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过程中,我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核心,大力推进“为民富民亲民”工程:  相似文献   

2.
王醒安 《前进》2001,(5):33-35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最根 本的就是要把发展先进社会生产力放 在首位,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只有代表先进生产力站在推动生产力的最前列,才能调动起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充分挖掘潜能,促进和加快经济的发展,才能引导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开拓前进,实现富民强县的历史使命。结合自己多年来在贫困县工作的实践,我认为推动生产力发展,富民强县,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确定正确的工作思路 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要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要使经济快…  相似文献   

3.
人大工作“亲民务实”,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只有牢牢把握“亲民务实”这个主题,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通过认真行使各项法定职权,把人民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人大工作才能取得新进步,打开新局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才能真正取得新成效。人大工作“亲民务实”,是由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所决定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代表本行政区域人民行使管理地方国家事务权力,它既是权力机关,也是民意机关、代表机关。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全部工作都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做到亲民、为民、利民。只有做到“亲民务实”,才能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才能真正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5·31”讲话精神,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基层乡镇党委要始终把解放思想,加快发展,作为富民强镇的第一要务。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全镇人民与时俱进,创新创业,以超常的举措和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5.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三个代表”的最终归宿。只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才能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的先进文化;同时,我们致力于  相似文献   

6.
戚嵩 《人民论坛》2013,(12):75-77
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政领导要以身作则,常怀爱民之心,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困难视为自家的困难,对人民群众怀有真挚的感情和无私的情怀.党政领导只有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着力培养亲民作风,才能真实掌握民情,以党的真心赢得民心.文章提出党政领导必须做到“四个转变”实现在亲民务实中践行群众路线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现小康要攻克的难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在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是令全国人民鼓舞的大事。根据改革开放23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增强的事实,应该是有信心和有条件实现的。但我国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存在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农村人口仍占2/3,只有农村实现小康,全国才能全面实现小康,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现小康的难点在农村,只有面对现实,攻克难点,才能顺利实现小康目标。一、必须攻克的难点(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改革开放23年中,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  相似文献   

8.
天津市武清区民政局海颖认为,民政工作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于特殊困难群体,服务于基层民主和国防军队建设,处在联系人民群众的窗口部位、执政为民的前沿阵地,最能了解困难群众的疾苦和需求,最能体现党和政府的爱民之情、亲民之意、为民之举,最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民政工作只有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一政治优势才能真正做好,才能真正让群众满意.第一,要始终对人民有感情,以人民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关键是要把认识统一到加快发展上来●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真正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只有加快发展,才能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加快浙江经济的发展●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始终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速经济增长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以科技教育为支撑,不断增强经济快速发展的后劲。●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为抓手,努力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扎扎实实抓好当前经济工作●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继续推进工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力争率先实现国有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目标”。●积极应对WTO,加快外经贸改革和发展。●扎实推进城市化进程。●抓好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0.
黎志逘 《当代广西》2005,(15):49-4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绝不能忽略“三农”问题。惟有“三农”问题解决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而解决“三农”问题是一个长期艰苦奋斗的过程,只有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才能扎实推进“三农”工作,也才能为全面小康真正破局。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目标的攻坚时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以发展战略的转变,来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以经济社会转型来促进农村全面小康的建设,加快全省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就是要大力实施新型城市化引领新农村建设的新战略,要按照以人为本谋“三农”和统筹城乡兴“三农”的总体要求,把新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加以总体谋划和规划,充分发挥新型城市化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全局性龙头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两个率先”是苏州新世纪头十年发展的总目标、总定位。要实现“两个率先”,必须率先贯彻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统领“两个率先”,既坚持能快则快、能先则先,又更加自觉地把加快发展、率先发展与全面发展、协调发展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建设不含水分的、人民得实惠的、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基于此,我们将重点致力于以下八个方面:坚持“富民优先”不动摇,统筹富民与强市目标。把富民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富民促进强市,以市强保证民富,实现富民与强市目标的统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正确的政绩观,从今年起,对干部政绩的…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只是良好的愿望,必须体现在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上来,必须要用好我们执政的权力,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执政为民,必须牢牢把握第一要务,努力加快发展步伐,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今年以来,我们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大力实施工业立县、资源转换、开放带动战略,用科学的发展观抓好第一要务,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农业产业化作为统筹城…  相似文献   

14.
邓万斌 《政策》2003,(8):32-32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明确要求将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和加快城镇化进程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在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广大农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因此,必须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只有把农村农民的问题解决好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自然就会加快。所以说,加快城镇化进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肖庆平 《中国民政》2013,(12):32-32
第十五次甘肃省民政会议着眼“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这一大局,确立了“五大转型”的发展方向和“五个翻番、五个全覆盖、一个达到、一个提升”的奋斗目标。这既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民政的新使命,也是人民群众对基本民生的新期待。我们将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着力强化“四个基本”,全力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亲民民政”,努力为助推富民兴陇大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到群众的切实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省委书记李源潮在省委十届五次全会上指出,“江苏实现全面小康必须以富民为优先,以老百姓切身感受为依据,以广大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无论是“群众利益无小事”,还是“以富民为优先”,这些质朴无华的大实话,都凝结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的政治本质和执政为民的思想精髓。当前,有些地方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要求群众无条件地作出个人或家庭利…  相似文献   

17.
《群众》2006,(12)
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今后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行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在更高起点上实施科教兴省、经济国际化、城市化、区域共同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着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好又快地推进“两个率先”。今后五年全省总的奋斗目标是——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全省总体上实现全面小康。按照预定的时序进度,到2010年左右以省为单位实现江苏全面小康建设四大类18项25条指标,基本达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一个惠及”的要求。苏南要率先实现县县全面达小康,提前达到省定全面小康指标的地方,要继续巩固全面小康成果,切实提高全面小康水平,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苏中要实现总体全面达小康,力争大部分县(市)全面达小康。苏北要加快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确保达到时序进度,有条件的县(市)努力全面达小康。——建设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江苏。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人均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  相似文献   

18.
马家胜 《群众》2008,(9):77-78
近年来,我们扬中市三茅镇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上.以优化发展的思路和民生为本的理念,坚持富民优先,深入开展“强村工程”、“富民工程”和“惠民工程”等实践活动.为发展增活力,为经济增实力,为农村增魅力,呈现出“项目强村、创业富民、惠及民生”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群众》2017,(1)
<正>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旗帜鲜明地提出"聚焦富民",让百姓过上更好生活,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共鸣。百姓富,是全面小康的直接体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一个地方的发展,只有建立在过硬的富民成果之上,这样的发展才更有温度、群众获得感才会更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让老百姓的"口袋"鼓起来,这样的小康才更有说服力、才更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省委书记李强就贯彻落实党代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是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体现了“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体现了党中央亲民、为民、利民的作风。大力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