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相对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调适。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轨时期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自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以后,从人民公社脱胎而出的乡镇政府,沿袭了人民公社时期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仍然是政企不分。乡镇政府经济职能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要求。一是功能不适应。一方面传统的农村管理功能依然存在,但在整体上呈逐…  相似文献   

2.
去年,我们到湖南省华容和沅江两县农村进行调查,深感有必要对现行的农业生产结构进行一次调整。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现行的农业生产结构必须进行调整。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现行的农业生产结构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它既不适应农业自身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也不适应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其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3.
产生“三农”问题的核心原因:是我国粮食短缺局面基本结束后,出现了农业效益整体下降和以后的农业效益增长困难现象;我国农业效益整体不佳的原因:是我国农村施行实物福利制度,即通过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将农地这一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当做一种福利资源进行管制,从而,造成市场机制在农村经济活动中完全失灵所导致。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消除“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为使中国农业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趋势,就必须尽快变革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李勇 《新重庆》2006,(5):39-41
农村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由农民创建,并得到中央肯定的农村基本的生产经营制度。这种双层经营体制的出现,对农业的发展、农村面貌的改变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发挥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体制的推进,对农村现行的双层经营体制实行进一步改  相似文献   

5.
郭永红 《政策》2003,(10):28-28
当前,大冶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差距在于发展农业的思想观念滞后,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和涉农部门存在着抓农业无所作为的思想,不适应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和发展市场农业、效益农业的需要。要加快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拓宽思路,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6.
周曙光 《创造》2003,(11):21-2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1月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突出重点,就是要“根据需要发展农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这些重要论断,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仅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而且是推动农民有效进入市场的关键,同时也是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因此,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的现行体制制度下,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深化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问题的认识,深入开展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从而使我们的思想认识自觉统一到党中央的要求上来,把党中央的要求变成我们的自觉行动,准确把握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切实有效地解决好“三农”问题,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产业化:农村双层经营体制的必然归宿连樟寿当前,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体制。必须明确,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基本制度,适应了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要长期坚持,但必须在实践中不...  相似文献   

8.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十年来,使我国农业生产上了一个新台阶。但是,随着生产的发展,近两年来已逐渐显露出某些局限性,由此阻碍农业的深层开发和进一步发展。对此进行认真的回顾总结,不断完善和发展这一生产经营体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分析 (一)土地分散加剧,经营效益下降众所周知,我国现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上是一种均田制形式,按照人口或劳  相似文献   

9.
修改后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实施后,各地公安机关在执法实践中,对现行的侦审体制和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如何适应新的执法要求进行了认真的探索,摸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淳安县公安局实行的侦审合一体制及内部执法监督机制,就是很好的范例。根据新的刑法、刑事诉讼法,现行的侦审体制已越来越不适应法律规定和执法要求。收审手段取消后,由于刑拘的期限较短,侦查部门往往来不及全面收集证据,就将案件移送预审部门,从而造成一些易毁易损易失的证据无从收集。有时遇到犯罪  相似文献   

10.
引发农村干群矛盾的原因很多 ,但深层原因在于现行战略及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以及政策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 :不尽合理的现行发展战略使农村资金过度转移 ;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某些现行政策不完善、不稳定侵害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1.
刘娟 《长白学刊》2012,(5):94-98
随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发布,我国农村贫困标准、贫困治理对象、治理区域、治理方式、治理目标与任务等实现了阶段性升级,对农村贫困治理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挑战。但是,现行的"扶贫开发机构自上而下管制型"反贫困治理结构,由于存在突出的功能缺陷和机制难题,很难适应新挑战的新要求。为此,必须以构建农村"合作式"反贫困治理结构为导向,通过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贫困农户等多元主体的功能互补、分工协作,创新扶贫对象识别、资源投入整合、项目选择运营、效益监督评价等贫困治理机制,形成合力攻坚的"大扶贫"格局。  相似文献   

12.
试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个新举措□黄耐桂海论丛1997年第5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去十多年来农村实行的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越来越暴露出其所特有的局限性。这些局限性制约着农业规模效益的形成和专业化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实行“两田制...  相似文献   

13.
林波 《今日浙江》2000,(13):36-37
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首先使乡镇干部素质适应现代化。不抓好乡镇干部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要求,培养和造就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型乡镇干部。当前要着重抓  相似文献   

14.
<正> 以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农村的普遍推行,释放了蕴育在农民身上的巨大潜能。农村经济成倍增长和农民收入不断翻番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联产承包制是比较适宜于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组织形式。然而,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农业发展外部条件的较大变化,现行土地制度中的不少方面,已越来越不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尤其是农用耕地的均田化、小规模、难流转、低效益的弊端,更加制约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如何搞好土地制度建设?怎样才能使  相似文献   

15.
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壮大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服务功能,是农村第二步改革的重要内容。随着农村改革的逐步深入,广大农民对村的服务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来,宜昌县通过总结和不断探索,逐步走出了一条“依据山区特点→发展农业企业→壮大村级经济→增强服务功能”的路子。实践证明,发展农业企业确实是山区农村壮大村级经济的有效途  相似文献   

16.
<正>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最大效益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存在着重生产、轻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基地规模较小,利益机制不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  相似文献   

17.
决策要闻     
李鹏日前强调,为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农业法律制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逐步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深化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保障和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党中央于1998年召开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研究了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出台一系列有关农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同时,党和国家还高度重视依法保障和促进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在立法方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2,(8):54-55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传统的水利管理方式同新的生产管理体制、新的生产力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特别是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实行,农业生产由集体经营转变为家庭经营。原来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与农村千家万户各自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加大了水利工程管理的难度,制约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和综合效益的发挥,严重束缚…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农业、农村、农民出现了许多问题,并日渐突出,对乡镇政府存在的必要性提出了挑战,对农村现行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世纪行》2006,(4):21-21
2003年以来,各地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变“养人”为“养事”,从而提高农村公益性事业服务质量和效益的要求,对农业技术推广单位实行了分类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明显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