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狴月 《党政论坛》2011,(22):44-44
2011年5月,有记者这样问一群山里孩子:“你们心中的好人是什么样的?”孩子们齐声答:“万叔叔!”再问:“你们最爱的人是准?”孩子们又齐声答:“万叔叔!”  相似文献   

2.
一一天,一只兔子在山洞前写文章,一只狼走了过来,问:"兔子啊,你在干什么?"答曰:"写文章。"问:"什么题目?"答曰:"《浅谈兔子是怎样吃掉狼的》。"  相似文献   

3.
孙燕 《民主》2010,(6):50-51
<正>几年前就听说,某小学老师考学生的自然知识,试题是:"雪化了以后变成了什么?"有个学生答曰:"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老师红笔一挥,打了个叉,错,扣分。老师有老师的理由,因为他要的是自然科学的答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我参与过整个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那句话,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  相似文献   

5.
《侨园》2016,(5)
正想不到我这个一惯老实本分守纪的人居然也会招来警察。那天,两个警察不请自来,把我吓得不轻,我有些惶恐地问:"你们找我干嘛?"两个警察铁青着脸道:"有人举报,你在家里吸毒!""我从来没有吸过毒!你们是不是搞错了。"我战战兢兢地说。"你还想抵赖?我们可是有证据的!"一个警察厉声道。"什么证据?我没有吸过毒,你们即使有证据那也是假的!"我虽然害怕警察,但对这种无端的指责,还是据理力争。"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呀!好,我们给你看证据!"一个  相似文献   

6.
“官”之辨     
沈发 《侨园》2013,(8):44-44
<正>据说古时候苏州人娶媳妇,不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要用掌扇、黄盖、银瓜等装饰品,以显示尊贵的气派,而掌扇上又无一例外地粘贴上"翰林官"三个字。后来有个名叫周卜世的苏州人来到扬州,一个扬州人在闲谈中问:"你们苏州的老百姓为什么都不娶媳妇?"周卜世惊讶地反问:"哪有这回事?"那扬州人道:"我曾经在苏州住过几年,看了无数次彩轿迎亲,却都是翰林院的官员,何曾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这虽说是戏谑之言,却也尖锐地嘲讽了苏州人这种当官的情结(见清人王应奎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人在地里刨坑,一人在用脚盖土。一个农民看到问:"你们这是干啥呢?"两人回答说:"领导让种地呢。""那为什么不放种子呢?"又回答说:"放种子的今天请假了。"这则视频时长虽短,却反讽意味十足,不禁引人深思。安排工作的领导批准放种子的人请假不要紧,要紧的是没有及时安排另外一个播种人顶替,导致播种的环节缺失而使得种地的过程流于形式,将来不会有任何收获。领导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记者问我:"请问你有什么个人爱好?"早年我经常被这样的提问堵在那里。后来我有经验了,接口就回答:"没什么。"其实,怎么会没有什么爱好呢?只是因为说不清。个人爱好既不是大众爱好,也并非流行时尚,这一点许多人不懂。很多记者希望你的回答是"登山"、"打网球"或者"开车"、"时装"等。其实我的个人爱好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甩手闲逛。  相似文献   

9.
<艾子杂说>里讲:一天,艾子散步,碰到两个人坐在路边高谈阔论.甲说:"我就是弄不明白:我们和那些当官的,同样都是人,怎么他们就那么有智慧,而我们却没有呢?"乙答: "这还不明白?人家每天吃的是肉,当然就有智慧.而我们每天吃  相似文献   

10.
荣伟 《侨园》2013,(2):47
上世纪80年代,从天上往钱钟书家掉钱的事简直是接二连三.先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找上门,邀请钱老讲学,时间半年;两周讲一次,一次40分钟,总共8个小时;开出的报酬是16万美元,交通、住宿、餐饮免费提供,可携夫人同往. 但钱钟书不为所动.他对校方特使说:"你们研究生的论文我都看过了.就这样水平,我给他们讲课,他们听得懂吗?"  相似文献   

11.
美联社的4个记者曾经去过抚顺的雷锋纪念馆.他们指着雷锋做好事的照片问讲解员:"你们不是说雷锋做好事不留名吗,那怎么会有这么多照片?"讲解员一时语塞. 几天后,张峻来到雷锋纪念馆,讲解员把同样的问题抛给他.张峻说:"这个问题你们确实不知道,只有我清楚."  相似文献   

12.
《民主》2014,(2):33-33
<正>"真暖和,这回冬天不挨冻了,谢谢叔叔阿姨。"孩子们在校服外套上厚厚的棉马夹,兴奋地呵着冻红的小手。2013年12月10日,零下15度,是入冬以来呼和浩特最冷的一天,在和林格尔第五小学的操场上,民进内蒙古区委直属经济支部的会员们正在为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发放棉衣。和林格尔第五小学是呼和浩特市所辖的  相似文献   

13.
最美的颜色     
正有位教授问美术系的学生:"你们都是学绘画的,整天调配颜色,你们说,世上什么颜色最美?"学生不知何意,个个瞠目结舌。教授停顿片刻说:"世界上最美的颜色是羞色!"这意外的答案使学生一怔,继而是会心的微笑。教授接着说:"羞色使人自爱、自重、自尊、自律。羞色使人止于礼,合乎情,趋向善,臻于美。做了不该做的事情感到后悔、羞耻。所以,羞色是文化的色彩,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会阻止人走向  相似文献   

14.
律师看病     
某著名大律师感冒了,看病的医生是位专家,问道:"怎么了?"律师:"感冒了。"医生:"头疼不?"律师:"疼。"医生立即开出一张CT检查单:"去,做一个头部扫描。"律师:"我是感冒,扫描头部干什么?"医生:"排除一下脑血管疾患。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领导人也很幽默对于中国政要们,大家熟悉的画面往往是西装笔挺、不苟言笑、一派严肃。可是,你们知道吗,这并不是政要们的全部。中国从不缺乏幽默的领袖。比如邓小平生前就是一位冷幽默高手。1982年,邓小平第一次访美,美国国务卿说:"中美建交,美国有很多人不支持,不理解,持反对态度,请问阁下,在中国内部有没有反对中美建交的?"邓小平随口回答:"有,台湾省就反对。"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30日接见"中国民航英雄机组"全体成员时指出:"5月14日,你们在执行航班任务时,在万米高空突然发生驾驶舱风挡玻璃爆裂脱落、座舱释压的紧急状况,这是一种极端而罕见的险情。生死关头,你们临危不乱、果断应对、正确处置,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你们化险为夷的英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得知你们的英雄事迹,我很感动,为你们感到骄傲。授予你们‘英雄机组’‘英雄机长’的光荣称号,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7.
<正>说是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忽然心血来潮,问大臣赵普说:"天下何物最大?"一时问住了赵普。皇帝并不罢休,又追问下来。赵普想了想说:"道理最大。"这话有些风险,为什么不是皇帝最大,而是"道理"最大呢?如果,宋太祖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事情麻烦就大了。好在这位皇帝还懂道理,便连连称善,夸赵普答得好。这段问答作为趣事,被人记录了下来,至今读来也倒颇有启发。想想看,世上万事万物,充斥其间的,不过一个"理"字。天有天理,地有地理,物有物  相似文献   

18.
胡昌方 《民主》2013,(7):57-57
陈毅同志有诗曰:"有草名含羞,人岂能无耻?"作为为官者,更应有颗"羞耻"之心。"羞耻"之心乃亲民爱民的生动体现。电视剧《焦裕禄》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焦裕禄一到兰考,正值无数灾民"大逃亡"。此情此景,使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百感交集,他对县委一班人说:"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了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  相似文献   

19.
人总会有高兴的时候,也会有痛苦的时候。有来访者问弘一大师:"何时是你最高兴的时候?"回答:"每当我有所收获。"又问:"什么是你最痛苦的?"回答:"一无所获。"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1,(10):30-31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5月的延安,遍布城乡的革命旧址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者。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来自山西省太原市的十几名老干部齐声朗诵起这脍炙人口的诗句,仿佛回到睁嵘岁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