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007年上半年,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人员往来保持稳定增长,文化、经贸等各项交流与合作广泛深入.持续发展的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共同心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齐晓靖 《黄埔》2007,(6):6-8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前夕,记者专访了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交流局局长戴肖峰。戴局长表示,中共十六大以来,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继续保持发展势头,热络发展的两岸交流与合作反映了两岸同胞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共同心声,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坚实基础。以下为访谈实录。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23)
<正>30年前的1987年,台湾当局在大陆强烈呼吁与不懈努力下被迫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揭开了两岸同胞往来交流的新一页,结束了海峡两岸长期对峙、对立与隔绝的历史,为日后两岸关系的缓和、两岸同胞的密切往来与各项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未来国家和平统一奠定了重要基础。开放交流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序幕,是两岸关系向前推进的重要基础。没有开放交流,就没有往来,就  相似文献   

4.
冰蓝 《两岸关系》2007,(8):16-19
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推动下,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当局于1987年被迫开放老兵回乡探亲。2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各项交流从无到有、从单向到双向、从间接到直接,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拓宽。持续发展的两岸交流和不断扩大的两岸人员往来,成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刊记者专访国务院台办交流局局长戴肖峰,对20多年来的两岸交流历程和交流发展前景作了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谋和平、促合作、求发展,努力构建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也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要切实加强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真心实意为台湾同胞谋福祉,使两岸同胞联系更广泛、感情更融洽、团结更紧密,齐心协力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  相似文献   

6.
高层声音     
《上海支部生活》2008,(4):32-32
胡锦涛强调: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基础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目的是为丙岸同胞谋福祉,途径是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我们要继续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继续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也要继续努力争取恢复和进行两岸协商谈判。  相似文献   

7.
李立 《台声》2007,(12):24-26
今年是两岸交流20周年。20年来,两岸交流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在两岸人员往来、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两岸同胞耍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绩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将以此为动力和契机,获得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14,(2):8-9
<正>2013年,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继续巩固和深化,尤其是两岸人员往来和经贸交流再创历史新高,为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实践证明,两岸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顺应中国梦的  相似文献   

9.
土壳 《两岸关系》2014,(1):53-54
海峡水暖,媒体先知,两岸开放各项交流以来,两岸新闻界发挥了报晓迎春、先驱破冰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两岸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的报道典实地反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方面面-政治对话、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共扬、科技互通……  相似文献   

10.
林萍 《两岸关系》2006,(9):34-36
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拓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是构建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内容。入夏以来,大陆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增进两岸同胞情感,深受台湾同胞喜爱的交流活动,包括文化之旅、夏令营、交流周等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本期特选发一组反映各地交流动态的文章、图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09,(2):7-7
爆竹声中一岁除,今年1台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之时。30年.说长不长.仅是弹指一挥间说短不短,19500余个日日夜夜。30年后的今天,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海峡两岸的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蓬勃发展,沛然莫之能御.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从而翻开两岸和平发展,共同繁荣的历史新页。  相似文献   

12.
海协自成立始,即以积极维护两岸同胞正当权益为宗旨。几年来,海协通过与海基会日常函电往来、个案协助方式,为维护两岸同胞正当权益,解决两岸同胞交流交往中衍生的具体问题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维护了两岸同胞的正当权益。 仅以1998年为例,两会日常函电往来680余件,主要涉及两岸同胞生命财产损害、协查有关事项、经济纠纷、房产纠纷、人员往来及入出境、遣返刑事犯及刑事嫌疑犯、紧急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24)
<正>全面推进和深化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一致愿望,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迫切要求。加强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增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蓬勃活力,更是近年来两岸同胞特别是教育界人士秉持的努力所在。2015年,两岸教育领域继续保持"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两岸学生和教育界人士间交流互动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6,(6)
正3月5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参加他所在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习近平就当前两岸关系发展发表了看法,他指出,上海及周边地区有不少台资企业,同台湾方面的人员往来和交流合作比较多。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同胞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充满期待,我们不应让他们失望。习近平强调,我们对台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两岸直航问题已成为影响两岸经济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加快推动两岸直航是两岸主流民意的共同期待。两岸直航的意义与影响加快推动两岸直航进程,对今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台湾经济发展乃至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将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一)大幅度降低两岸货物运输与人员往来成本两岸直航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大幅度降低两岸货物与人员往来的航运成本。从货物运输看,两岸若实现直航,综合估计可较间接航运节约成本2%左右,以2005年两岸贸易总额912亿美元计算,一年可节省成本18亿美元以上。从两岸人员往来看,2005年两岸人员往来高…  相似文献   

16.
安华 《台声》2001,(3):16-18
2000年,世纪之交风云际会。经历台湾政局的重大变化,海峡两岸关系明显表现出两大特点:祖国大陆坚决开展反分裂斗争,海内外反“独”促统力量空前壮大,一个中国“大框架”的基础进一步增强;两岸人员往来与各项交流日趋热络,两岸同胞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的呼声高涨,两岸实现全面直接“三通”的“大趋势”不可阻挡。 中国政府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   2月 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联合发表《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以政府文告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国际社会阐述中国政府有关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立…  相似文献   

17.
信息播报     
点击要闻4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会见了出席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海峡两岸各界人士,他衷心希望,两岸同胞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制止“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台海和平,把我们共同的美好家园维护好、建设好。  相似文献   

18.
化青 《统一论坛》2002,(1):9-10
2001年,虽然由于台湾当局拒不接受一个中国原则,致使两岸政治僵局没有也不可能打破,但在祖国大陆的积极推动与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仍然持续发展。一、两岸人员往来继续扩大据有关方面统计,仅从香港、澳门入境,2001年1—11月,来祖国  相似文献   

19.
孙宇 《政策瞭望》2003,(3):38-39
随着海峡两岸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的不断发展,两岸同胞间遗产继承事务日益增多。为使两岸间继承人能够顺利地办理涉台遗产继承,现将涉台遗产继承的有关规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新形势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重要的是更加有力地推动两岸同胞大交流,促进两岸各界大合作。我们强调大交流、大合作,就是要把两岸交流合作推向最广泛的领域、推向基层,鼓励最广泛的基层民众参与到两岸交流合作中来,增加更多的直接交往,努力使两岸同胞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