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人参市场发展高峰时,靖宇县龙泉镇开始建设二参场,谁知参场刚建成,人参市场突然一下子跌入了可怕的低谷之中。生不逢时的二参场,面对众多同行的纷纷亏损、停产、倒闭的不利局面,激流勇进,一花独秀,从建场以来年年盈利,现在已累计创利税660万元,成为全县的利...  相似文献   

2.
吉林,是人参的故乡,皇封参是人参家族中的“贵族”,更是吉林人的骄傲。然而到了1991年,吉林人再也担当不起这份骄傲,皇封参由“贵族”一变而为“贱民”。当时吉林的人参价格跌落到了最低点。1只上等的鲜参在市场上竟然与1只香蕉等价交换!人们百思而不得其解。然而,就在这一年的春秋两季,原靖宇一参场却发  相似文献   

3.
王洪远是靖宇县龙泉镇的普通共产党员,有文化,办事认真有心计,事业心很强,在群众中有很高的威信。1985年初,镇党委让他负责筹建第二参场,并任场长。自建场9年多以来,他带领全体职工,一靠艰苦奋斗,二靠科学管理,三靠搞好人参深加工,他参场办得越来越好,不论在人参走俏还是滞销的形势下,其产品在市场上总是以优质取胜,连年获利。据统计,该场建立后的前3年。  相似文献   

4.
“头雁”     
共产党员高玉乾原来是桦甸市榆木桥子镇杉松村卫生所的乡村医生,中专文化;早在80年代,他就认准了种人参可挣钱,和所里的同志办了一个参场,从300平方米逐步扩大到8000平方米,用挣的钱买医疗设备,为群众看病实行补贴,为此他曾被国家卫生部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人参价格暴跌,参场严重亏损,负债20多万元。他毅然放弃了到镇经委工作的机会,以个人名义承担了参场的资产和债务,对始了很苦的第二次创业。他一边精心管理现存人参,一边尝试参果、参药、参粮间作,后来经过多家,还栽种了1000平方米西洋参。他刻苦学习,不断探索,199…  相似文献   

5.
1988年底,年仅26岁的共产党员王刚出任靖宇第三参场场长。当时人参销路不景气,并且长久不见转机,致使许多场家破产倒闭。王刚上任后也面临着这种危机。但他没有辜负党组织和全场职工的厚望,在困难面前没有低头和退却,而是挺直腰板,以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和百折不挠的敬业精神,在细心调查人参市场的过程中,他惊奇地发现在人参市场萧条的情况下,西洋参依然走俏。于是,他从中得到了启发,看到了希望,并当机立断大刀  相似文献   

6.
2002年,我们镇多方筹集资金近200万元,准备扩建、改建万良长白山人参市场。但在研究方案时,对资金如何使用却产生了意见分歧。有人认为:这笔钱就应该用在人参市场的扩建上,提升我镇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7.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陈列室有一棵朝鲜人参。这是当年一位朝鲜老大娘赠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1956年志愿军归国经沈时,一位志愿军团长此参将赠与当时的沈阳市市长刘宝田。老市长将这棵朝鲜人参转赠给沈阳市政府。今年3月31日,这颗朝鲜人参,已被送交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展出。  相似文献   

8.
抚松县万良镇党委从去年年初推出了旨在促进创建工作有效开展的“一创、二争、三做”活动,一年多来,全镇创建成果斐然,为白山大地的锦绣添上了一抹重彩。“一创”──龙头扬起来“一创”,即创建六好标兵党委。党委富而思进,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创建工作的出发点,使龙头扬起来。上新的。1993年,万良镇投资980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的长白山人参市场,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人参集散地。为了适应加入WTO的需要,今年万良镇又投资6万多元购置微机及其配套设施,上了因特网,对外发布人参产品、市场行情等…  相似文献   

9.
王刚,一个敢收拾烂摊子的人●于炜修1988年12月,26岁的王刚来到距县城90公里的靖宇县第三参场,担任场长、党支部书记之职。尽管在上任前他心里已经做了准备,可当他来到三参场时还是不免倒吸了一口冷气:全场已经8个月没开工资了,经营严重亏损,资不抵债,...  相似文献   

10.
种参人家     
<正>长白山区是人参的故乡,种参人从撒下参籽到收获人参,最短也要三五年时间,除了隆冬季节,一家人就住在用塑料薄膜搭的简易棚子里,远离繁华和安逸,守望着收获。虽然辛苦寂寞,却也淡定从容,安之若素。  相似文献   

11.
地处我省东部山区靖宇县的皇封参集团有限公司,从1990年9月至1993年9月,与台湾省高雄市宏杰企业有限公司打了一场轰动海内外的商标侵权官司,虽事隔一年多,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耐人寻味。 靖宇县处于驰名中外的长白山西麓,早就有挖掘、种植人参的历史。1987年,吉林省皇封参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农艺师杜尔逊、刘玉珍夫妇和总经理穆乃翰共同合作,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经多年研制,在这块沃土上成功地研制出人参新家族——皇封参红参系列,把长白山红参  相似文献   

12.
考察赵晓龙入党是在深山里。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徒步走了一个半小时,来到铺着一排排参帘的集安市科委人参栽陪科研基地。一位戴着斗笠、裤脚高挽的"参把式"拿着参锄走来,他就是35岁的赵晓龙。从小生活在优裕环境里的赵晓龙,1987年在吉材农大特产系毕业后,被异地分配到集安市人参研究所,离开了家和亲人。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的种诱惑、劝告和嘲讽,他陷入了迷惘。党支部及时找他谈话教育引导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他端正了思想认识,在党的事业与个人利益面前,我选择前者,我要守住这份执著,守住这份清贫,…  相似文献   

13.
抚松专页     
抚松县位于世界著名的长白山腹地和松花江源头,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有70%在抚松境内。全县人口31万,面积达6530平方公里。 抚松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林木资源是我县的一大优势。森林覆盖率达82%,主要名贵树种有红松、水曲柳、紫椴等37种。红松以材质好、储量大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红松之乡”。野生动植物资源是我县的第二大优势。野生动物有1767种,主要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等;野生植物有1243种,数量多、价值高的主要有人参、天麻、高山红景天等。这里是世界闻名的人参之乡,采挖野山参有2000多年的历史,栽培园参也有500多年。全县每年出土的野山参约4000两左右。现存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重达287.5克的百年老山参,就是在抚松出土的。1988年,我县又出土了305克重的500多年的老山参。水利资源丰富是我县的第三大优势。全县10公里以上的河流66条,水能理论蕴藏量52万千瓦小时,可建水电站55处,现已建成水电站8处,是全国100个电气化试点  相似文献   

14.
通化县大川乡新城村地处长白山脚下,是个典型的山村,一道道大山把这里与世外的繁华远远地隔开。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新城村后,大山里的人也迈开了致富的步伐。这不,他们依托着丰富的山区资源,大力发展人参种植业,许多人因此而发家致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安于贫困生活的尹正淑,开始了她的不平凡的致富路。看到别人种植人参都纷纷发了财,尹正淑也东挪西借了7万元,搭上发展人参的末班车。谁能料到,等她的人参成熟时,整个人参市场却发生了变化,参价跌到常人难以想象的价格。尹正淑要发财的美好梦想被残酷的现实彻底地毁灭了,…  相似文献   

15.
孔家山村,地处成都市西岭雪山南麓.杜甫有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然而在这雪山美景的背后,则是随处可见的贫困.长久以来,简陋的房屋、微薄的收入,留不住的年轻人…… 2013年,成都市启动了第四批驻村任职干部选派工作,需要选派一名国税干部到孔家山村任职.得知这个消息后,我立马向组织申请驻村任职.大家都问我为什么,在邛崃国税当一名办公室副主任不好吗,为什么要去偏远的地方当个驻村干部?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也生长在农村,知道农村生活艰苦,但是越艰苦的地方,越需要年轻人为之付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9月8日,吉林国际人参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抚松长白山人参节在"中国人参之乡"抚松开幕。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淑莹、省政协副主席赵家治出席开幕式。副省长田学仁宣布开幕。本届节会突出了"生态·人文·和谐·健康"主题,内容丰富,特色鲜明,举办各类经贸、文化、考察活动多达17项,近400名来宾和34  相似文献   

17.
经过几年实实在在的企业改革和战略转型.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既得益于一个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更得益于一个心系职工、敬业务实的班子带头人。如果把拥有万余职工的大型企业——四局比作是航母.这个掌舵人就是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局长.“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维斌。  相似文献   

18.
《天津支部生活》2008,(2):F0004-F0004
天津港第四港埠公司始建于1977年4月.是天津港骨干装卸公司之一,是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有法人资格的大型国有港口企业。公司主要从事各类散货、件杂货、矿石、五金、原木等货类的进出口装卸、存储:中转、代理、保税等业务。界地面积50.9万平方米,拥有5个万吨级深水泊位,储货库场18.5万平方米,其中大型仓储库4座;拥有散货类灌包设备、门式起重机、  相似文献   

19.
这次是我第三次写信向您报告我对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大农业的想法。我感到问题重要,所以要向您报告。 一、我们面临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21世纪初的产业革命。产业革命是生产技术引起的生产力大发展,从而引起一场经济结构的大变化,最后导致社会结构的飞跃。所以,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大约1万年以前,人从采集、打猎为生变为靠种地放牧为生;原始公社的社会制度变为奴隶社会制度。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中国大约3000年前,即奴隶社会后期,商品交换出现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也就是发生于 18世纪末 19世纪初的西欧,所谓工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发生…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10日,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成为全球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方,到2002年8月底,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已达41万家.而在投资热的背后,是2300万经过挑选的中国人才涌向了外资企业,一个全球一体的人才市场到来了.由此,引发了新一轮中国人才大流动.人才专家们称这次人才大流动为"第四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