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得到了学术界广泛的研究,对其转型动因较有影响的解释是S·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书中提出的五个观点,但这些动因只是对当时一些客观背景的简单概括和总结,并不具有普遍的解释力。针对俄罗斯的具体社会转型过程,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从"因果论"的逻辑视角,提出俄罗斯社会转型动因的假说并进行证明,发现制度变迁是俄罗斯社会转型的主要因变量,其转型动因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四个因变量的互动和叠加。  相似文献   

2.
宪政不单纯是以宪法为核心的一套制度体系,同时也是已有制度的实践运行,在更深层次上是一种宪政文化.当代俄罗斯宪政从制度到精神实质都发生了明显的转向,这与现代法治以个体自由为核心的价值追求相契合.对转型期的俄罗斯而言,宪法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前提基础,宪法司法制度的确立对法治国家的生成提供保障,扬弃民族传统的宪政文化的培育是法治国家确立的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不同时期有其不同的转型任务与力求达到的目标:解决制度变迁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框架问题;普京执政时期通过实行修补与整治等政策,使三权分立的宪政制度完善,使混乱无序的市场转向有序;梅普组合后俄罗斯向国家现代化方向转型。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现代意义的宪法产生可追溯于19世纪后半期农奴制废除、资本主义开始发展,至1905年革命为宪法孕育时期;1905年到1917年十月革命为宪法初生时期,该阶段的宪法具有专制主义性质;1917年到20世纪80年代为宪法成长时期,宪法具有工具主义性质;80年代至今为宪法成熟时期,宪法具有现实主义性质。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变迁有其特殊性,其当代的政治体制用“委任民主”、“可控民主”来界定有其合理性。目前,中国的转型是转型国家中成功的特例之一。虽然,中国与俄罗斯在整体社会变迁的前提具有同质性,但采取的转型路径不同,因而表现也有各自的特点与差异。通过对俄罗斯政治制度变迁的考察,中国应在汲取其教训及吸收自己阶段性成功的经验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6.
制度矩阵理论是俄罗斯学者基尔吉娜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研究范式,它将制度矩阵视为历史上形成的调节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各领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稳定的、基础的社会制度系统,具有典型的对称性、依赖制约性和主导—互补性。根据基本制度的构成特点,制度矩阵理论运用整体化研究视角,将整个人类社会结构简化为以俄罗斯及东方国家为代表的X矩阵和以西欧、北美国家为代表的Y矩阵两种类型,其中X矩阵以再分配经济、单一制政治和社群主义意识为基本特征,而Y矩阵则以市场经济、联邦制政治和个人主义意识为基本特征。制度矩阵理论的出现为新制度主义的整合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考路径,对于深入理解人类社会东西方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打破社会学研究的西方中心主义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社会历史的转型决定了宪法观念的变迁和发展,而宪法观念的变迁又是宪法变迁与发展的先导。宪法观念在宪政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不同的宪法观念使人们对宪法规范的解读产生差异,由此建构起来的宪政秩序也会相异。中外宪法观念在“根本法”意义和宪法价值层面上具有很大的不同,在中国实现宪政的过程中,厘清传统的宪法观念,进而更新传统的宪法观念是当前宪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更是中国宪政建设不可忽视的一环。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 ,社会转型引起了我国宪法的变迁和发展。文章通过对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概念的分析和把握 ,对我国社会转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进而对我国宪法基本权利理念和权利规范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发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宪法的社会转型功能是一个亟待重视的宪法功能,其主要是指宪法对社会转型这一整体性社会变迁以及转型社会这一特殊社会样态所产生的影响,即通过宪法整合转型社会的基本秩序.宪法的社会转型功能主要体现在对社会转型的确认、规范和引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浅析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是俄罗斯在历史擅变中形成的独特思想文化.西化改革失败后,俄罗斯国力和国际地位日趋衰弱,以追求国家利益为核心的民族主义迅速兴起,它压倒包括自由主义在内的各种意识形态,成为当代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思潮.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政党、不同社会组织的民族主义思想千差万别,因此有必要对当代俄罗斯民族主义的类型进行科学地划分,使研究更趋于全面.  相似文献   

11.
宪法本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研究宪法,必须从宪法的实质入手,还其以本来面目。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经济活动产生了利益,利益则体现为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并最终抽象为权利和权力。宪法从古代到现代的演进,说明从国家这个共同体出现后,就必然出现一个调配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分配的规则或观念。国家内的利益主体的变迁导致利益分配的规则也随之变更,这便是宪法的运动模式。在宪法关系中,国家作为一方利益主体的地位是恒定的,宪法的实质也就是在确立国家这个共同体的同时,调配国家利益与公民利益及其他利益主体间利益分配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到现在已经88年了。在此期间,俄罗斯联邦的违宪审查制度经历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到宪法司法制度的演变。研究俄罗斯联邦宪法司法制度的确立进程、俄罗斯联邦宪法司法制度的主要内容等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是我国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特殊群体。农民工所处的边缘化境地及社会制度排斥与机制缺失使得他们难以享受到社会保障权益,尽管他们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保障这一庞大的弱势群体,解决三农问题,维护经济稳定与统筹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宪法课的教学改革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和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实践证明,模拟实训教学在培养法律职业人才方面具有传统讲授教学和案例教学法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今后将是法律职业教育的一大趋势。宪法模拟实训教学的实践操作包括模拟实训题的准备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  相似文献   

15.
论违法性理论的应然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危害性概念与我国现有的犯罪构成体系之间存在着紧张关系,其根源在于社会危害性(实质违法性)被理解为犯罪的一个特征.我国现有的成立犯罪的理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四要件体系一社会危害性"双层结构,但应将社会危害性的概念置换为法益侵害的概念,并且将之理解为犯罪成立的一个阶层(违法性阶层).此外,还需要醇化构成要件的概念、析出责任阶层.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应改造为"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有责性"的三阶层体系.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的秘密侦查长期以来没有法律规范,导致公民权益时常受到侵犯,为了落实与体现1993年俄罗斯新宪法规范的精神,以及协调打击犯罪与人权保障之间的关系,2002年5月29日,俄罗斯国家杜马对《俄罗斯联邦刑事诉讼法典》作了20多次修订和增补。其中第58号法律增订了第185条第2款、第186条,终于规定了邮件检查和司法监听这两种秘密侦查制度。从此以后俄罗斯执法机构实施邮件检查与司法监听等秘密侦查行为开始具备了法律上的依据。俄罗斯秘密侦查立法的特色是:构建了秘密侦查的程序性制裁机制;加强了司法审查机制对秘密侦查的控制力度。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价值的概念、构成与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宪法价值是社会公众对宪法矛盾运动效应产生的观念形态的预期需求。它不是宪法价值的功能、作用和评价。宪法价值的基本元素是秩序、自由和正义。社会正义是宪法价值体系中具有广泛内涵的总的概念,是确定宪法内容的主要依据,是评价宪法价值的总标准,也是宪法价值研究永恒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统一战线的历史变迁不仅包括了统一战线的正向变迁,而且也包括了统一战线的负向变迁。统一战线的双向变迁既是一种世界历史现象,也是一切具有某种程度的历史合理性的统一战线内部的普遍现象。研究统一战线的双向变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着重分析概括了统一战线负向变迁的四种基本类型,从而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研究统一战线历史变迁的解释框架。  相似文献   

19.
宪法司法化是一个以司法制度角色出现的隐含着基本政治制度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制度,我们要以现实的、实践着的制度层面为视角,关注和分析微观宪法实现制度的起源、生存和发展,以此促成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