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印度,国大党和人民党是该国最重要的两大政党。这两大党在印度的政治生活中都有起伏跌宕、兴衰成败的经历。在印度第14届人民院的选举中,国大党出人意料地击败了被一致看好的原执政党人民党。虽然大选早已尘埃落定,但是,印度人民党联盟在政绩斐然的情况下被多数选民抛弃,印度国大党却在处于弱势的情况下扭转乾坤,个中的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第15届人民院选举中,印共(马)惨败。面对选举失利,印共(马)深刻反省,土地与工业化政策失误、官僚主义与疏离人民、遭遇强有力政治对手是其失败的主要因素。全党将从大选失败中吸取教训,重塑党与人民之间的紧密联系,致力于左翼的团结,有效监督国大党领导的中央政府,继续捍卫世俗主义与独立的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3.
在第15届印度人民院选举中,国大党及其盟友以得到总共543个议席中的262席而获胜,人民党与盟友仅获得159席,印共(马)只获得16席,左翼政党总共获得24席。在2009年5月印度人民院选举结束后,印共(马)于6、7两月在其机关刊物《马克思主义者》上分别发表了印共(马)中央委员会《关于人民院选举的检讨》以及印共(马)总书记普拉卡什·卡拉特《关于人民院选举结果:检讨党的表现》两篇文章,对人民院选举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俄共在议会大选中获胜初析王坚红1995年12月17日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举行了苏联解体以来的第二次多党制议会大选。根据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选举结果,俄罗斯共产党在参加选举的43个政党中名列前茅,获得了22.31%的选票,获得席位99个;在按单席位选...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这个相互依存的时代,世界政治离我们越来越近,世界政治与国内政治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2005年,世界政治至少有九大看点:第一,伊拉克大选后的政局将向何处发展?审判萨达姆是正剧还是闹剧?伊拉克是“又一个越南”,还是“越南的终结”?今年1月30日伊拉克大选前夕,针对选举的袭击事件越来越频繁,越来越惨烈。逊尼派宣布抵制大选。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统亚瓦尔敦促联合国重新考虑原定的大选日期,但是阿拉维政府和美国都不愿更改选举日期,因为推迟选举意味着对反美武装妥协,而妥协则有可能触动美国在伊拉克失败的多米诺骨牌。值得庆幸的是,大选…  相似文献   

6.
唐晓 《外交评论》2005,(2):33-41
2004 年美国大选中技术构件的改进,提高了美国选举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竞选开销创历史新高,加深了金钱政治对选举制度民主公平原则的侵蚀;候选人通过谎言和反面信息争取选票,违背了选举制度的诚信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自1959年大选获胜开始执政,迄今半个多世纪,在政治上始终保持一党独大的长期执政地位,这种政治态势在实行民主选举的国家是非常罕见的。从新加坡现行的选举战略、选举规则,以及选举制度入手,对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保持连续长期执政的原因,以及新加坡的民主化趋向加以探析。  相似文献   

8.
2010年的英国议会大选出现了一个极富历史意义的结果——“悬浮议会”与联合政府的出现。二战之后尤其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国中产阶级的崛起是导致本次大选出现这一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具体而言,英国中产阶级的崛起引起了政党趋同现象和政策性投票模式的加强,这两者的共同作用促使大选出现了如此特殊的结果。而二者要发挥作用必须要以英国特殊选举制度下选民对两大党的“偏爱”为前提。  相似文献   

9.
1979年,印度出版了印度前人民党政府(1977—1979年)外交部长阿·比·瓦杰帕伊的《印度外交政策的新拓展》一书。该书汇集了瓦杰帕伊在外交部长任内关于外交政策的重要言论40多篇。阿·比·瓦杰帕伊(1926— ),印度著名政治家。1941年参加“国家公仆会”。1942年参加国大党,1947年退党。1951年参与创建人民同盟,1956—1957年任该同盟书记。1957—1977年先后当选人民院议员、联邦院议员,任人民同盟议会党团领袖12年。1977年任人民党执行委员。1977年3月至1979年7月任人民党政府外交部长。现任主要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透过大选本身,我们发现美国总统选举制度这项“古老”选举制度留给我们许多发人深省的思考。美国的选举人团制度和两党制,似乎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但基于现代民主、遵循先例和现实主义的理念,仍在美国有其存在的实际需要。美国的选举制度向人们展现了有美国特色的民主,同时,它更使我们认识到,一个国家建立民主只能建立在自己的国情之上,脱离自己国情建设的民主,即使理论上显示出极大的民主,事实上依然毫无民主可言。  相似文献   

11.
美国2016年和2020年大选的混乱不堪及随后引发的社会骚乱,促使人们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选举制度进行再反思。本文在深入考察竞争性选举制度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从信息处理和集成算法角度讨论了西方选举制度的算法本质,发现其本质是集成算法中的投票法;然后基于投票法有效的条件从理论上探讨西方选举制度有效的前提条件,并结合当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和信息技术特点,得出了西方选举制度已不可逆地进入失效状态的结论;最后以美国为例,分析了西方国家选举失效的根本原因。本文从数理角度揭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选举制度失效的历史必然性,也侧面为我国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新的逻辑支撑。  相似文献   

12.
政党体制与选举制度高度相关,著名的迪韦尔热定律即是对这两种制度之间相关性的概括。作为新加坡独有的选举制度设计,集选区制与人民行动党的长期执政高度相关。这种非完全竞争(或半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安排,既适应了新加坡的政治社会结构,也极大地压缩了反对党参与选举的政治空间,确保人民行动党在选举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论文对新加坡实行集选区制以来的七次选举制度调整进行分析,并讨论了八次大选中各党在单选区和集选区的议席情况,证实了集选区制对巩固新加坡一党独大体制的制度(或机制)影响,并探讨了新加坡式选举制度影响政党体制的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前英国选举制度改革、新加坡大选以及中东政局动荡等一系列政治变革结果表明,政治民主并没有一个僵化的终极模式。各国家与民族会以自己固有的气质和性格运作民主制度。不同国家政治民主的确立、发展与巩固,离不开政治文化的重要支持,因而对待政治民主问题,应当秉持一种基于政治文化之上的现实主义态度。  相似文献   

14.
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是美国历史上拖得时间最长、斗争最激烈、双方最为世界瞩目的一次大选.佛州的"白宫之战"则是决定选战胜负的关键一役.更为世人称奇的是,共和党布什阵营和民主党阵营戈尔,破天荒地将总统宝座之争先后诉诸于法庭.围绕着选举应反映民意还是应遵守联邦以及各州的司法规定,从州法院缠讼到联邦法院,从基层法院打到最高法院,最后由联邦最高法院9位大法官以5票对4票的裁决,一槌定音粉碎了戈尔入主白宫的美梦,把布什送进了白宫.  相似文献   

15.
政治学的研究从现实转变为虚拟,这将成为21世纪政治学所面临的历史性转折。如何有效把握这一新领域的研究,现实生活中日渐凸显的事件已经给予我们些许灵感,2008年美国大选更是使网络政治营销这一话题浮出了水面。研究网络政治营销这一新若事物,是虚拟与现实的必然结合,也是政治学新领域研究的必然选择。美国总统大选是选举政治的最典型代表,因此,研究美国大选中的网络政治营销,对政治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此外,通过对政治营销手段的分析和总结,使得我们能够理清其在未来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6.
布莱尔连任原因及其政府政策走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莱尔在新近举行的大选中得以连任 ,主要原因就在于突出了“变革”。正是通过在政治、经济、社会福利以及外交领域的一系列新政策的实施 ,突出了工党政治理念的变化和对现实政策产生的影响。正是因为工党改变了在民众心中的旧形象 ,才得以在布莱尔的领导下获得选举胜利。  相似文献   

17.
朝鲜半岛问题成因复杂,各方利益交错。本次朝核危机又一次使东北亚紧张局势骤然升级,美朝之间敌意过深,问题的解决面临严峻考验。意识形态、国内政治、国际社会的态度都会影响美对朝政策的制定。大选在即,出于国内选举因素的考虑,布什政府今后一段时间会更多地从多边主义角度争取和平解决朝核问题,朝鲜半岛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也迎来了一个短暂战略机遇期。如果双方未能抓住这一机遇达成妥协,则美国武力解决朝核问题的可能性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青海人大》2006,(6):51-52
问:我省普蓝店某镇镇长、副镇长被调走。在补:选镇长、副镇长时,镇人大根据地方组织法第20条第4款(现地方组织法第23条)的规定,举手表决通过了选举办法.并根据选举办法的规定.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了一名镇长、两名副镇长。我们认为。人民代表大会选举的基本方式应是无记名投票,即使是补选也不能采取举手表决方式,因此,本次选举是无效的。妥否?(辽宁省人大常委会1993年7月15日)  相似文献   

19.
1987年8月24日出版的西班牙《变革16》杂志,以《共产党江河日下》为题发表署名文章,报导了西欧各国共产党在大选中所得选票和在议会中获选的议席减少的情况。可以看出,该文作者对共产党成见很深。但是,该文从选举这一个方面多少反映了西欧各国党当前的一些困难。现编译如下,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顺祥  梁云峰 《海南人大》2007,(10):I0001-I0001
9月29日下午.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刚落下帷幕,省人大常委会选举办立即召开会议。会议由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人大常委会选举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德春主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吴昌元及选举工作办公室领导成员翟培基、潘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