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体系的重要内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适用何种原则,理论界争议一直较大,在实践中也存在很多问题。运用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论,回顾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立法,通过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我国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归责原则的缺陷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立了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两种不同的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但各地在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过程中,却缺乏统一、准确的把握。文章运用侵权法归责原则的理论,通过比较国外处理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对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承担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雷群安 《求索》2010,(7):140-142
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同的时期应该根据需要有不同的选择。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采用的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体系,还存在难以减少交通事故、合理分配交通事故风险、实现法律公平等基本要求的现象。建议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处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是确定事故当事人事故损害赔偿责任的准则。我国应当将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发生的交通事故区分开来 ,对前者严格执行过错责任原则 ,对后者执行无过错责任为主、过错责任为辅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行政执法责任的归责原则的设计与确认是行政执法责任的核心和基础。正确理解行政执法责任的归责原则,有利于正确理解我国行政执法权行使的原则和目的,对于执法和司法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国行政执法责任应构建以违法责任原则为主、以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兼顾无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原则、行政不当原则等归责原则在内的多元化归责原则体系。  相似文献   

6.
宣玮 《前沿》2004,(11):195-197
20 0 4年 5月 1日开始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基本法律。其中对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的规定 ,解决了长时间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就该问题的争论。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归责原则是解决道路交通事故的关键环节 ,是维护社会正义保护公民利益的重要原则。本文疏理了该问题在我国立法中的发展状况 ,剖析了不同的归责原则的利弊 ,探讨了归责原则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赔偿方面目前实行的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按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比例来确定损害赔偿比例并不合理 ,应实行无过失责任的归责原则 ,并应依多种因素来确定损害赔偿比例。  相似文献   

8.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归责原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对各阶段交通事故归责原则进行博弈论分析,可发现我国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正在不断演进。《道路交通安全法》所确立的归责原则顺应了世界潮流,也是现阶段较为理想的归责模式,但并不完美,有待进一步修正和改进。  相似文献   

9.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过错责任原则不完全适应机动车侵权责任;严格责任原则也并非是合理选择。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应当是过错推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某些规定究竟确立何归责原则并作出相应规定,仍有探讨和修改的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是有关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规定,在实 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的基础上,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先由保险公司在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 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超过责任限额的部分,对于机动车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的归责原则为过 错责任原则;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的交通事故采用严格责任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