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峰 《党史纵横》2011,(12):49-50
与蒋介石唱对台戏1927年,近代中国腥风血雨的一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发动反革命事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国民党左派领袖邓演达被迫逃亡海外。邓演达,字择生,广东惠阳人。曾担任过孙中山警卫营警卫、黄埔军校教育长、北伐军总司令部政治部主任、武昌攻城司令等,带兵作战,身先士卒,指挥过许多硬仗、大仗,攻城略地,与...  相似文献   

2.
1927年4月,广东国民党反动当局与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制造反革命政变相呼应,在广州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四一五"反革命政变。大批共产党人、革命工农群众和青年学生被抓捕杀害。共产党人、广州青年运动领袖毕磊也在被杀害之列。当时,鲁迅正在广州,执教于中山大学。  相似文献   

3.
蒲永能  王犁田 《党建》2009,(3):54-56
1927年4月12日,正当国共两党携手进行的北伐革命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国民党蒋介石集团背信弃义,悍然发动了针对共产党人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月15日,貌似国民党“左派”的汪精卫撕下伪装,下达了分共密令,在“宁可错杀一千,不可一人漏网”的鼓噪下,大批共产党人倒在了血泊中。  相似文献   

4.
“军事上的大让步”之说 1926年3月,在蒋介石同国民党右派的共同策划下,一场针对苏联顾问和共产党人的事变在广州爆发。  相似文献   

5.
1945年8月28日,毛主席作为蒋介石的“客人”,在周恩来的陪同下,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蒋介石以安全保卫之名,指定宪兵司令张镇在毛主席城内住地桂园专门派出一个警卫班.于是,便有了该班班长李曙梅后来的回忆——当年我在桂园执行警卫任务之前,对共产党人原本抱着许多错误的看法.可是后来通过无数日常生活琐事的接触,又不能不使我对人民领袖和共产党人感到尊敬和佩服.  相似文献   

6.
1927年4月,羽翼丰满的蒋介石,在上海公开叛变革命,大肆搜捕和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工农的鲜血染红了长江和珠江。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对国民党右派一味迁就退让,刚刚到手的胜利果实毁于一旦,半壁河山重新沦丧。各地的军阀政府,纷纷以血腥手段,暴力镇压革命势力和共产党人,全国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中国的出路何在?中国共产党的出路何在?周恩来等提出“迅速出师讨伐蒋介石”的建议,被陈独秀等人否定了。周恩来再一次提出挽救革命的办法──发动湖南农民武装暴动,又被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国际代表取…  相似文献   

7.
1926年5月,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抛出了《整理党务案》。这是继中山舰事件之后,蒋介石向共产党发动的又一次进攻。《整理党务案》的被通过,剥夺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中央党部从事领导工作的权力,限制了共产党人在国民党内的活动。这是蒋介石等国民党新右派进一步打击共产党的重大步骤。从此,广州的党政军大权基本落在蒋介石手中,为大革命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相似文献   

8.
1941年1月6日,蒋介石制造了皖南事变,该事变震惊了全国人民,激怒了共产党人。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看来,皖南事变表明蒋介石坚定了反共决。心,并成为国共关系大破裂的开始,我们必须采取非常强硬的态度,只有不怕决裂,才能打退国民党的进攻。毛泽东的意图有二:一是要求结束对国民党的温和态度,立即在政治上、军事上做好全面反击蒋介石的准备;二是强调只有猛烈的全面反攻,才能打退蒋介石的挑衅和进攻。1月17日,国民党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达到最高峰,共产党内,主张同国民党决裂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毛泽东反而冷静地注视事态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黄黎 《党史博采》2003,(10):29-33
一 国民党“二大”后,蒋介石的地位明显上升,这时他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黄埔军校校长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等军政要职于一身,与在广东的一些国民党领袖相比,在军事上,蒋介  相似文献   

10.
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红色中华的诞生,是中国革命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它不为国民党反动派所欢迎。大革命时期,年幼的共产党把国民党视为同胞兄弟,加以团结和支持,想藉此完成国民革命的使命。岂料同床异梦,先是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接着,以国民党“左派”自居、并被中共领导人陈独秀看好的汪精卫也翻脸不认人,与蒋介石同流合污,携起手来一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孙中山旗帜下的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战线及一切革命政策,遂被破坏殆尽,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遭到惨重失败。然而,不屈不挠的…  相似文献   

11.
(一)枫林桥监狱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翼集团,在北伐战争胜利抵达上海不久,背信弃义地制造了四一二政变之时,为镇压共产党人,屠杀一切正义进步人士而设立的监狱。  相似文献   

12.
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被迫“请假”离国,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限制共产党人的整理党务案,逐步掌握了党权、政权和军权。为了保证中国革命的健康发展,夺取革命领导权,国民党左派和中国共产党人曾团结合作,同蒋介石进行过几次斗争,取得一定的胜利,夺回了大部分党权和政权,但是,由于未曾触动蒋介石的军权,最终还是失败了。本文是对这几次斗争的一个历史概述。  相似文献   

13.
论肃“AB团”误区的形成武国有北伐战争时期,蒋介石授意段锡朋等在江西建立国民党右派组织AB团,以打击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阴谋篡党夺权。AB团成立后,进行种种反革命活动,遭到了江西人民的强烈反对。1927年4月2日,在共产党人的领导下,江西人民组织了大...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中国历史人物蒋介石一生中有两次演说被视为经典之作:一是1937年7月17日的庐山抗战演说;二是1945年8月15日的重庆抗战胜利演说。两个演说皆与抗战有关。蒋介石的抗战角色随着国民党正面战场史实在中国大陆逐步获得平反,作为国民党领袖,蒋介石的抗战角色是否也将难以回避?或者进一步说,蒋介石作为全中国抗战领袖此一事实是否终获确立?由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到1937年7月的全面抗战刚好10年,这是蒋介石逐步巩固权势的时期,中国国运依旧坎坷,内有大规模的“中原大战”以及共产党革命,外则是日军持续对中国鲸吞蚕食。无怪东京大本营(…  相似文献   

15.
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及国民党政府口吐狂言,声称要在“三个月之内消灭共军”。就当时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而言,蒋介石是有理由如此自信的。且不说自己位居“正统”,可以号令天下;就凭自己手中有 400万经历了八年抗战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中确还颇有几支能征惯战的精锐之师。因此,在他们看来,打败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日本一投降,国民党便一边和共产党谈判一边在军事上进行挑衅。和谈破裂后,国共双方首先尽遣精锐于关外,在东北大打出手。一时间,辽宁不宁,四平不平,东北大地炮声隆隆。然而,令蒋介石始…  相似文献   

16.
“红色南江”之最勤劳勇敢的南江人民,在川陕苏区时期,配合中国工农红军,创造了川陕乃至全国的一个个"之最":川北规模最大的抗捐运动1932年秋冬,国民党南江县长姚中发出了"杀人可恕,欠款难容"的催收军饷令,愤怒的全县各地农民、商贩、学生一批批涌入县城闹...  相似文献   

17.
1931年下半年,蒋介石重金收买陈敬斋,秘密逮捕和杀害国民党反对派领袖——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农工民主党前身)总负责人邓演达。20年后,在周恩来亲自干预下,叛徒陈敬斋终于受到严惩。  相似文献   

18.
舌战蒋陈特派劝降组 蒋介石的处决令下达后,国民党中统特务头子、时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长的陈立夫立即获悉。陈急忙赶来见蒋介石,对蒋说:“瞿乃中共中委,有真才实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次未遂的兵变,但它却实实在在令蒋介石和国民党“层峰”出了一身冷汗,事情发生在国民党政府逃往台湾后的第15个年头……  相似文献   

20.
1933年春天,因为叛徒告密,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抓获,后来被压送到南昌。蒋介石见到陈赓时说:“陈赓,你瘦了。”陈赓回答:“瘦吾貌而肥天下。”陈赓说:“校长也瘦了。”蒋介石说,“国家如此,生灵涂炭,寝食不安哪!”陈赓说,“身为一党一国领袖,校长瘦而天下更瘦,这是为何?”蒋介石无言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