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12月16日,日本举行了第46届众议院选举(又称"大选"或"总选举"),这是自2009年9月日本国内实现"政权交替"后举行的首次众议院选举,也是日本民众对执政三年多的民主党政权的评判。结果,民主党惨败丧失执政党地位,自民党重新执掌政权与公明党联合组建了安倍晋三内阁。安倍内阁执政后,面临着重振日本经济、强化日美同盟并改善中日关系等一系列政策课题,能否在短期内取  相似文献   

2.
日本 6月 2 5日众议院大选后 ,朝野政治势力对比发生明显变化 ,“朝大野小”的局面有所改观 ,在野党的能量进一步加大 ,联合政权框架虽将继续维持 ,但参政党的发言权明显增大 ,自民党的主要政策实施力度将遭弱化 ,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势头将有所减弱。日本政局的基本走势一、“一强多弱”的政党格局被打破 ,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阵营对峙 ,多党参政的联政模式基本定型。本届众议院大选之后 ,日本主要政党在众议院 ( 480席 )的势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自民党 2 33席 (减 38席 ) ;民主党 1 2 7席 (增 32席 ) ;公明党 31席 (减 1 6席 ) ;自由党 2 2席…  相似文献   

3.
2009年8月日本的众议院选举,民主党击败自民党获得政权,党首鸠山由纪夫出任首相。这一被媒体称之为政治大地震的选举结果,突出表现了日本国内政治生态的结构性变化,必将推进日本政坛以自民党、民主党两大政党为中心的政治格局的形成,传统革新政党的生存空间萎缩,政界整体将更趋保守化倾向。然而,由此认定日本从此就会形成稳定的两大政党制度化交替执政的体制,还为时过早。2010年7月参院选将是检验民主党的一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4.
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在日本的宪政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大选所产成的民主党鸠山由纪夫政权终结了"55年体制"形成以来自民党在半个世纪中雄霸日本政坛的历史.对战后日本政党政治过程进行具体考察,可以发现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与冷战结束相重合的情形,把日本推向了国家向何处去的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时,自民党未能像60年代和80年代那样,担负起带领日本适时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转换的历史使命.究其原因,在于长期执政所形成的种种弊端积重难返,因而失去作为执政党所应具有的及时应对国内外重大转折和变故的活力和功能之所致,也由此输掉了本次大选.另外,对于民主党政权下的中日关系,与自民党时代相比,总体上作乐观估计.特别是鸠山对推动东亚共同体所持的积极态度应予肯定并正面给予呼应.但同时对复杂的安保领域,应保持适度警觉,冷静对处.  相似文献   

5.
2009年8月,民主党以压倒性的优势获得执政权力,众议院选举后的日本政治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自民党惨败的原因既有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等自外向内地从多个方面推进了日本国内变革的因素,也有自民党自身政策僵化、理念陈旧、应对失误、制度疲劳、政治世袭、腐败严重等原因。民主党执政后急需处理的内政问题有:能否兑现承诺、巩固政权基础;妥善处理与自民党的关系;提高自身政策制定能力并处理好与文官系统的关系以及解决虚假政治献金等问题。其对外政策主要为:“友爱”的政治外交理念;对美、对亚并重,回归重视和保持平衡的日本外交传统;重视对亚洲与对华外交。  相似文献   

6.
9月1日,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因无法解决内政与社会经济难题而辞职,日本政局由此进入新一轮动荡。"错位国会"困局的深化与执政联盟内部的意见不一致,可能导致日本众议院大选提前至年内举行。自民党与民主党在众议院的的势力消长,将决定日本政局更加混乱还是逐渐趋稳。在当前政局动荡的背景下,日本新政权注意力主要放在国内,外交在日本政治日程中的地位下降,日美关系与日中关系在日本整体外交中的相对位置或有小幅调整,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总体格局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7.
刘江永 《亚非纵横》2009,(5):1-4,46
2009年8月31日,日本第45届众议院选举揭晓,民主党以绝对优势获得大胜。9月16日,民主党党首鸠山由纪夫顺利当选日本首相。这次选举实现了以日本两大政党为主体的政权轮替,在日本政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从国际大背景看,这次日本民主党上台与美国民主党上台有相似之处。这次大选不仅对日本国内政治和外交,而且对日美、中日关系等,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07年9月25日,福田康夫当选日本第91任、第58位新首相,并于当天晚上组成新内阁.福田内阁产生时,日本政坛正处在因前首相安倍晋三辞职而引发的风暴之中,自民党受到政治资金丑闻、养老金事件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正在失去民众的信任;而民主党一跃成为参议院第一大党,希望借势推动众议院大选,成为执政党.  相似文献   

9.
第48届众议院选举的提前举行,是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基于内阁支持率回升、自民党处于领先优势、民进党势力低迷及新兴政治势力立足未稳等因素而作出的政治决定,其导致民进党分裂以及希望之党与立宪民主党的仓促组建。在竞选过程中,围绕消费税提升、核电、修宪等政策课题,执政两党(自民党和公明党)、希望之党与日本维新会、立宪民主党与日本共产党及社民党"三股势力"之间展开角逐。执政联盟获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由于在野党势力的孱弱与分裂,也是日本选民"别无选择"的无奈之举。大选后组建的安倍内阁呈长期执政态势,其延续"安倍经济学"、强化对朝施压、推进修宪路线等政策取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日本政治经济外交形势及政策取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2 0 0 0年仍是日本多事的一年。政局乱 ,改革难 ;经济“有景无气” ,缺乏活力 ;外交虚多实少 ,重点突而不破。“朝大野小”的格局被打破 ,自民党与民主党两大阵营形成对峙 ,多党参政的联政框架继续维持。 6.2 5大选之后 ,日本朝野在众议院势力分布发生明显变化。自民党 2 34席、民主党 1 2 9席、公明党 31席、自由党 2 2席、日共 2 0席、社民党 1 9席、保守党 7席、无党派 2 1席。这便形成了自民、公明、保守三联合执政党与民主、自由、日共、社民四在野党的直接对抗的局面。执政三党的议席数较选前大幅度减少 ,由 335席骤减至 2 72席 ,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