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1年国庆期间,因私去了趟台湾,从北到南走了一圈,对台湾有了初步的认识。算是走马观花看了一回台湾。台湾的交通:台湾岛内的交通相当方便,仅有3.6万平方公里的台湾岛有捷运(地铁)、  相似文献   

2.
台湾建省,是由于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海疆发生危机,清廷审时度势而作出的一项正确决断。因此,台湾建省不仅是台湾史上划时代的大事,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台湾建省,不仅促进了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和发展,也加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其历史与现实意义深远而重大。  相似文献   

3.
白录英 《台声》2010,(5):39-41
台湾会馆是台湾乡亲在北京修建的一座省级会馆。100多年来,台湾会馆为不同时期的台湾乡亲提供了来京工作、学习和住宿服务,是台湾同胞联络乡情、亲情的重要场所。2009年,在北京市崇文区前门大街的整体改造过程中,北京市台联在北京市委各部门的支持下对台湾会馆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扩建,并在重张之际,举办主题为"中华魂·京台情"的展览。为了扩大台湾会馆的宣传力度,充实台湾会馆的史料,展示台湾特色物产,北京市台联组织了台湾传统民俗文化考察团于3月4日至13日赴台湾进行考察交流。考察团先后参观了苗栗三义木雕街和蔺草文化馆、台南孔庙、高雄美浓窑,以及高雄六合夜市、台东少数民族木雕、花莲石艺市场、莺歌陶瓷老街等多处独具台湾特色的传统工艺胜地和古迹,同时还拜访了中国文化大学、台南临濮堂施姓大宗祠管委会及著名台湾乡土作家钟理和之子钟铁民、台湾大学教授王晓波、丘逢甲之孙女丘女士、台东卑南族木雕家哈古等组织和个人,并就传统文化保存、特色工艺发展等进行了多方位的交流和座谈。  相似文献   

4.
<正>5月14日,应台湾两岸文经观光协会的邀请,我随梁国扬会长率领的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文化参访团26人,入岛进行为期13天的访问。团员中有15位台联会会长,涉及到13个省市。我们先后拜会了政界人士,会见了民意代表,访问了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台湾百合扶轮联谊会、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台湾教授会、台湾光彩促进会、慈济基金会等数十个团体组织,参观了"二.二八"纪念馆、明新科技大  相似文献   

5.
简讯     
为开展与推动台湾问题的研究,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与鹭江出版社于1985年共同编辑“台湾研究丛书”。几年来,已陆续出版了《台湾海外经济法概要》、《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展望》、《战后台湾对外贸易》、《闽台民间艺术散论》、《台湾新文学概观》等。现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核准,该丛书被列入国家级重点丛书。为加强对丛书的指导,最近成立了以陈孔立教授为主编,汪慕恒教授、游斌副编审为副主编的编委会,以利整体规划、优化选题,提升丛书的学术品位。即将陆续出版的有由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台湾经济研究室承担的系列书稿《战后台湾企业集团》、《战后台湾金融》、《战后台湾工业》、《战后台湾农业》、《战后台湾财政》和《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等。  相似文献   

6.
要闻回放     
《台声》2005,(2):4-9
厦大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首创"台湾学" 台声讯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陈孔立在 新近推出的著作《台湾学导论》中,首创"台湾 学"一词,并将其设为一门学科体系。 台湾问题成为学界研究对象已有数十年,但 "台湾学"一直没有建立成为一门学科体系。"台湾 学"主要是指以台湾地区为特定研究对象的学问, 类似于闽南地区研究、徽学等区域研究。陈孔立所 著《台湾学导论》一书涉及台湾历史、政治及两岸 关系的研究方法和模式等内容。陈孔立将几十年来 台湾研究的经验加以总结,提出台湾学研究的基本 原则。他除了对台湾研究普遍使用的历史法、归纳 法等方法作了论述外,还介绍了系统法、政治方法、 多学科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模式。该书目前由台湾博 扬出版社出版发行,并有望在内地和香港出售。  相似文献   

7.
丁宇 《两岸关系》2013,(4):41-43
4月2日至15日,"美丽台湾——台湾近现代名家经典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是两岸交流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台湾美术展览,追溯了1911年至2011年百年来台湾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集中展示了台湾142位艺术家水墨、胶彩、版画、油画、  相似文献   

8.
近日,由自治区台湾事务办公室组织的经贸考察团到台湾地区进行为期十天的经贸考察,我们一行五人随团进行了考察。在台湾地区拜会了台湾生产力协会、台湾海峡两岸文化经贸保障促进会、中华形象研究发展协会、中华交流协会,并举行了座谈会,参观了台湾最大的零售物流及食品制造的综合性商业集团——统一企业集团、台湾最大饮料企业——维他露集团,考察了高雄和新竹工业园区和台南、台中部分农村并走访了部分农户。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经贸考察任务。台湾之行虽然时间短暂,但在台湾的所见所闻有着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对台湾的农村感想之…  相似文献   

9.
梁月佩 《传承》2009,(14):80-81
台湾义勇队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战的一部分,他们在敌后进行宣传、策反、医疗工作,在前线抗击日军,为祖国抗战和收复台湾作出了卓越贡献。台湾义勇队的工作不仅大大增强了两岸人民的亲情,极大地加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也再次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始终是祖国大家庭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0.
第五章三国卫温将军大闹台湾记1900年前《三国志?吴主传》里有关卫温到夷洲的一段文字引起台湾学界的轩然大波。有人说东吴卫温、诸葛直根本没来过台湾。有人说隋朝陈稜没来过台湾。有人说郑成功、清朝、国民政府都是外来的。所以,台湾就像一颗形似番薯的巨大外太空陨石,1945年无声无息地落在中国大陆福建外海的太平洋上,于是这世上出现了一座岛被称为"台湾",台湾开始有了历史。  相似文献   

11.
何笑梅 《台声》2000,(9):10-10
祖国大陆最早成立的从事台湾研究的学术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 ,最近迎来了建所20周年纪念日。2000年7月17日 ,厦大台湾研究所建所20周年庆典在厦门大学克立楼隆重举行。全国台联副会长苏民生及国务院台办、全国台湾研究会等方面的领导代表出席了庆典会。参加庆祝活动的有厦门大学校领导和来自海峡两岸文化学术界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庆祝会上 ,厦大台湾研究所所长范希周介绍了该所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厦大台湾研究所坚持以“历史地、全面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台湾”为指导思想 ,致力于台湾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等…  相似文献   

12.
在这里参观游览,你会感觉阅读了一遍台湾历史,游览了台湾各地。大陆游客称这里是去台湾游览前的必做功课,台湾游客称这里是比台湾更了解台湾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田毅 《两岸关系》2008,(8):72-72
随着2008北京奥运的临近,伴着台湾知名人士对北京五棵松棒球场的厚爱,台湾棒球及其赛事深受关注。从1945年台湾光复至今,台湾的棒球运动非常热络,成了台湾人民生活的一部份。而今,台湾人民提起“棒球”,很容易与外汇存底、经济成长率等“台湾奇迹”联想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刘丽华 《两岸关系》2013,(12):34-35
10月31日,“台湾中部美术协会60年北京首展”在北京台湾会馆盛大开幕。本次展览由全国台联、财团法人台中市文教基金会共同主办,中国国家画院支持,《台声》杂志神、北京市台联协办,北京台湾会馆、台湾中部美术协会、台中市美术协会承办,集中展出了台湾艺术家的近100件作品,受到了业界广泛赞誉,充分反映了台湾地区一流的艺术水准。  相似文献   

15.
台湾观感     
今年元宵节期间,两岸灯会互动:台湾灯会在南京白鹭洲公园举办,夫子庙灯会在台湾嘉义市公园开展。作为主办方城市,受台湾交通部观光局邀请,笔者有幸参加了赴台湾灯展观摩团,得到台湾观光协会刘秘书长、苗栗县刘县长等官员的礼遇。  相似文献   

16.
伍源 《台声》2004,(4):10-10
台湾“3·20 选举”的争议风波,引起政局激烈动荡,更令岛内各界对未来两岸关系深感忧虑。岛内舆论普遍认为,两岸关系是台湾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而大陆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将令台湾经济获得巨大的利益,因此,如何打破两岸关系僵局,成了选后台湾必须正视和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 现在,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及第三大进口来源地,因此,学者认为两岸经贸已成为台湾经济的生命线。台湾经济已逐步融入大陆经济,台湾经济发展已离不开大陆,两岸经贸交流已到了不可逆转的地步。 台湾淡江大学大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沈葆桢治台政策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葆桢是近代台湾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在受命赴台处理日本侵台事件和筹办台湾海防的一年多时间内,提出并实施了涉及台湾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领域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具有“外防内治”的共同特征,对于加强清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治理,对于台湾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对于中国海防的巩固、台湾社会的稳定以及海峡两岸的交流,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五六十年代的台湾文学在中华文化的逻辑发展上 ,呈现出与同时期大陆文学不同的运动轨迹与存在形态 ,形成台湾文学现代性的独特性格 ,并为台湾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基础和范式。而台湾的海外知识移民形成了这一时期最有影响的一个海外华文文学作家群 ,成为海外华文文学的重要收获和代表 ,深远地影响了欧美华文文学的发展。东南亚华裔青年学生到台湾留学 ,以及台湾作家到东南亚华人社会讲学、参与文学营等活动 ,扩大了台湾文学对东南亚的影响 ,形成了这一时期东南亚华文文学发展中的台湾文学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分析"台湾主体性"的内涵和外延,既有正当性和合理性内容,也含有"台独"的基本观点、理论和主张,再则其自身出现了极端化趋势,已成为台湾社会的主流意识,对台湾政治、社会和当局的政策主张以及两岸关系发展均有重要影响。一、台湾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台湾主体性"一方面成为朝野政党和政治人物主要的政治论述,一方面在社会上普遍化、大众化,一方面成为台湾舆论的主体精神,因而成为台湾的主流社会意识。  相似文献   

20.
张世宏 《台湾研究集刊》2004,32(3):23-29,68
1960-1973年是台湾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时期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此后台湾经济才步入持续、快速、健康的成长之路。本文对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初台湾选择实施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1960至1973年出口扩张时期台湾经济成长的动因,以及台湾当局为确保台湾对外贸易成长采取的政策措施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以期客观评价这一时期的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