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事制度,简单地说就是用人制度。它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选任,包括官吏的培养、考试、选拨、任用;一是管理,包括官吏的使用、考绩、监察、奖惩、俸给、退休等。人事制度在一个国家的政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没有它,政府的实体难以构成,国家政权难以想象。我国古代人事制度历史悠久。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中央集权的政权体制统治一  相似文献   

2.
靳友成 《法制博览》2009,(19):39-39
中国古代也有退休制度,但仅仅限于官吏,常见的称谓有“致仕”、“致事”、“致政”等。《春秋公羊传》上“退而致仕”,书中注释说“致仕,还禄位于君”,意即交还权利于君王。古代官吏的退休制度始建于春秋战同时期,形成于汉朝时期,发展于唐朝时期,完善于宋、元、明、清时期。但“退休”一词始见于唐宋文籍,唐代散文家韩愈《复志赋序》中说到“退休于居,作《复志赋》”,《宋史·韩贽传》中有“退休十五年.谢绝人事,读书赋诗以自娱”词句。  相似文献   

3.
请君入瓮     
佚名 《法制博览》2009,(7):76-76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4.
请君入翁     
《法制博览》2009,(9):77-77
唐朝女皇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两个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他们利用诬陷、控告和惨无人道的刑法,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相似文献   

5.
坚守则刚     
古代有一个官吏想排挤他的同僚,向老谋深算的师爷问计。师爷问:“其人最近的言行举止如何?”  相似文献   

6.
王仁 《法制博览》2008,(1):38-38
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文物,莫过于和氏璧了。公元前689年,有个叫卞和的老人在荆山脚下(今湖北南漳西)恸哭不止。官吏前来查问,卞和说自己搂着的大青石中有宝,但两次向楚国君王进献均被斥行骗,并遭刖刑相继失去双腿,因而伤心极了。官吏将信将疑地把大青石运到都城,玉匠剖开时果然出现一块晶莹奇石。刚即位的楚文王端详着用它雕成的璧,满心喜欢,遂起名“和氏璧”。从此,“和氏璧”一直收藏于楚国宫中。  相似文献   

7.
少年法庭是在少年犯罪日趋严重的形势下,为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未成年人犯罪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少年群体的特殊性、少年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少年犯罪的特殊性,是少年司法制度建立的重要理论渊源。针对少年犯罪的特殊性,基于“少年儿童不能预谋犯罪”这一罗马法的古典理论和英美法系关于“国家对少年儿童不是惩罚的官吏而是最高监护人”这一衡平法原则,  相似文献   

8.
士毅 《法制博览》2011,(17):71-71
古代,有一些官吏也能注重为官清廉,做到出污泥而不染,从而各自获得了与为官清廉有关的绰号。这些绰号,或反映为官者处身不染的清廉情操,或体现老百姓对为官清廉者的赞许,别有情趣:  相似文献   

9.
官腔美学     
中国官腔源于何时,现已无从考证。古代人中了举人或状元就会被皇帝钦点为大大小小的官吏,他们饱读诗书,上的奏折是文言文,说的话也是文绉绉的,不同于下里巴人的言语,久而久之大概就变成了官腔。  相似文献   

10.
秦学颀 《法制博览》2008,(15):52-53
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选拔制度,汉代主要是乡举里选,魏晋南北朝为九品中正制,唐代以后盛行科举制。汉代的乡举里选,主要是由地方官保举本地的士人到中央,经考察后授予一定的官职,选举的科目有贤良方正、孝廉、辟除等。其中孝廉是最重要的选举制度。  相似文献   

11.
车耳 《法制博览》2008,(10):27-27
野史少避讳,便有更多的真实。清朝官吏的腐败和舞弊,在野史里被鞭挞得淋漓尽致。清代,特别是晚清,已腐败得不可挽救,再歌功颂德显然不真实。这样一比较,就会让人感觉野史里有很多真实或者说是本来面目。满清的腐败,在野史中留下的史证极多,好多正史中的正人君子,到了野史中都显露了贪鄙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2.
一个长期从事高三工作.担任班主任长达26年之久的语文教师,几年前因身患癌症右肺被切除三分之二.胸壁被切除一块,却始终坚持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送走了一届又一届的高中毕业生。他就是全国先进教师、重庆市江津二中高三年级班主任甘平。  相似文献   

13.
小丽 《工会博览》2010,(16):49-50
“如果将爱比做一枚硬币.它的正面就是幸福.背面无可厚非的就是痛苦了。抱歉.我的心情很乱,我一下子真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坐在我对面的章丽先是深深地叹口气.接下来又用手轻拢了一下额前低垂的长发.这个动作过后。神色黯然的她像是豁然理清了思路.就再也没有中断地婉诉起来。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习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指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现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教育浓缩地讲就是培养习惯.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对台湾与祖国大陆骨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许多专家学者从地缘、人缘、血缘等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位的考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力地证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史实。然而,自古以来.人们无论是在传播思想,宣扬政治主张,发布研究成果,或是从事教育事业,都离不开图书这个物质载体,  相似文献   

16.
《工会博览》2013,(16):6-6
习近乎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学习这些论述.使我们深深体会到.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和行动上,  相似文献   

17.
《工会博览》2010,(9):60-60
自古言:巾帼不让须眉。在北京二商集团就有这样一位巾帼女杰.她的襟怀远见、拼搏进取、平易近人,让人由衷喝彩。她就是北京二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杰。  相似文献   

18.
《法制博览》2009,(7):1-1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一方面减轻农民负担,恢复社会的经济生产,惩治贪污的官吏,收到一定的效果。朱元璋确立了里甲制,配合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的施行,落实赋税劳役的征收及地方治安的维持。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大封功臣。但是朱元璋性格多疑,他为了巩固皇权,确立无上的皇权,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  相似文献   

19.
孔庆东 《法制博览》2011,(14):61-61
世局也好.人生也罢.貌似千变万化,令你眼花缭乱,其实经过开方约分、积化和差、合并同类项,最后剩下的就是个“加减”。  相似文献   

20.
江川 《法制博览》2010,(5):38-39
杨炯(650—693),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十二岁时被举为神童,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授补校书郎。永隆二年,皇太子举行祭奠先圣先师启蒙读书。让官吏上表举荐有才能的人充任崇文馆学士。中书侍郎薛元超举荐杨炯和祖玄、邓玄挺、崔融等人。皇帝下诏许可。后来,杨炯又升官做詹事司直。武则天初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