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中一些问题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现实和青年价值观的复杂性,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理解价值观"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发挥社会生活的教育作用,科学地把握当代青年社会生活、道德生活的全新特点.教育观念的落后及对价值观教育的片面认识是阻碍价值观教育成功实施的重要因素.进行青年价值观教育最为根本的是建构科学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  相似文献   

2.
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种以密歇根大学教授R.英格莱哈特为主要代表的新的研究价值观的理论范式,即"后现代化理论"范式.这一新的研究青年价值观的理论范式认为,发达国家青年的价值观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根本性变化,即从现代价值观转向后现代价值观;这种后现代价值观不再强调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成就动机、法理权威,而是强调实现个体幸福的最大化、自由选择等;这种价值结构的转型,最主要的社会经济根源是经济发展对人类的边际回报已经递减;直接引起这种文化价值变迁的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战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安全.研究发达国家青年价值结构的转型及其社会经济根源,对于我们正确地预测和对待中国青年的价值变迁,以及开展与此相关的工作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青年的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前苏联解体以来,青年们追求个性的自由,更愿意选择能改变个人经济状况的职业.特别是受到"休克疗法"和"私有化"浪潮的冲击以后,传统教育被部分青年人抛弃,他们受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影响,再加上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窘困使他们陷于种种苦闷和矛盾之中.有些青年人的价值观在向不正确的方向发展.应该强调,虽然在当代俄罗斯社会占主流的是受上个世纪哲学思想影响的价值观,但是不能忽视对当代新的价值观和传统价值观的整合与协调.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亚文化在物质形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物质形式层面,"唯新"逐渐成为理念价值观层面,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行为方式上,逆反心理及自我表现欲增强在组织形式方面,非正式组织快速发展.面对着这样一些新的特点,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青年认同社会主流价值,引导流行文化健康发展,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努力促进青年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城市青年的政治参与:特点、方式和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相关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本文考察和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城市青年在经济改革的背景下,政治参与状况及政治参与意识所呈现的四个特征对稳定和发展等基本政治原则抱有积极的认同,在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方面对突出的社会问题比较关注,政治参与水平的参差不齐,以及政治参与意识与政治参与行动的分离;同时,由于经济导向以及政治参与途径和方式的问题,导致一定范围内的"经热政冷"的出现,而这种状况的出现又是与一定时期盛行的价值观取向分不开的.经济开放带来的经济功利主义取向,使得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在青年中占据一定的比例,然而在以实用主义和个人主义为主导的实践行为中,当代青年往往将这种价值取向进行极端化的理解,比如,把改革的负效应当成正效应接受,放大个人的需求而弱化共同体的公共利益.文章认为,在对这些价值观的误解基础上形成的行为取向,最终会导致政治参与的意识和理念的分散,难以形成统一的政治参与力量.相反会形成干扰政治发展和稳定的负面力量.  相似文献   

6.
英格尔哈特提出"后物质主义"用以形容进入后现代化时代的种种社会现象.对于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和伦理素养,不同学者持有不同的观点.根据上海社会科学院国民精神与素质研究中心所提供数据进行分析,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及伦理行为更为偏向于结合了物质主义和后物质主义的混合主义价值观和伦理取向.而对于此类现象,应从提高青年群体的"人道主义"素养、规范网络虚拟环境和提升青年个人能力的角度改善青年人的伦理素养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价值观是个人或群体对人生、社会及世界的认知与情感的一部分,在社会文化上有着鲜明的体现.以Hofstede文化五维度理论对内蒙古青年价值观的解析发现:当代内蒙古青年价值取向由重视集体性价值转向追求个体性价值,缩小权力差距的意愿增长,追求事业成功与物质成就的刚性特征明显,不确定性规避的取向较高,传统社会显著的长期取向逐渐向短期取向转变.  相似文献   

8.
通过聚焦"90后"工薪族青年群体,探究青年自我价值感及其实现路径.从身体价值感、家庭价值感和社会价值感角度描绘青年自我价值感在消费社会中的塑造与丧失的途径.自我价值矛盾性是青年自我价值感形塑的重要特征.价值多元化、阶层固化和科技的双重性造成青年价值矛盾的主要根源.构建"参与—保障"青年自我价值观冲突的融合路径,青年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青年自身的努力和国家和社会给予制度的保障,在成为社会治理有力量的主体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当代农村社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变迁中,农村青年在生活价值观、婚姻价值观、人生价值观方面呈现出新的特征。在农村的社会变迁中,农村的乡土性文化注入了新的现代元素,这构成了农村青年价值观转变的文化背景,同时农村青年的价值观转变也是社会生活实践形塑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两难”与集体主义的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当代青年价值观的“两难”与集体主义的回归陈英一、青年价值本位的两难选择青年价值观的核心内容是个人、集体与社会三者的协调利益关系,表现在是以集体为本位还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判断上。一份对青年道德价值观的问卷调查①表明:在认知方面,集体主义在青年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