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糟糕的表扬     
随着《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学生的惩罚甚至是言语上的批评,在不知小觉中都成了老师不敢触及的高压线.很多老师谈之色变。在这种背景下,所谓的“赏识教育”大行其道,似乎对学生的表扬和奖励成了当今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主要特征的素质教育的不二法门。殊不知,表扬和奖励也好,  相似文献   

2.
加强对教育投入的监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求是》1996,(14)
一、在教育投入中存在着有法不依的严重问题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各级政府要大力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多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为发展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努力,功不可没。但是,教育投入不足依然是困扰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复杂,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部门没有完全依照《义务教育法》、《教育法》的规定,切实保证教育经费的实际增长。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满足百姓“找好老师、上好学校、受好教育”的需求,近年来,和平区教育系统始终把落实《义务教育法》,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工作的主攻方向,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学校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并通过推动教师校际流动、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等途径,走上了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乱收费作为一个顽症,严重影响了学校和人民教师的美好声誉,冲击了基础教育的巩固和发展。从根本上刹住这股引起群众强烈不满的歪风,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笔者认为,对中小学乱收费,社会各方面应综合治理,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对策。———政府部门应依法办事,确保增加教育投入。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教育投资是战略性投资的观念,切实贯彻落实《教育法》、《义务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增加教育投入的各项措施。这既是保证我国基础教育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有效…  相似文献   

5.
《理论与当代》2011,(10):56-56
黄苇町在8月8日的《北京日报》上撰文指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核心是服务群众、依靠群众。当前从中央到地方的民生投入,用的是纳税人的钱,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各级党和政府在为群众办实事上,不能有居高临下的“恩赐”思想。更不能以“办实事”为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庄浪县教育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光明日报》《甘肃日报》《人民教育》《甘肃教育》等报刊曾多次对该县教育进行了专题报道。教育的发展倾注了全县人民的心血和智慧,更与该县一名普通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杨恒荣矢志不渝的教改情怀密不可分。长期以来,多数校长和老师都形成了一种“偏见”——让学生闲着就觉得心里不踏实,因此,学生整天有做不完的题、补不完的课,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面对投入与效益的反差,杨恒荣调任庄浪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全县广泛开展“我为教育献一策”活动,从征集到的意见建议中,杨恒荣得出了结论——社会迫切期盼教育改革,教育必须改革,不改真的不行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2月5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不得把升学率作为教师绩效考核指标,教师绩效工资要以绩效考核为基础。《意见》指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为:教师履行《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教师法定职责.以及完成学校规定的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的实绩,包括师德、教育教学和从事班主任工作等方面的实绩。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主要以完成国家规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开始实施,引发社会和家长的普遍关注。《家庭教育促进法》是教育领域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之后的又一部重要法规,也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的专门立法,其出台意味着家庭教育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相似文献   

9.
王美芝 《党史文苑》2010,(10):42-45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叶坪成立。当天,临时中央政府的通讯社开始对外发稿。不久,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创刊。这一社一报,同属“红中礼”组织机构内,即一个组织机构,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那么,“红中社”全称究竟叫什么?当今的相关史书大多称其为“红色中华通讯社”,  相似文献   

10.
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要实现这一目标,现阶段首要的任务是高标准、高水平地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只有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达到了小康水平,才能为在全国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打下坚实的基础。一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公共教育制度的基础。当今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一般都由政府直接组织、管理和负责投资。我国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投资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投资主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央政府已经从单一的投资主体角色,改变为比较超脱的宏观调控者;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则演变为我国最大的投资主体.这种格局的形成,与长期沿用的行政性分权改革思路密不可分.行政性分权所涉及的只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的权力和利益分配关系,而没有根本解决企业的投资及其经营对地方政府的隶属关系.与此相关,放权让利的改革强化  相似文献   

12.
张晓冰 《学习月刊》2009,(15):37-38
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国家公共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空前增加.人民群众对教育空前关注.教育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转变。这些转变包括:农村教育管理体制实现了由“乡村为主”到“以县为主”的转变: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实现了“人民教育人民办”到“义务教育政府办”的转变.义务教育实现免费入学:教育开始摆脱投入短缺和经济贫困状态,从满足基本要求到向理想教育、优质学校追求的转变: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教育观念开始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这些历史性的转变中.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免费入学为标志.中国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大众化、科学化的新时代。这个时代应该是中国教育史上最伟大的时代。但是,在这个时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呈现出新局面、新特点.给我国农村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教育政策依然要在两难中选择。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法》确立了均等性原则,以保证每一名适龄儿童均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但是,受制于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原因,云南边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还极不均衡,有必要在正视这个基本现实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措施,使义务教育均等性原则在边疆贫困地区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4.
1960年1月,中共福建省委向党中央转呈了中共清宁县委请求毛泽东手书《如梦令·元旦》诗词的报告,毛泽东转请邓子恢同志手书。这一决定是具有深刻意义的,表达了毛泽东对邓子恢这位闽西红军和闽西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领导成员的肯定和感激。邓子恢在题跋中注明的“兹录毛主席在卅年前红军进军清流所作如梦令词一首以资纪念”,是经请示毛泽东后得出的符合历史的定论,证明毛泽东《如梦令·元旦》创作于清流。  相似文献   

15.
唐《茶经》载,“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太平寰宇记》载,“夷州、恩州以茶以土贡”;清《梅移随笔》载,“龙泉产云雾茶,色味双绝”。今有《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明:唐时夷州治所,位今凤冈绥阳镇一个叫城址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路、州(府、军、监)地方监察制度。以《宋会要辑稿》为资料基础,可见赵宋形成路级地方监察制度的“监司”、州级地方监察制度的“通判”为主体的地方监察体系,呈现出地方监察制度设计严密性、官员权力分散性和制约性、中央皇权集中性、官僚机构冗杂重叠性及官员选任、监督、考课制度完备性等特征。宋代地方监察制度在控制地方财政、行政、军事、司法等权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中央集权,防止了地方分裂割据,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这制度也为后世地方监察制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18.
近读《中国档案报》编辑出版的一本《解读尘封档案》,其中详细记录了“文革”中《毛主席语录》的编写过程,思考良多。1959年9月,林彪接替彭德怀任国防部长,提出军队要掀起学毛著高潮,并说训练、生产都不能冲击学习。1961年4月又提出“毛主席有许多警句,要把它背下来”,《解放军报》要登语录。于是军报开始在头版登语录。1965年8月1日,64开本《毛主席语录》发行,每个战士一本。地方上起而效仿,1964年5月到1965年8月,军队为地方代印《语录》1200余万册。  相似文献   

19.
<正>熊丙奇在2009年12月21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但《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很多地方并没有执行,而  相似文献   

20.
《毛主席语录》史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主席语录》(以下简称《语录》)是“文革”十年这一特殊时期,最具时代特征、最有影响、最权威、最盛行的“红宝书”。“文革”结束后被冷落多年的《语录》,现在又以“文革”文物的面目在收藏品市场出现,备受收藏者和研究者赏识,成为越来越走俏的文化藏品。《语录》的成书和出版《语录》的成书、出版与宣传、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高潮分不开。早在延安时期,出版界就曾大量印制、出版发行了毛泽东的论著,广大读者掀起了学习毛泽东论著的热潮。建国后,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连续几年,全国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杂志,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