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2010年,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被列为我省民生工程,给广大“留守儿童”和孩子家长们带来了福音,颇受农民群众关注。本期“代表访谈”栏目就针对这一今年新增的民生工程,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以及学校的作用等方面采访了3位省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2.
胡乐 《江淮法治》2013,(23):49-49
皖北农村外出打工的多。因而留守儿童不可避免地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我省民生工程自从实施了留守儿童之家这一项目之后.不少留守儿童放假就有去处了,而不是去游泳、打游戏,造成不必要的安全事件。现在留守儿童之家的内容也很丰富,有舞蹈室、图书室,还有亲情电话,孩子们也真正把这儿当做他们的第二家庭。  相似文献   

3.
"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健康和发展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引起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歙县以农业生产为主,农村经济基础薄弱,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近10万人,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据统计,全县在校学生6.5万人,其中双亲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1.6万余人,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或缺失、社会不良环境的催化致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而社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本文针对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从经济角度、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角度、教育角度和社会环境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或缺失、社会不良环境的催化致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而社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本文针对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从经济角度、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角度、教育角度和社会环境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周立舟 《法制与经济》2009,(18):113-114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人身安全、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必须要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力量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人身安全、遵纪守法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是由社会、学校、家庭以及留守儿童自身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必须要深化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力量共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被遗忘的弱势群体。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在外务工人员的增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也逐渐加大。农村留守儿童社会保障制度构建与实施就成了问题之首,本文分析重点关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社会保障政策面临的困难,并在法律上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薛婷洁 《法制与社会》2010,(26):199-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可是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以及农村经济的落后,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上升。本文着眼于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从经济、政治、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悦 《江淮法治》2009,(20):34-35
工业经济的演进,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催生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趋势,令人欣慰;但大量的农民进城务工,让贫困落后的农村形成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有关资料介绍,安徽省太湖县约有留守儿童31000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总数的37%左右。据此,笔者进行了走访。  相似文献   

11.
吴小康  周勉 《政府法制》2012,(22):18-19
根据全周妇联2008年发布的《全瑚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  相似文献   

12.
韩艳萍 《法制与社会》2012,(36):204-205
近些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和农村中解脱出来,转移到城市务工.但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这些人的子女被留置家中,成为“留守儿童”.当今,留守儿童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方面,犯罪数量上逐年增多,犯罪态势严重,且呈现出低龄化、集团化和矫正困难等特点.出现这种状况,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家庭自身原因.关注留守儿童,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一个新的社会问题。由于亲子关系"生态"的破坏、亲子教育的缺失、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沟通的空白,使留守儿童的成长处境极为不利,给留守儿童的个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以期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法律社工农村服务帮帮团作为一个志愿服务型组织,主要是深入广大农村地区,针对当下农村存在的各项问题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模式的自愿服务活动,目前它正处于成长阶段,已针对有些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就是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主要通过留守儿童问题研究,使人们对我们的该工作有更深一步的了解.留守儿童是城镇化进程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之一,多出现在劳动力大量输出地区,而在这些地区尤以农村地区最为突出.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远走他乡,在外务工.但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户籍制度、入学要求等限制,致使很多农民工将孩子留守在家乡,由家中亲属代为照顾,这就产生了这样一种群体——留守儿童.近些年来,由于长期缺乏监护和关爱,发生在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越来越多,甚至有些留守儿童走上犯罪的道路.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留守儿童身上的问题也备受重视.  相似文献   

15.
黄银萍 《江淮法治》2009,(11):42-43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和智慧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成为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这个群体在不断扩大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各方的重视。在我省人大代表队伍中,也有这样一群人,当选第一年就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履职的重心,或坚持不懈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集中体现城乡文明一体化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问题。本文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政策缺失、缺位的原因及政府部门可以借鉴的相应政策路径,以期为构建一个解决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公共政策体系有所禅益。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犯罪问题不断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已不再是单一的儿童成长和教育问题,其背后往往涉及了学校教育理念的落后、家长关爱的缺失、社会保护的缺乏以及留守儿童自身方面原因等因素.因此,本文通过研究近年来农村儿童犯罪的特点来探究农村儿童犯罪问题背后折射的家庭、社会、学校和留守儿童自身原因,进而提出预防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对策.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预防上,学校应该加强法制教育、家庭教育要突出对儿童的关爱和保护、社会应该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应该提高自身的素质建设.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作为留守儿童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针对留守儿童感恩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农村中小学要将感恩教育作为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突破口,坚持主体性、发展性、体验性和整体性等教育原则,从宣传、教学、实践和情感等方面积极探索感恩教育途径,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培养留守儿童的感恩意识,提升留守儿童的感恩能力,促进留守儿童德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9.
本报告对广东山区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实地调研,简要阐述了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各村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通过两个案例论述与分析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因,并提出了供参考的解决方案。呼吁全社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希望政府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由此催生出新的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和生活、心理和情感、道德和行为等诸多方面缺乏人文关怀,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城乡"二元分割",家庭教育缺失以及学校教育管理薄弱等因素造成。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