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亚经济联盟是欧亚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机制,也是新兴经济体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实践。从国际环境和新兴经济体的角度来看,欧亚经济联盟是在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受阻、双边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盛行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欧亚地区应对世界贸易体系由多边化向分散化发展、由自由贸易主义向贸易保护主义演变的有力举措,也是新兴经济体通过加强合作增强自身实力、谋求成为多极化世界中新的一极的战略选择,以及提高贸易地位、改善贸易结构、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总体来看.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是风险上升.表现为“滞胀+金融危机”,即全球经济增长减速,通胀压力却居高不下,次贷危机对欧美经济的影响继续深化,新兴经济体再面临金融动荡。  相似文献   

3.
近期,世界经济呈现温和复苏、增长分化的新走势,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道扬镳"。同时,美国货币政策正常化牵动全球市场的"神经",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大宗商品价格下行,新兴市场跌宕起伏。世界经济处于新的十字路口,未来走势关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应准确研判世界经济走势和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妥善应对,为世界经济发展增添正能量。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期间,各经济体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反危机措施虽然阻止了经济“自由落体式”的下滑,但使发达经济体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公共债务大为膨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只是“冰山一角”。欧洲的主权信用风险和危机正在蔓延和扩散,削弱了欧盟、欧元区的凝聚力及欧元的吸引力,并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复苏。亚洲新兴经济体应从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中汲取教训和警示,在经济复苏、增长与实施反周期措施之间,寻找“两难选择”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就80年代后半期以日本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为中心的亚太地区的经济变化加以分析。其次就日元升值所导致的日本经济结构的变化对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影响、以及在世界经济中进一步巩固了地位的新兴工业化经济体所采取的对策加以考察。而后就亚太区域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形成资本和物资的区域内循环结构的同时、90年代仍继续保持高速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正>21世纪以来,绝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均经历了"黄金十年"的迅速发展。然而,新兴经济体在经历危机率先实现经济复苏之后,自2011年开始又出现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现象。有不少分析认为,大刀阔斧的经济改革是新兴经济体走出经济困境的根本所在。《论拉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文认为,拉美国家经济下行的内因是自身结构性失衡,集  相似文献   

7.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3,(1):10-17,59,61
2012年世界经济较上一年度明显减弱,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同步下行,贸易与投资保护升温,全球治理和政策协调难度增大。世界经济面临新的引爆点。  相似文献   

8.
中印经济改革与发展道路的比较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代以来,中印经济加速增长,使中国和印度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但是,中印在经济改革和发展中,却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并采取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本文论述了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并分析了造成中印选择不同发展模式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国际科技、产业、人口、能源、金融格局都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在世界经济中,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占全球经济份额持续上升。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18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GDP占全球40%,预计到2035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总规模将超过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的比重接近60%。  相似文献   

11.
2013年,非洲主要表现为政治上自主发展意识增强,凸显了非洲自强、自主和对非洲尊严的捍卫;安全上无奈依靠西方的趋势凸显,如何在“自主维和”与“外来干预”之间寻求平衡和最大限度地维护非洲的主权与利益已成为非洲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经济上通过“向东看”政策,并依靠与亚洲等新兴经济体的紧密经济联系,保持了稳步增长。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6%之间,大大高于3%-4%的世界经济增长平均水平。2013年也是中非关系平稳推进、继往开来续写新传奇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2,(2):1-5,59,61
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多重风险和挑战,经济形势向下滑行,但没有跌入衰退线。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面临以下关键问题: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二是美国经济走势;三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情况;西是国际油价走势。我宜客观分析,冷静判断以上问题,趋利避害,争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1952-2016年亚洲15个经济体的数据为样本,全面衡量该区域在过去64年中人均GDP的收敛性,并分时期、分收入组讨论了区域内贸易对经济收敛过程的促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整个区域内的人均GDP差距呈现缩小的趋势,但无法得到整体收敛的结论,收敛只存在于特定组别和特定的时间区间。"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在亚洲金融危机前极大促进了先进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并帮助它们完成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但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随着世界经济的疲软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区域内贸易在各经济体对外贸易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区域内经贸合作的发展不仅有效拉动了经济增长,且后进经济体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收益,实现对先进经济体的追赶,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初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经济大国,迄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虽然期间经历过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90年代的网络泡沫破灭,以及近期次贷危机的打击,但美国依旧是世界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国家。尽管近年来世界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使得美国在一些领域内占世界经济的相对量有所下降,但美国因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依然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大势越来越清晰:发展与和平问题成为世界的主题和最突出问题。数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集团式发展,使国际力量对比出现了传统大国与新兴经济体相互交织的新的两集格局。同时,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总体稳定局面显示出国家间关系的性质已经由历史上长期敌对和对抗转变为非敌对和非对抗,恐怖主义取代传统的国家间战争成为世界和平与稳定及人类安全的主要威胁。世界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极化、多边化三大趋势与和平、发展、合作三大潮流。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经济增长速度加快,在世界经济总体中所占份额迅速扩大,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突出特征.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虽然对原有西方主导的世界经济格局带来严重冲击,但要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国际经济格局还需要长期努力.中国在积极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变革的同时,还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7.
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第四人口大国、东盟最大经济体,近年来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印尼经济增速放缓,但依然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并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投资者的青睐和关注。本文在分析印尼经济增长趋势后,重点分析印尼汽车行业的产销量、市场格局和特点,结合印尼汽车市场的消费习惯,对中国汽车企业进军印尼市场提出风险提示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如海啸般席卷全球,并逐渐演变为全面的经济危机,把世界经济推向衰退,其中发达经济体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正在经历严重的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19.
正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至今,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迅速上升。建立在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基础上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不但不能反映新的世界经济力量对比现实,更无法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发展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后危机时代的国际政治格局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美欧日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陷入衰退,国际体系受到剧烈冲击,国际政治格局发生变化,以中印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与美国的实力差距进一步缩小。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有望进一步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