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推进“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首先应对其理论逻辑与发展逻辑进行分析..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从科学理论、价值指向和路径选择三个维度分别考察“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政党的概念内涵。二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学习型”是前提、“服务型”是目标、“创新型”是动力,三者统一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就其发展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应该按照“主题统领一主线推进一方针指导一布局保障”的分析框架进行整体推进,以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
法的逻辑规律,是法的客观规律经过主观思维的加工和创造,对法的诸种关系本质的抽象。它是从法学理论和逻辑的高度,再现法的内在的、客观的本质关系。法的逻辑规律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主要条件:第一,客观必然性。法的逻辑规律必须集中体现法的客观的、本质的、内在的必然联系。第二,普遍有效性。法的逻辑规律在法的领域应该具有最广泛、最普遍的意义。它不仅能对法的种种社会现象进行理论的解释,而且对法学领域中的种种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第三,决策和预测性。法的逻辑  相似文献   

3.
姜晓平  金林南 《前沿》2009,(2):40-43
经过二十多年的理论努力,高等教育学基本理论逐渐实现从经验体系向理论体系,从个别的理论概括向整体的理论规模,从无序的理论命题拼凑向自觉的学科理论逻辑转型。但依然存在着过度依赖普通教育学理论框架、沉溺于应用研究、学科自觉意识不足及理论趣味上的教条主义、功能主义等局限。对高等教育“是其所是”的本体论证明是通过揭示该领域存在的根本矛盾完成的,无论从历史的纵向维度,还是从高等教育的功能逻辑分析,高等教育的根本矛盾是知识创造和传播所需要的自由与高等教育的外在力量,包括教会、国家及市场所施加的控制之间的矛盾,这应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4.
让·梯若尔在经济学的几乎所有主要领域都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的激励理论、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被称为当代经济学三个最前沿的领域。中国的改革完全可从梯若尔的睿智和创见中获益,而其中最具启发意义的大概莫过于有效激励理论。  相似文献   

5.
"三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总体目标。推进"三型政党"建设,需要把握其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两个方面。就其理论逻辑来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和"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三型政党"目标体系的四个结构要素,不仅需要理清其结构要素的边界,而且要深入研究四个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就其实践逻辑而言,"三型政党"建设必须按照"主题统领—主线推进—方针指导—布局保障"的路径指引实现整体推进,从而切实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娜  ;张世宁 《求索》2008,(9):116-118
自然语言逻辑是近几十年来在现代逻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是用现代逻辑作为研究工具把自然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个新方向,广义量词理论作为自然语言逻辑的重要理论之一,对逻辑学、语言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动态语义学继承了真值条件语义学的思路并对其有所发展,对句法和语义的结合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基于此二者基础上的动态广义量词能够对语言中的语言回指现象作出完美的形式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对传统动机理论反思的基础上,20世纪90年代后西方兴起了公共服务动机理论.该理论基于“理性公共人”假设,从公共服务动机这一概念出发分析公共部门员工行为,其包含的理论内在逻辑是,公共服务动机是公共部门员工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公共服务动机形成于体制传递公共性的价值逻辑;公共服务动机使公共部门员工对内部激励更具有适用性.上述理论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动机理论的局限性,对在我国公共部门中实施有效激励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美国公共行政理论和实践中女性缺席的现实,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研究中出现了三种研究取向,分别是经验论、立场论和后现代主义。这是一场公共行政领域的性别启蒙运动、为公共行政学提供新的知识生产方式,也是公共行政学中的一种知识变革。与此同时,该理论在研究方法、理论逻辑和实践方面存在局限性,仍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美国女性主义公共行政理论对我国的女性参政理论和学界研究立足于中国的女性主义的公共行政问题提供了借鉴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务必”的郑重告诫。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也曾提出“两个务必”的郑重告诫。从西柏坡时期到新时代,“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对我们党履行历史使命、应对复杂环境、完成战略任务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阐述“两个务必”与“三个务必”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全面考察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传承创新,深入研究“三个务必”的丰富内涵、逻辑结构和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高校"和"突发事件"为关键词,在多种学术成果资源库中检索,进行了一些基础性但具有方法论意义的探索——通过梳理现有研究成果,总结其逻辑脉络,对研究成果数量两次飞跃的背景进行了分析;通过比对,提出"高校突发事件"的研究起点值得商榷;通过学科分类,对现有成果提炼研究共识,寻找"欠发达"领域,倡议开展多领域理论融汇研究,尤其是加强对大学生关注领域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旭琴 《桂海论丛》2009,25(2):39-43
街头官僚理论是近些年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一个前沿领域.处于公共政策执行末梢环节的"街头官僚"生存于公共政策执行资源稀缺和公共服务弹性需求的夹缝之中,出现绩效目标异化,表现出典型的行动逻辑--激励不足、规则依赖、选择行为、一线弃权和理性逐利,在公共利益权威分配的过程中产生偏差.矫正街头官僚政策执行偏差的主体路径包括三个方面:政策执行机构的内部改革,政策执行直接主体的自我优化,政策执行间接主体(目标团体)的问责监督.  相似文献   

12.
蔡华 《求索》2013,(5):107-109
缄默知识客观存在.但不易言传.对其认识也因知识观的变迁而历经曲折。近年。缄默知识理论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其研究亦呈兴盛之态。从西方缄默知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历经了萌芽、内隐和兴盛三个阶段。对其分析.有利于感知缄默知识理论发展的源流脉络。对当代缄默知识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有《邓小平文选》1至3卷。邓小平的理论,集中体现在这三卷中。邓小平理论思想作为一个整体,有其自身的逻辑结构。要从总体上把握邓小平的理论思想,全面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必须研究邓小平理论发展的逻辑结构。下面,笔者想就这一问题作些初步探讨。一、逻辑起点: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邓小平理论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邓小平同志长期革命实践的追求目标。1、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这个方向首先,社会主义是整个人类进步的方向。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纵观国际…  相似文献   

14.
“科学发展”的逻辑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展思想理论的认识与评价必须置于"发展逻辑"的历史演进之中,才能发现不同发展理论之间的继承与超越。世界上近现代以来关于发展与现代化的三大"发展逻辑"均有其合理性与历史价值,它们是人类不同时期追求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对"发展逻辑"的认知与建构,并成为不同国家追求发展与现代化过程中的选择。然而,人类反思的本性,人类对发展模式、发展逻辑科学性、合理性的追求,激励人类不断地超越发展的逻辑与发展的模式。21世纪的发展逻辑,应是一种发展的辩证逻辑。"科学发展"的逻辑吸收了三大"发展逻辑"的积极成果,实现了发展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的辩证统一、自然逻辑与人文逻辑、社会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5.
潘建屯  胡志 《求索》2013,(5):83-85,92
胡塞尔历史现象学是胡塞尔晚年在深入研究发生现象学问题时所形成的一个新研究领域。它与静态现象学、发生现象学共同构成胡塞尔先验现象学体系。其晚年的历史现象学转向是现象学理论内在逻辑发展的已然结果.胡塞尔历史现象学包括本体论、方法论和目的论三个方面。本文析论了历史现象学的本体论对象是先验历史本质结构.历史现象学的方法是“之”字形方法,历史现象学的目的论是一种新的理性普遍目的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杨桂兰 《求索》2013,(12):268-268,265
语言学习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一样。遵循着一定的逻辑和规律。英语的学术性研究毫无疑问是要遵循着一定的逻辑来完成的。元语言作为最早的逻辑语言,本身标志着其研究的基础就是建立在逻辑学之上的。  相似文献   

17.
民营企业对经营者绩效考核与激励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卉林 《理论月刊》2004,(9):159-161
对企业经营者的激励日益成为现代激励理论的研究重点,而考核位于激励的上游环节,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激励效果。因此,建立完善、科学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是促进企业绩效快速发展的有力保证。笔者以某大型民营企业集团为例,运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其激励考核中的优劣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重要启事     
崔宜明在《华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撰文认为,对于二十世纪中国社会思潮的研究,当今居于主导地位的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三分模式。这一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对现代社会核心价值理念自由的肯定,抓住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变革的历史本质。局限性主要是其理论逻辑存在着混乱,所持守的自由主义立场也存在着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近30年来《台湾研究集刊》中发表的涉台经济研究类论文作为对象,对其中所采用的各种范式方法加以分类归纳比较,分析该领域研究范式和方法的时间演进特征。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涉台经济研究的范式注重文献信息的丰富程度,主要采用数量描述和文献归纳方法,但逻辑论证的精度不足;20世纪90年代更为关注研究的实用性,倚重逻辑推理和理论演绎方法的运用,逻辑深度有所加强,逻辑精度也有一定提高;2000年以后则同时向实用性和理论性两个方向发展,既注重研究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也开始引入主流经济学中的经验研究范式用于理论检验和创新。各种研究范式和方法互为补充参照,由此才能不断推进涉台经济研究的科学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赵志阳 《长白学刊》2023,(3):149-156
新时代劳模精神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逐步形成的主流价值观,科学把握劳模精神需要从生成、理论、价值三个维度入手。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的逻辑机理,它以自身生成的文化逻辑、理论逻辑及实践逻辑相统一,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方向遵循。新时代劳模精神是以生产劳动为价值追求的文化映射,是以人民至上为政治旨归的生动诠释,是以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为目标的价值追求。它的科学内涵,集中凸显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命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赓续劳模精神,丰富和拓展了社会主义劳动观的理论内涵,提供了社会主义实践创新的动力源泉,增强了社会主义文化对人民群众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