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涛 《党课》2012,(8):77-78
时下,有些“一把手”,在工作中存在“事无巨细一手揽,大小问题一把抓”的现象。同时,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工作中凡事也都要抬出“一把手”.以示“重视”,好像一切离开了“一把手”就束手无策、难以办成。于是,什么事都需要“一把手”来抓。不管什么组织都要挂上“一把手”的大名,请“一把手”亲自任“组长”“主任”,不管什么工作都要“一把手”出面。  相似文献   

2.
亦菲 《党建文汇》2007,(11):24-24
近日,日本媒体刊出一篇谈论“中国式款待”的文章称,“中国式款待”有时是“一种折磨”,“是关于耐力的较量”。比如,接待宴席“异常丰盛”,不灌醉不罢休,一个宴席没二三小时不散。假若客人身份地位重要,接待恐怕还会“升格”:酒要洋的,果要鲜的,汤要补的,肉要野(生)的,而陪宴者则往往得级别较高的官员。  相似文献   

3.
《新长征》2011,(2):31-31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无论足个人还是组织,都要真抓实干,努力在“创”中求新.在“先”中求实.在“争”中求进,在“优”中求好。 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创”字,要在“创”中求新。要创造新鲜经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创党建新局面,不能华而不实“搞”创新,轰轰烈烈走过场。要紧紧嗣绕创新发展这一主题,着眼于本职工作,着眼于破解难题,着眼于解决民生。  相似文献   

4.
劳骥 《前线》2013,(8):86-86
有位老同志说:“党员干部,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守住‘底线’、不越‘红线’、树牢‘天线’。”这话在理。 “底线”乃做人的“脊梁骨”,良心的“定盘星”,于事的“基准点”。缤纷世界中,做人都有“底线”。为官的“底线”则是“清廉”。  相似文献   

5.
钱理文 《党课》2014,(18):79-82
“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这“三严三实”,体现的是作风,突出的是党性,彰显的是境界。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集结号”已吹响,提出“严”与“实”的要求便更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三峡移民悲壮而义无反顾地告别故土,是吟颂的“舍小家”主题曲,那么,“搬出”、“稳住”之后,移民走向新的生活,如今要唱响的,应该是“富小家”的大合唱。“舍小家、顾大家、为国家”,同时也要“富小家”,这是一部高亢雄伟的时代交响曲。  相似文献   

7.
戒“懒”     
人常说,当领导的要有“唱功”和“做功”——既要“会讲”,又要“能干”。此言有理。但我觉得,除了具备“唱功”和“做功”外,还必须具有“听功”,即善于倾听各方面的意见。  相似文献   

8.
梁衡 《新湘评论》2006,(10):60-60
十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哇”字牌通讯》。是批评通讯写作的华而不实。这几年看稿多了.又发现一种“要”字牌言论。这种言论.几乎是把文件拆分成段,要这.要那,要读者去照办执行。结构也简单,一“要”到底,有时一篇能数出十多个“要”字。“哇”字牌通讯.透出一种“嗲”气、“浮”气,有做作之态;“要”字牌则不用装模作样.是直截了当的横气、霸气,一股强迫命令之气。  相似文献   

9.
近日,汪洋同志在考察洪崖洞民俗风貌区时指出:“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施肥问题,还要‘为了打鬼,借助钟馗’。打什么鬼?就是要打阻碍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落后观念的‘鬼’,打一些机关部门缺乏服务意识的‘鬼’。”“打鬼”,就是要治理软环境,这既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又是一项系统工程。“治软”涉及人的思想、观念、素质、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总之,“打鬼”不能假打,要动真功夫;“治软”不能软治,要有硬措施。  相似文献   

10.
乍观此文标题,准会有人提问,这不是给我们社会制度抹黑吗?在当今的中国哪有“主人”惧怕“公仆”的道理。其实笔者哪能不懂,但面对现实,谁又敢说“主人”怵“公仆”的事情一点没有发生。“主人”怵“公仆”,怵在什么地方?据基层的百姓反映,他们眼下对一些“公仆”心存“三怕”:一是怕公仆“追求”政绩瞎折腾。这类“公仆”上台伊始,不顾当地客观实际,张嘴要大展宏图,闭嘴要改天换地,今天建世纪大道,明天与世界接轨,要创建千亩园区,开发万顷基地。规划一年一变,灵感时时翻新,百姓稍有疑虑,就被扣上思想僵化,不求进取的帽…  相似文献   

11.
最近有关反对“仇富”的议论很多。论者说,“仇富”是一种阴暗心理,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利于贯彻“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阻碍经济发展,所以要反对。“仇富”者还要“杀富济贫”,所以不但要反对“仇富”心态,更要反对“仇富”行动。  相似文献   

12.
要“杀鸡”也要“杀猴”晓权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人用“杀鸡给猴看”的办法警示坏人,为什么要“杀鸡给猴看”呢?大概是因为猴子生性聪明,容易从“杀鸡”中汲取一点教训的缘故吧!然而,老是“杀鸡”而不“杀猴”,“猴”的胆子也会慢慢大起来: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开展以来,...  相似文献   

13.
<正>先进地区、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虹吸”与“辐射”客观存在,但两者并非割裂、静止、一成不变。长期以来,很多人存在认识误区,把发展不起来归结到“虹吸”上,这是思想解放不够、主动性不强、进取心不足的表现。这种认识要不得,必须坚决摒弃、彻底纠正,主动地变“虹吸”为“辐射”。如何变“虹吸”为“辐射”?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思想问题是根子问题,这个症结不祛除,变“虹吸”为“辐射”就难以实现。要打破思想牢笼,甩掉思想包袱,  相似文献   

14.
《党建》2012,(8):63-63
新形势新任务下,村党支部“第一书记”要想尽快提高适应性、更好地开展工作,应努力做到“五官”端正:一要“嘴不歪”。在发表自己的见解、处理事务时,要讲真话、说实话,坚持实事求是,表扬不夸大,批评不缩小。二要“眼不斜”。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人,用发展的战略目光看问题。  相似文献   

15.
“慎独”,谓在无人监督的个人独处时,其行为也要自觉遵守道德准则、谨慎不苟。《礼记·中庸》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故君子慎其独也”。这里的“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是对“慎独”的基本要求,即是说要从“隐”和“微”两方面着手,在他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情况下,即使在很微小的事情上,也不要放组自己,要防微杜渐。“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所倡导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个人修养之道和“为宫”之本。笔者认为,在大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干部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说“干”     
日前,在省委宣传部机关开展的“使命无价、目标至尊”主题教育动员大会上,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素萍特别提出,要鼓励实干,并且对如何干做了非常深入的论述。她说,要干,要认真地干,要用心地干,要超越他人去干,要善于同别人一起干,要能够耐得寂寞静悄悄地干。这六个“干”,可以说是六种境界,但含义又层层递进,是对卢展工书记强调“务实发展”和“关键在做”理念的新阐发,对指导干部切实干好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次省委宣传部机关开展“使命无价、目标至尊”主题教育活动,其任务就是教育和引导每位干部站位全局、牢记使命、开拓创新、务实求效、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具体说,就是如何想事、干事、谋事、成事。总之归结点落在“干”上,就是要干,要干事。确实,“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干,或干不好,任何决策、规划、蓝图都会落空。  相似文献   

17.
“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指明了领导干部修身做人的根本、干事创业的准则,堪称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座订铭”。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展开,各级党组织都参与进来,争相推出了各种下基层活动。但是,要真正在党员干部心中树立群众观点,不仅要“下基层”,更要“在基层”。  相似文献   

19.
川渝之间要强化“一家亲”的历史观,在相互认同中夯实合作基础;要强化“一体化”的发展观,在相互融入中创造区域优势:要强化“一盘棋”的大局观,在相互支持中实现共同利益:要强化“一条船”的奋进观,在相互协作中肩负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确保“三农”资金需求 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近日表示,对“三农”和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金融系统要确保“三农”和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要转变金融发展方式,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全面提升“三农”和小企业金融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