苗对经免青年鸡及成年鸡的免疫,其HI抗体效价高于Ⅰ系弱毒疫苗免疫鸡3~4个倍比滴度,且能在较长时间内处于高免疫水平状态。免疫后390天,HI效价还在4 1og_2X以上,攻毒保护率100%。疫苗原胚液经4~40倍稀释后制成油苗,免疫鸡仍能达到或超过Ⅰ系疫苗的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2.
1983年4月,在陕西某养鸡场,经Ⅱ系苗饮水免疫和未经免疫的雏鸡群中大批鸡只发病死亡。经免疫荧光法检验和病原分离诊断,确定为鸡新城疫强毒所感染。下述诊断过程。 (一)疫病流行情况及临床表现 疫病开始在一个鸡舍发生,经10天后波及至三个鸡舍,日死亡最高达3798只,19天内共死亡雏鸡24276只,给该场雏鸡生产造成极大经济损失。发病鸡中多数为经过新城疫Ⅱ系苗饮水免疫的1、2、4月龄雏鸡,另外一群未来得及免疫的10日龄左右雏鸡发病和死亡率更高,而该场成年鸡未见发病。发病初期,为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临床症状,突然发病大批死亡,进而可发现鸡群中部分鸡只精神委靡,羽毛蓬乱,翅尾下垂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病程较长的患鸡可见到拉稀,粪便带血,也有少数病鸡出现头颈歪斜,作转圈运动的神经症状。  相似文献   

3.
兰州雁滩鸡场成年来航鸡群于1981年4月1日开始发病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尸体解剖和疫病流行情况,诊断为鸡新城疫。于是对发病鸡进行了血清治疗,健康鸡群用鸡新城疫1系苗紧急接种,疫情于14日被控制,全场约3000只生产鸡,共死亡136只。在发病期间,对相距5000米以外的育雏室、雏鸡舍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 为了防止鸡新城疫疫病流行,我们对先后出雏的13445羽雏鸡,用“F”系疫苗免疫。免疫后的雏鸡陆续发病,引起雏鸡新城疫病爆发反而造成疫病流行,其观察结果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
我省对雏鸡的鸡新城疫免疫,多年来一直是把住孵房采用Ⅱ系苗在出孵后一两天点鼻(或点眼),然后再用Ⅰ系苗注射或刺种。为了避免母源抗体对雏鸡免疫的影响,现已改为出孵后7~10天用Ⅱ系苗免疫一次,25~30天用Ⅱ系苗二次免疫,两月龄后再用Ⅰ系苗免疫。应该肯定,根据雏鸡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在较大日龄施行多次免疫,无疑是比较好的免疫方法。然而,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目前,不易达到有效的免疫密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Lukert弱毒株(国外引进),经鸡成纤维细胞培养并制成疫苗。培养物效价约为10~(-7)。从第7代培养物中检出约为60nm呈圆形或六角形的病毒颗粒。注射1个刘量疫苗于1日龄鸡皮下,3~5周龄时攻毒,其保护率为100%;7周龄攻毒,其保护率为80%;3周龄再饮水免疫,10周龄攻毒,其保护率为100%;4周龄1次饮水免疫,隔3~4周攻毒,其保护率为90%以上。用苗以后14天起血清中多数可测出抗体。用1.0个或20个免疫剂量分别免疫1日龄和24日龄鸡,不出现症状和病变。疫苗毒经鸡体快速传5代不返强。本疫苗免疫1日龄至1月龄鸡时,用鸡新城疫苗免疫不产生免疫抑制,而且使用方便,1日龄鸡可混合于马立克氏病疫苗同时注射。本疫苗已应用于10多万羽鸡,安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罗曼蛋鸡爆发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疗发病情况江苏省洪泽县万集镇郭贝村李某,1996年12月由宿迁市某鸡场购回罗曼雏鸡300只,途中压死24只。饲养至7日龄时进行IBD疫苗滴鼻免疫,10日龄时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18日龄时用IBD疫苗作第2次饮水免疫...  相似文献   

7.
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人畜共患病,鸡李氏杆菌病极少发生,广西尚未见报道。2000年8月2日,南宁市某养鸡场1群雏鸡发生以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疫病,经诊断为鸡李氏杆菌病。1 发病情况该鸡场于2000年6月6日购进2200只1日龄雏鸡,1日龄时免疫接种马立克氏病疫苗,2日龄时进行新城疫免疫。该群雏鸡于4日龄开始发病,8月2日止共发病500多只,发病率为22.7%;死亡310只,病死率为62.0%,病程为1—3d。该场曾用恩诺沙星治疗无效。2 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闭眼、缩颈、震颤、行走不便,有的病鸡双腿呈前后叉开姿势。3 剖检变化剖检4只病鸡,其病变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艾维茵父母代肉种鸡经禽脑脊髓炎病毒(AEV)弱毒疫苗免疫后,用琼脂扩散试验对不同免疫期种鸡的后裔雏鸡的母源抗体进行动态监测。结果发现,26周龄种鸡禽脑脊髓炎(AE)抗体阳性率为86.7%~100%,其后裔雏鸡在1~7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为83.3%~100%;14日龄时降至30.0%~70.0%;多数在21日龄时转阴。36周龄种鸡AE抗体阳性率为56.7%~76.7%,其后裔雏鸡在1日龄时母源抗体阳性率只有50.0%~76.7%;7日龄时降至10.0%~50.0%;14日龄时全部转阴。表明,雏鸡AE母源抗体水平及其衰减规律受种鸡抗体水平的影响。攻毒保护试验发现,低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母源抗体阳性率为50.0%),不但7~28日龄脑内攻毒后6~11d全部发病,而且14日龄颈部皮下攻毒后11~13d也有6/10雏鸡发病;而高母源抗体雏鸡(1日龄的母源抗体为100%),虽然14~28日龄对脑内攻毒易感,但是颈部皮下攻毒后观察45d均未发病。证实,雏鸡1日龄的AE母源抗体为50.0%时,很难保护其免受AEV的侵袭。  相似文献   

9.
传染性腔上囊病 (IBD)是危害养鸡业的重要疫病之一 ,除引起 3~ 6周龄鸡发病死亡外 ,还可抑制雏鸡免疫功能 ,导致鸡群对新城疫 (ND)、马立克氏病 (MD)等多种重要疫病免疫失败。2 0 0 1年 ,郑州某珍禽养殖场饲养的 3 0 0 0只 2 5日龄鹧鸪大批发病死亡 ,发病鹧鸪临床表现出类似鸡IBD的症状。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 ,确诊为鹧鸪IBD。1 发病情况2 0 0 1年 ,该养殖场饲养的 3 0 0 0只 2 5日龄鹧鸪发病 ,死亡高峰出现在发病后第 5d ,以后逐渐减少 ,第 10d疫情平息。发病期间共死亡 90 7只 ,死亡率为 3 0 %…  相似文献   

10.
南京农业大学郑明球等报道,他们所做的中间试验结果表明,N-79型疫苗不受母源抗体影响,给刚出壳雏鸡滴鼻免疫,表现安全且免疫效果良好。河北省目前对鸡新城疫防疫是按现行免疫规程,即7日龄、30日龄各用NDⅡ系苗滴鼻免疫,2月龄后用NDⅠ系苗肌注免疫,但孵雏房的雏鸡多在1~3日龄未免疫就出售了,常造成免疫空白而爆发鸡新城疫。为了改革我省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提高防疫密度进行了本项试验。  相似文献   

11.
我市现行的鸡新城疫免疫程序是:在雏鸡7~14日龄用新城疫Ⅱ系苗首次免疫,一个月后用Ⅱ系苗再次免疫,然后到每年7、8月份用Ⅰ系苗防疫,防疫重点是青、成年鸡。但这种免疫程序在广大农村分散饲养的条件下,对雏鸡不易达到较高的防疫密度。为了改进现行鸡新城疫免疫程序,达到既简化程序,又提高雏鸡保护率的目的,我们设想,把雏鸡的第一次免疫改在炕坊进行。1985年5~8月,分别对1、14日龄雏鸡进行Ⅱ系苗免疫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2.
鹅源新城疫病毒感染鸡的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鹅源新城疫病毒BY株人工感染 2 5日龄雏鸡 ,同时用鸡新城疫病毒标准强毒F4 8E8株作为攻毒对照 ,观察 2株病毒感染鸡的临诊症状、病理变化 ,并加以比较。结果 ,2株病毒都可致试验鸡 1 0 0 %发病和死亡。BY组鸡于感染后 5 1h出现症状 ,发病后 4 8h全部死亡 ,主要大体病变为喉头严重出血、腺胃乳头或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轻微出血、肠道黏膜局灶性出血坏死 ,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为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内的细胞显著变性、坏死及出血等 ;F4 8E8组鸡于感染后 72h出现症状 ,发病后 36h感染鸡全部死亡 ,所表现的病理变化与BY组鸡相似 ,但腺胃和肠道的出血病变比BY组鸡显著  相似文献   

13.
20 0 1年 12月和 2 0 0 2年 1月 ,河南省信阳市某个体猪场7~ 10日龄哺乳仔猪 2次暴发疫病 ,造成 11窝 12 1头仔猪发病 ,5 7头死亡。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及动物接种试验 ,确诊为猪弓形虫病。1 发病情况该猪场饲养母猪 3 8头、生长肥育猪 15 0余头、哺乳仔猪 16窝 170多头。 2 0 0 1年 12月中旬先后有 4窝 7~ 10日龄哺乳仔猪发病。开始出现高烧 ,每窝有 1~ 2头仔猪发病 ,1~ 2d后增至 5~ 6头或整窝发病 ,病程多为 3~ 4d。由于未能及时有效的治疗 ,有 4窝 3 9头仔猪全部死亡。 2 0 0 2年 1月又有 7窝 7~ 9日龄仔猪先后发…  相似文献   

14.
疫苗免疫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滴鼻、点眼、皮下或肌肉注射、刺种,气雾和饮水等。群体免疫以饮水法较为实用,而气雾法因受条件限制,往往不如饮水法方便。饮水免疫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已用于鸡新城疫(ND)、传染性支气管炎(IB)和传染性法氏囊病(IBD)等。本文仅就新城疫Ⅳ系(Lasota)疫苗的饮水免疫方法及应用作以简述。 (一)效果观察 1.笔者对青岛市某鸡场饲养的2639只海赛克斯祖代雏鸡应用NDⅣ系疫苗进行了饮水免疫。10日龄首免时,用Ⅳ系滴鼻和灭活苗半个剂量注射,免疫后15~20天采血测HI抗体,48日龄时HI效价均值为6.0log_2,至71日龄时HI抗体效价降至3.92log_2。于75日龄时进行Ⅳ系疫苗(弱毒)饮水免疫,免疫前停水4小时。疫苗用量为1.5剂量/只,用凉开水稀释,加水量按每1000 只鸡40L计算,并加0.2%脱脂乳。将疫苗水直接加入塑料水槽中让鸡自饮,在20分钟内喝完。  相似文献   

15.
江陵县白马区某鸡场和专业户喂养雏鸡共1744只,于1985年5月爆发疫病,死亡614只,死亡率35.2%。我们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曲霉菌病。 (一)发病情况 江陵县白马区养鸡专业户,从地区种鸡场购回罗斯和希赛斯商品代出壳鸡,放于一间(约20平方米)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饲养,到19日龄时鸡群共513只。育雏期间,雏鸡服用痢特灵、土霉素、青霉素等药物和滴鸡新城疫Ⅱ系苗免疫。5月12~16日雏鸡发病死亡102只,死亡率19.9%。另一鸡场自孵罗斯商品代鸡,未售完雏鸡放在两间(约20平方米)一边开有窗户,地面铺谷壳的育雏室内喂养,9~15日龄时,雏鸡1231只,防疫程序  相似文献   

16.
兰州某单位养殖场的1群40日龄仔鸡发生鸡痘,又继发感染鸡葡萄球菌病,造成较大死亡。确诊后,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从发病到停止死亡,历时42天,死亡率为35.11%。 (一)流行情况 该养殖场于1988年6月初从西安某养鸡场购进京白商品代种蛋一批,运回后自行孵化,7月3日出壳,放育雏室地面垫草散养,3日龄发现少数雏鸡排白色粪便,当即在饲料中添加0.05%土霉素粉,1周后排粪正常。7日龄接种新城疫Ⅱ系疫苗作首次免疫;为预防鸡发生球虫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某鸡场新引进的罗曼蛋鸡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拉稀和个别鸡有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鸡新城疫病毒、大肠埃希氏菌和霉形体混合感染1 发病情况1999年 5月 ,该鸡场先后从外地引进 2批罗曼雏鸡 60 0 0多只。这 2批鸡均在出壳当日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在 7日龄时用新城疫与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疫苗滴鼻 ,18日龄注射自制的抗传染性腔上囊病卵黄抗体 ,2 4日龄时再次用上述二联苗免疫 ,40日龄用传染性腔上囊病疫苗免疫。 6月中旬这 2批鸡同时发病 ,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拉稀、渴欲增…  相似文献   

18.
从发病的 43日龄乌鸡群中分离到 1株病毒 ,经鸡胚传代培养后 ,测定其F3 代尿囊液血凝 (HA)效价为 2 8,HI试验中能被鸡ND阳性血清中和 ,鸡胚平均死亡时间 (MDT)为 60 .8h ,1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 (ICPI)为 0 .8,血凝解脱时间小于 10min ,血凝素热稳定性差。表明该分离株为新城疫病毒中发型毒株。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提高免疫效果。近年来,我们在摸清不同日龄接种IBD疫苗的雏鸡。在接种前后琼扩沉淀抗体的消长规律(14日龄前母源抗体全部转阴性。15日龄前主动免疫常不出现血清学免疫应答。19日龄以后免疫,一般可在35日龄左右检出沉淀抗体,因而形成了从14~35日龄这一近20天时间的免疫空档。)及10~15日龄早期疫苗免疫对野毒攻毒的保护效果的情况下(虽不能达到完全保护,但能推迟发病日龄和降低发病率)。为了解决免疫空档问题,设计了以下几种不同免疫程序的对比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试验材料与方法 以我市农科所肉鸡场(IBD  相似文献   

20.
将120只1日龄SPF雏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7日龄(Ⅰ组)、21日龄(Ⅱ组)病毒感染组。Ⅰ组和Ⅱ组雏鸡分别于7和21日龄经鼻、眼、口感染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稀释液,3组雏鸡分别于感染后第1、3、4、5、7、14、21d或死亡前心脏采血,并快速采取心脏,应用免疫酶组织化学染色、常规HE染色及电镜观察等方法检测了AIV在感染雏鸡心脏内的分布,并观察了心脏的形态、病理变化。结果发现,雏鸡感染AIV后1~7d,心脏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心肌纤维内均呈现病毒抗原阳性,并可见心肌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表明鹅源H5N1AIV对雏鸡心脏具有较强的组织嗜性,可能与其导致感染雏鸡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