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酒茅台,国水石阡.为全面展示石阡地热资源之丰富、自然景色优美、历史人文之灿烂,2009年11月18日,由贵州省旅游局、铜仁地区文化局、铜仁地区民族宗教教事务局和石阡县委、县人民政府承办,品牌定位为"疗养圣地·魅力石阡"的"梵天净土·桃源铜仁--中国温泉之乡·石阡首届温泉文化庄旅游节"隆得开幕.  相似文献   

2.
<正>石阡县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中国温泉省"精神,全力做大做强以温泉养生为引领的文化旅游产业,让具有400多年历史的温泉成为养生名片。"这里的水质太好了,中国温泉之乡果然名不虚传。"7月3日,贵阳游客陈蓉对石阡县城南温泉赞不绝口。石阡温泉的特点在于历史悠久、水质优良。石阡地热资源丰富,有城南温泉(又称"夜郎古温泉")、城北温泉、吴家湾温泉、凯峡河温泉、施场温泉等20处,自然出露点36  相似文献   

3.
正仡佬族毛龙灯是石阡仅有、国内唯一的特有灯种,2006年5月,"石阡仡佬族毛龙节"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充满喜气的百条毛龙一起欢腾,纷纷亮出自己的精彩绝技,"螺蛳旋顶""犀牛望月""二龙抢宝",蛟龙出海、懒龙翻身、盘龙对峙……2月7日,流传千年的"仡佬毛龙节"在有着"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最具投资潜力县""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美誉的石阡县举行。来自全县各乡镇(街道)的104  相似文献   

4.
文叶飞  谭勇  彭元吉 《当代贵州》2014,(26):I0002-I0002
正时下,享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等美誉的石阡县正吹响建设"美好幸福新石阡"的号角,一曲宏大的"文明创建"交响乐章正在天然秀丽的龙川河畔激情奏响。"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东西两控'、南部延伸、北部扩展的发展思路,以‘一江两岸三组团、山水泉城苔茶香'的‘521'空间格局,全力打造魅力‘温泉之城'。高起点、高标准,努力把石阡建设成为充满发展活力和时代魅力的温泉之城、历史文化名城、铜仁市西部重要节点城市和以  相似文献   

5.
正精湛的茶艺表演、当地饮茶习俗的完美呈现、民族歌曲的柔情演唱,还有舞台情景剧、舞蹈、唱歌、朗诵、创意茶艺等才艺展示,每一位选手的出场都赢得场下阵阵掌声。这里是中国·石阡第三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苔茶姑娘"选拔赛决赛现场。12月17日,中国·石阡第三届温泉文化旅游节暨第三届"苔茶姑娘"选拔赛在"温泉之城,长寿石阡"落下帷  相似文献   

6.
<正>锣鼓声声,黄烟腾空,狮舞龙腾让人目不暇接,充满喜气的百条毛龙齐聚欢腾,或"蛟龙出海",或"懒龙翻身"……纷纷亮出精彩绝技,场面神秘壮观。3月1日,在享有"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等十多个国家级文化旅游品牌的石阡县,来自四川、重庆、湖南等5个省市及石阡境内18个乡镇的118支竞技和表演龙灯队汇聚一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石阡县围绕"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品牌定位,通过深挖内涵、举办活动、凸显特色、强化宣传等举措,进一步宣传了石阡的旅游文化资源,提高了"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深挖文化内涵,增强温泉吸引力。邀请社科机构、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深挖温泉的文化内涵,对温泉景观文化、温泉水质文化、温泉养生文化、民俗风情文化、温泉洗浴文化等进行  相似文献   

8.
正提升文化软实力,加快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温泉漱玉,静心慢养。古巷格外幽深、静谧,青石板路悠长悠长,让人想一直走下去……静卧于巍峨奇美的五老山脚、烟雨迷蒙的龙川河畔,"温泉之城·长寿石阡"呈现出别样韵味。石阡古称"山国",秦赢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置夜郎县,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石阡府。如今的石阡,是铜仁市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的重要节点。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8.1%,有国  相似文献   

9.
正石阡,贵州东北部的温润小城。这里有久远的历史故事,多彩的民族风情,优美的生态环境,潜藏的资源富矿……在这里,山是绿的,水是清的,风是香的,心是醉的。万寿宫、府文庙、楼上古寨,佛顶山、鸳鸯湖、石阡温泉,犹如一颗颗散落人间的珍珠,熠熠生辉;说春、茶灯、悄悄年,敬雀节、木偶戏、仡佬毛龙,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中更加璀璨,历久弥新。"中国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基地""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  相似文献   

10.
石阡是“中国长寿之乡”,有着丰富的长寿文化旅游资源。在打造长寿文化旅游升级版过程中,如何将长寿文化旅游与脱贫攻坚相结合,促进石阡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时下,走进聚武陵之灵秀,承夜郎之遗风,洗饮双绝的疗养之城,独具魅力的温泉之都,美丽富饶的苔茶之乡——"贵州历史文化名城"石阡,漫步其间,"城在山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你定会情不自禁地感叹:石阡真美! 石阡是一个绿色萦绕的城市,传承着千年古老的温泉文化,缔造出享誉华夏的茗饮苔茶;有着百年古城底蕴,兼具高原水乡风韵;  相似文献   

12.
2010年8月8日。“中国温泉之乡”——石阡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公众营养改革项目办公室联合授予全国首个“中国营养健康示范基地”称号。使石阡的国家级称号增加到7个。这不仅是石阡县乘着科学发展的东风发展经济社会所取得的成果。更是石阡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3.
正石阡县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生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持续用绿色描绘发展底色,着力让生态美起来、产业强起来、百姓富起来,绘就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画卷。"红花绿树掩映着美丽村庄,龙川河水清澈得可以梳妆……"走进"中国温泉之乡"石阡,天蓝、水清、林茂、粮丰……温泉之城,处处皆为胜景。  相似文献   

14.
<正>有"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之称的石阡县,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令人瞩目。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禀赋,让"醉美石阡"声名远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禹王宫、万寿宫、府文庙;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夜郎古温泉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省100个重点景区——佛顶山景区;国家湿地公园——鸳鸯湖景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千年古寨楼上民族民居风景区、六合文化尧上民族文化风情景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尧上仡佬族文化村;全省100个重点景区温泉健康养生城……区位独特、生态良好,拥有历史文化、温泉  相似文献   

15.
正风清云淡,翠绿流淌。2014年7月23日至27日,中国·德江首届乌江石文化节在素有"中国傩戏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奇石之乡"之称的德江县乌江石文化城举行。本届乌江石文化节主题为"打造乌江石文化品牌,助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旨在通过打造"中国·德江乌江石文化节"这一文化品牌,充分展示德江文化资源优势,提升"隋唐古邑,神奇傩乡"的大美形象。  相似文献   

16.
赵贡桥 《当代贵州》2008,(21):62-63
石阡地处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南部,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省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革命老区。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风情多姿的自然风光赋予石阡历史、人文、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为其打造以温泉疗养、旅游服务为主的山水园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提供了良好条件。近年来,石阡以建设“公园县、疗养县、旅游县”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铜仁市将按照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提出的各项部署要求,立足"大交通"支撑、依托"大数据"平台、发挥"大健康"优势,构建大生态旅游格局,着力打造旅游发展升级版。11月28日至30日,铜仁市第四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2015贵州梵净山温泉长寿文化旅游节在"中国温泉之乡""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苔茶之乡""中国长寿之乡""国家级温泉群风景名胜区""中国鸳鸯之乡""中国香果树之乡""佛顶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石阡县中坝温泉文化风情小镇举行。本届旅发大会注重旅游风光风情展示以及对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探讨,以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18.
未来几年是石阡县转型发展的攻坚期,跨越发展的黄金期和科学发展的关键期。石阡县将以"坚持跨越赶超、建设幸福石阡"为主题,着力实施"优环境、强工业、兴产业、惠民生"战略,全力打造"温泉之城、长寿石阡",突破基础设施瓶颈,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9.
<正>石阡将以深化改革为统领,以依法治县为保障,以换挡加速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做大农业"山地"、做强工业"飞地"、做优旅游"胜地"、构建民生"福地"、抢占发展"高地"、冲出经济"洼地",顶住压力、保持定力、精准发力,开创石阡发展新局面。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攻坚之年,又是依法治县开局之年,更是决战"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立足新常态,石阡正处于关键阶段。因此,必须要寻找积极因素,找准"政策眼",发现"含金量";用活机遇,推进旅游产业大发展,实现石阡在环梵净山"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  相似文献   

20.
行走在龙川河畔,红房黑瓦、绿柳潺江,古朴风情扑面而来;每当夜幕降临,沿河两岸,霓虹闪烁,人流穿梭,似乎进入秦淮河畔。历史文化名城石阡,在县委县政府"老城仿古、新城现代"这一理念的经营打造下,已成为集养生、休闲、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和谐人居"。石阡是历史文化名城,石阡秦置夜郎县,明置石阡府,石阡县原为"夜郎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石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