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奚云华 《今日民族》2005,(11):27-28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就是要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祖国的繁荣昌盛,维护社会主义祖国的统一安全,同心同德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处理和对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上的与时俱进,把处理和解决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问题,提高到了是构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相关部委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研究如何在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已经成为一项值得我们长期、  相似文献   

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200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一大批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他们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秀代表。为彰显他们的先进思想、模范事迹和崇高品质,促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务院决定授予678个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授予818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全局中谋划和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结合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以及国际形势对我国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影响,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富有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本文拟就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出的新思想谈谈学习体会。一、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思想提出民族关系是多民族国家中至关重要的社会关系。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总和,它是复杂社会关系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当今国际关系中,特别…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民族思想,全面反映了邓小平对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和民族工作上必须遵循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并由此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邓小平民族思想涵盖了民族平等论、民族发展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论、民族改革论、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论等。对于促进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繁荣发展,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而多元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把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青海省委书记强卫近日主持召开常委会议,学习贯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经验交流会精神。强卫指出,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日,辽宁省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沈阳市隆重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文岳出席会议并讲话。张文岳指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是加快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同时吹响了民族工作阔步迈进的时代新号角。改革开放的30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累累硕果的30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30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10.
佟钟时 《辽宁人大》2008,(12):10-11
胡锦涛同志指出:“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我们应当认识到,正确认识民族问题,努力做好民族工作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当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也必将促进民族工作的开展,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  相似文献   

11.
龙志贵 《湖湘论坛》2004,17(1):77-78,82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文化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 ,也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根本要求。在当今国际国内新形势下 ,深入研究民族文化的功能 ,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对于增强民族团结 ,维护祖国统一 ,全面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论及的仅是狭义民族文化的范畴。  一、民族文化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同时 ,它又反过来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从而促进或延…  相似文献   

12.
怒江是多民族的边疆民族自治州,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居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之首。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怒江高度重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始终把民族团结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始终坚定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动摇,巩固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09年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全省各族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投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创建工作中,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涌现出一大批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他们是推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秀代表。为彰显他们的先进思想、模范事迹和崇高品质,进一步推进我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省人民政府授予昆明市民族事务委员会等88个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授予唐琪等112名同志“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4.
李增添 《前沿》2013,(15):161-16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从我国民族问题实际出发,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积累了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宝贵经验.其基本经验是,充分认识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顺应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依靠科学发展来共建民族和谐;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采取合适方法慎重协调民族关系;抵御国外分裂主义势力,独立自主地规划和管理民族事务.  相似文献   

15.
正坚持民族团结,是我党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实现社会安定、国家昌盛和各民族进步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一些人不顾我国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和睦相处的客观事实,攻击我党的民族政策,挑拨民族关系,制造民族矛盾,企图破坏我国的民族进步事业。他们的行为从反面证明了我党坚持民族团结政策的正确性。坚持民族团结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互助相依、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16.
《今日民族》2005,(10):4-11
(2005年9月13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5〕10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做好我省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推进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结合我省实际,作出以下决定。一、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一)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决定》精神上来。《决定》指出,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问题,制定了一系列民族工作方针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推进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民族关系也得到巩固和加强。  相似文献   

18.
刘善琳  多文志 《前沿》2012,(11):153-156
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和民族观,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核心,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民族团结思想主要归纳为两个要点和一个核心。这两个要点:一是以爱国主义为基础、拥护祖国统一为前提的中华民族的团结;二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拥护社会主义为前提的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一个核心是党的领导,这是全国各民族人民大团结的基础和核心。是我国新时期现阶段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重要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民族化、时代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地方化的过程。广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广西地方的具体实践和结晶。改革创新是广西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20.
民族团结是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重要原则,具有鲜明的长期性、系统性、认同性与时代性等特征.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理论,并将其作为指导思想付诸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伟大实践,不断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向前发展.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等是中国共产党在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百年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