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中国法治亮点回眸2010年,是中国法治"给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给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2.
2006年,是中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法治中国与和谐社会交相辉映的一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2006年的立法景观依然多姿多彩,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3.
2005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和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盘点2005年中国的法治亮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1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5.
2010年,是中国法治“给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给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颇为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如期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无疑是值得大书特写的立法成就,  相似文献   

6.
2021年悄然离去,2022年如期而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2022年将是非常值得期待和向往的一年。从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看,“加快建设良法善治的法治中国”,将是2022年我国法治高质量全面发展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7.
《新东方》2019,(5)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年,中国的法治建设历经坎坷却又成就辉煌,最终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康庄大道。总结70年来的法治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中国法治建设的基本规律:一是法治建设情况决定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二是法治建设成就反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人民群众是推动法治建设的主导力量;四是党的领导下的法治建设自觉。展望未来,我们应当努力在坚定"法治自信"、构建法治文化和实现党的领导法治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相似文献   

8.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貌的国家级权威报告。从2009年开始,中国法学会已连续13年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全面、准确地记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及时反映最新的立法动态、司法进程、最前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发展等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貌的国家级权威报告。从2009年开始,中国法学会已连续13年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全面、准确地记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及时反映最新的立法动态、司法进程、最前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发展等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是经中央批准,由中国法学会组织撰写并向国内外公开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全貌的国家级权威报告。从2009年开始,中国法学会已连续13年发布《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20)》全面、准确地记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新进展,及时反映最新的立法动态、司法进程、最前沿法学理论研究成果和法学教育发展等法治建设情况,系统回顾和总结一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201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全面推进”这个词比较准确地概括了2012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旋律,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法治方针。  相似文献   

12.
2015年12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中央首次以"法治政府"名义作出的专门文件,被视为中国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件大事。《纲要》对中国法治政府建设具有什么样的意义?法治政府建设下一步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丁朋 《中国民政》2014,(11):9-12
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定是一个尊重宪法法律权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国家;一个以民为本的政府必定是一个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维护公民合法利益、把权力关进制度牢笼里的法治政府;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一个法制健全、法制规范、法治昌明、法律得到普遍信仰的法治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部署和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决策。而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本刊以此为契机,回顾五年来民政法治建设,以启未来。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中国法治亮点频频闪现的一年,同时也暴露出中国法治系统亚健康的一面。保持健康、良性的运行状态,逐步克服亚健康状态,需要付出时间和智慧。  相似文献   

15.
2003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渐入佳境"的一年.在这个"法治进行时"过程中,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和司法的服务理念成为法治领域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6.
<正>梁治平先生《法治十年观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是一本考量和反思中国法治进程的书,书中所收录的随笔曾经零零星星读过,但是,汇集在一起,从整体上可以显现出十年来中国的法治进程与社会变迁。  相似文献   

17.
2003年是中国法治进程"稳步推进、渐入佳境"的一年.在这个"法治进行时"过程中,立法的人性化趋势和司法的服务理念成为法治领域的两大亮点.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中国法治“发力”的一年,法治进程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用“发力”这个流行词形容2010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也是恰如其分的。立法领域,在“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刑法修正案(八)充分彰显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的修法引起社会和学界的广泛关注;执法和司法领域,重拳出击酒驾醉驾行为,醉驾入刑成效显著,并且成为考量公安司法机关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的考卷。  相似文献   

19.
<正>李贵连《法治是什么——从贵族法治到民主法治》(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版)对中国法治的历史轨迹进行了重新诠释。他没有简单用"人治"来概括中国古代社会的治理形态,这一概括不仅掩盖了中国法治历史进程的复杂性,而且也使得中国法治的源头和传统流变变得模糊不清。法治形成与发展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任何一种法律制度、法律思想都有其历史基因和历史脉络。法治理性也是历史理性。历史法学代表人物萨维尼认为,法律的任何部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法律只能是历史存在中的、在历史  相似文献   

20.
黄硕  张德淼 《求索》2013,(4):180-183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定的国家大政方针。改革开放以来的正确决策,为中国以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中国特色的民主法治建设铺平了道路。改革开放三十四年来,从国家最初的卓有成效的立法建设,到后来实现由法制向法治理念的巧妙转变,再到当前执政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都是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过程,昭示出中国在走向现代法治国家进程中的不懈努力和美好未来。以当代中国社会实践为背景而形成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以社会主义为本质属性的系统化的法治意识形态,创造了全新的法治意识形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法律思想和法治理论的内涵,为人类法治文明作出了重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