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莹 《德国研究》2007,22(3):61-65
如今德语中的英语现象比比皆是.本文从当今德语(侧重于大众语言)中的英语现象出发,着重从历史、社会、文化的角度来阐释这一现象,并介绍德国社会各界对这一现象不同的看法,同时介绍德国语言协会的一些相关举措,希望对国内的德语学习者以及德语教学中处理英语外来词方面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焱  黄克琴 《德国研究》2012,(3):129-F0003
2012年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写作教学法研修班于5月18—20日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修班由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全国高校德语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同济大学德语系和北京德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中国)承办,并得到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德分委考试中心两个协办单位的鼎力支持。  相似文献   

3.
鉴于德国特有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认知,德语对外传播受到历届联邦政府的重视。在联邦德国建立初期,以德语培训和德语海外传播为主要任务的歌德学院成立,由此开始了德国机构化德语传播的新历史。德语对外传播也是德国对外文化政策实施的方式和途径。本文以德国对外德语推广为研究对象,从德语对外传播政策、传播机构和传播实践三个层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总结德国德语对外传播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德国研究》2013,(2):F0003-F0003
2013年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研修班于2013年4月11-14日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全国高校德语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同济大学德语系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承办,并得到了德分委四级考试中心的鼎力支持。此次培训专题为"语言学教学"。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中德教学专家担当主讲。  相似文献   

5.
金秀芳 《德国研究》2005,20(2):50-54
德语作为外国语(DaF)在教学上具有悠久的传统,但作为学科,DaF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名称和不同的专业关联出现在德语地区.创立这一学科的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的语言教师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德语语言课程的需求.本文介绍了该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目前在德国高校中的情况,阐述了其基本内容、学科的重要性和重点.最后展望了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陈晓春 《德国研究》2010,25(4):65-69
德语虽然目前是欧盟的工作语言之一,但随着英语的不断普及和欧盟的东扩,有着被弱化的可能。另外,欧盟成员国里学习德语的人数也在大幅度下降,这对德国在欧盟的地位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对此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建欣 《德国研究》2002,17(1):75-77
本文通过分析英语在德语初学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以具体教学实践中语音、单词书写及构词方面的实例 ,指出在德语教学和学习中 ,适当进行德英对比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葛放 《德国研究》2005,20(4):18-18
由奥地利教育部和中国教育部联合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承办的“奥地利日”stserreich-Tage(华东地区)活动于2005年10月28日在同济大学举行并获得圆满成功。奥地利教育部官员Zhao-Heissenberger女士暨两位专家参加了为期两天的活动,同济大学校长助理董琦教授代表校方也出席了开幕式。奥地利专家给中国的同行和学生生动有趣地展示了他们有关以首都维也纳为例的概况教学设想,介绍了奥地利标准德语SD和相关的语言水平考试SD-Pr櫣fung的情况,以及对外德语的教学理念,并和与会者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与会者对有机会和奥地利同行…  相似文献   

9.
英语词汇在德语中的应用郭鼎生时代在前进,语言在发展。由于现代工业的急剧发展,各国的经济、文化、思想交流更趋频繁,各种语言相互影响增强,英语明显地影响了德语。英语大致以下述三种语育结构形式使用在当代德语中:(一)英语完全代替德语(Nullsubstit...  相似文献   

10.
德语文字规范改革的历史和内容葛放任淑珍“书同文”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举措,目前德语界也面临着这一重大改革。1996年7月1日,德国、奥地利、瑞士及许多与德语文字规范有切身利益的国家政府代表汇聚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起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宣告建立新的文...  相似文献   

11.
张建欣 《德国研究》2004,19(4):52-54
本文通过对德国以德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语言学网络资源的介绍,呼吁加强对网络资源的调研力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德语语言学教学和研究长期以来信息流通不畅、滞后和资源匮乏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丁敏  黄克琴 《德国研究》2011,(2):2-F0002
2011年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培训于4月22-24日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这次培训由设于同济大学的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分委会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同济大学德语系、北京德同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北京)承办。  相似文献   

13.
宋健飞 《德国研究》2001,16(4):47-49
2 0 0 1年被欧盟和欧洲理事会一致定为欧洲语言年 ,旨在促进欧洲公民学习掌握多种语言 ,以利欧盟内部机构的顺利运转和欧洲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入、扩大。德语是欧洲最大的母语之一 ,欧盟 1/ 3的公民可以通过德语相互沟通。随着欧盟的东扩 ,德语在欧洲范围内的作用将日益明显 ,其地位之重要亦将为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4.
俞宙明 《德国研究》2006,21(3):67-71
本文介绍了1996年以来德语正字法改革在德国推行的过程和面临的问题,分析了其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层面的原因,并对改革未来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夏正标  沈勤 《德国研究》2001,16(4):50-56
本文主要以德语成语为对象 ,探索如何更好地理解德语成语。试图通过德语成语表现形式与读者之间的桥梁———文化背景信息 ,去发掘一些德语成语的文化价值。本文提供获取德语成语文化背景信息的三大途径 :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用词 ,成语的结构 ,具体分述德语成语来源的各个方面 ,用词的象征意义和特殊手法 ,以及结构上的固定词偶。  相似文献   

16.
谭渊 《德国研究》2014,(2):113-123
早在古代希腊罗马人当中,中国就已作为丝绸之国而闻名。中世纪时,德国人将中国称为"赛里斯"和"契丹"。在德语文学作品中,赛里斯首先作为梦幻般的丝绸之国出现在13世纪沃尔夫拉姆的英雄史诗《帕其伐尔》中。在15世纪诗人罗森斯普吕特的《祝酒歌》中,"契丹大汗"则与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国王"约翰长老"一起以巨富形象出现。通过对"赛里斯"、"契丹"和"约翰长老"的源流进行梳理,本文再现了中国形象在中世纪德国演变的过程,并揭示出德国历史、宗教、政治因素对建构中国形象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德国概况》课程的教学研究李乐曾同济大学自70年代末恢复对德传统联系以来,正成为中国对德科技、文化和教育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中—德两国人员交往的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进一步了解德国。在进行德语教学的同时开设《德国概况》课,已成为介绍德国、认...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2006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法培训班于2006年2月12日至2006年2月16日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活动由教育部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承办,并受到了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的资助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热情协助。来自全国7所高校的教学法与培训专家,同来自全国各地21所高校的从事专业德语教学的42名教师汇聚上海同济大学,进行了为期五天的有关教学法理论、四项技能训练、中国德语教学探讨、实践与创新和四级测试的短期培训。此次活动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课堂与课外、传统与现代、学习…  相似文献   

19.
德国哲学与文化漫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立群 《德国研究》2002,17(1):47-52
本文从德语与德国哲学的关系、德国哲学家们的庞大哲学体系及其缺陷、德意志民族所创造的优秀文化与二战期间纳粹暴行的巨大反差、德国人执着认真的精神与其不足等四个方面 ,以漫谈的笔法展现德国思想文化的不同侧面 ,并从笔者个人的观点出发加以议论评说。  相似文献   

20.
在汉德语里,数词是词类中的一个重要成员,成语为汉德语所共有。数词能而且必须用在成语里。没有成语的语言以及没有数词的成语都是不可想象的。本文从常见的运用于汉德成语中的数词出发去讨论运用于这两种语言成语中的数词的自身结构特点、它们的语法修辞作用以及带有数词的汉德语成语互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