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莫有合 《当代广西》2010,(12):20-21
近日,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盟分中心和广西袁氏科技有限公司超级稻百色试验基地正式落户田阳县。广西袁氏科技有限公司将投资6000万元,在田阳县百育镇建设超级杂交水稻种子科研、试验与示范及产业化生产基地,推动“中国超级水稻”走向东盟、走向世界。这是田阳县引进现代农业科技企业,推动科技研发与转化,提升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2.
农民不出家门便能种好庄稼,在未来的20年中看来还将是天方夜谭的事。然而在今天广西农业科学院新建成的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科技人员只要坐在计算机前轻敲键盘,温室里的庄稼就会按他们设定的目标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里是利用广西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示范、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与培训的基地,其具有鲜明的特点——起点高、内容新、功能全,布设着当今世界一流的园艺设施,具有浓郁的园林风格。  相似文献   

3.
行走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不出家门便能种好庄稼,在未来的20年中看来还将是天方夜谭的事。然而在今天广西农业科学院新建成的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科技人员只要坐在计算机前轻敲键盘,温室里的庄稼就会按他们设定的目标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这里是利用广西农业科研成果、应用世界最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研究、生产示范、技术推广、科普教育与培训的基地,其具有鲜明的特点——起点高、内容新、功能全,布设着当今世界一流的园艺设施,具有浓郁的园林风格。园区的风景迷人,让记者行走在鸟语花香中恍若置身于人间仙境。该示范园已建成的智能玻璃温室,是…  相似文献   

4.
吴炜 《今日广西》2008,(22):43-4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横县以农业产业化为抓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农业优势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发展、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目前,全县已形成优质稻、糖蔗、桑蚕、茉莉花、蘑菇、甜玉米等农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横县获得了“中国茉莉之乡”、“广西食用菌第一大县”等称号。2007年4月,横县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进步奖”,县域经济综合捧名从2005年广西的第51位跃升到2006年的第18位。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时节,瓜果飘香,八桂大地迎来丰收的喜悦。"十三五"以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打造形成了6个千亿级和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广西好嘢"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创新实施县级"5+2"和村级"3+1"特色扶贫模式,产业扶贫挑起了脱贫攻坚的"大梁"。农业农村改革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农村活力、内生动力进一步激发,八桂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6.
吴勉 《传承》2001,(6):14-16
广西农业经过了长期艰苦的量变过程,基本与全国同步实现了发展阶段的转换,进入了建设现代农业的新阶段。这意味着广西农业建设的主要目标已由传统农业的主攻增加数量转为提高品质和提升效益,农业运作方式已由依靠行政手段来完成计划产量指标转为运用市广西农业发展指导思想和策略的基础依据。自治区“十五”计划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我区农业发展的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相应策略和措施。这标志着我区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全面启动的阶段。然而,建设现代农业在我国是个全新的过程,许多问题有待探索。对广西来说,由于区情的特殊一、广西…  相似文献   

7.
钟春云 《当代广西》2014,(13):12-13
正近年来,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愈发复杂,而国外亦不断提高食品准入门槛的新形势,我国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去年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144个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名单中,广西有5个县(区)"上榜"。这既反映出我区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在不断提高,也反映出我区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8,(3):32-33
象州县位于广西中部的大瑶山西麓,总人口35万,是一个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县,建置历史长达2100年。象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藏有重晶石、锰、铜、锌、铅等13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居全国第一位,享有“中国重晶石之乡”、“桂中粮仓”和“优质米之乡”美称。近年来,象州农业发展迅猛,是国家优质谷生产基地县,广西糖料蔗主要生产基地和第二批国家双高糖料生产基地县。2006年被评为“广西桑蚕生产十佳县”,系全国桑蚕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县。  相似文献   

9.
蓝锋杰 《传承》2013,(9):18-19
党的十八大制定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宁明县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县,要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下功夫、谋突破、求实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相似文献   

10.
从广西当前的区情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走势来看,从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来看,新时期广西农业和农村工作必须坚持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信息农业为手段,以品牌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战略发展思路,抓好生态、信息、品牌“三大农业”,加快富民兴桂新跨越步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1.
蓝锋杰 《传承》2013,(7):18-19
党的十八大制定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宁明县作为广西传统农业大县,要实现农民收入倍增,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在现代农业发展上下功夫、谋突破、求实效,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传统农业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转变。  相似文献   

12.
苏星 《当代广西》2006,(18):18-19
绵延数百里的右江河谷盆地,常年光照充足,雨量适中,冬暖夏长,四季均可耕种,是发展果菜的“天然温室”,是广西重要的蔬菜、芒果、甘蔗生产基地。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以下简称园区)就坐落在右江河谷田阳县百育镇。这里是2001年9月国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全国首批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试点)之一,2004年8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将园区确定为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优化聚才环境,为人才引进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作为现代农业人才小高地的载体,自成立以来,园区加大了硬件建设,积极引进和聚集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学者和留学人员。园区首先投资65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刘玉曼  陈远 《桂海论丛》2014,(2):130-133
右江河谷可以称得上是广西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试验区和缩影。在当前推进右江河谷现代农业发展,重要的是从组织模式,规模化经营、农业功能、农业科技、安全农业、投资融资模式、劳动素质提升、市场体系、政府服务等九个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14.
邱烜 《当代广西》2009,(23):61-61
清风过处千畴绿! 十月的金风把水软天蓝的右江河谷吹出一片新的绿色。10月23日,在桑麻隐约的拔节声中,2009年中国-东盟(百色)现代农业展示交易会在广西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田阳县百育镇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钟振 《当代广西》2012,(12):6-7
走进崇左市江州区驮卢镇连塘村安定屯,只见5580亩连片种植的甘蔗苗青翠碧绿、长势喜人。在成功大规模土地流转的基础上,安定屯甘蔗生产推广使用先进的水、肥、药“三位一体”滴灌技术,实现甘蔗灌溉与施肥、防治病虫害同步进行;甘蔗耕、种、收实现机械化,比传统人工种植效率提高40倍;甘蔗农药、增糖剂等喷洒作业全由农用全智能无人直升机来完成……崇左甘蔗产业从传统的人工种植到高效化、科技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飞跃,成为了广西现代农业创新在广袤农村的一个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6.
正"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简单的一句话语,却道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农业发展不仅关系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更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广西作为农业大省区,农业发展步伐迈得是否扎实稳健,事关"两个建成"目标的早日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农业稳则大局稳"。农业事关大局,我区始终将现代农业发展摆在全区工作的重要位置。依靠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  相似文献   

17.
<正>荷美覃塘·覃塘莲藕产业(核心)示范区是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广西农业科技园区,位于贵港市覃塘区覃塘镇龙凤村、姚山村,连片种植莲藕2700多亩,通过突出经营组织化、装备设施化、生产标准化、要素集成化、特色产业化,覃塘莲藕实现了从传统种植向现代  相似文献   

18.
伍朝胜 《当代广西》2014,(12):36-37
正人间四月芳菲时,满园春色最怡人。如今的北海,穿行于乡间田埂,你会处处感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脉动和乡村美景。放眼"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的大视野,北海市注重发展现代农业与乡村生态建设的良性互动,现代农业正朝着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路径华丽向前,让广袤的田野生机勃发,希望升腾,幸福涌动……产业化引导清洁乡村新思路进入合浦县石康镇鲤鱼村,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小洋楼,宽敞畅通的水泥路。10年前,鲤鱼村还是个落后村。村支书杨煜钦介绍,目前村里已有连片蔬菜拱棚1200多亩,去年仅豆角一项,全村就增加收入3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  相似文献   

19.
<正>"我坐上高铁去贺州,碧碧的水来绿绿的山,那是贺江水那是姑婆山,那里有瓜花酿和豆豉香……"2015年,一曲《坐上高铁去贺州》横空出世,创下上百万的搜索量,一跃成为"广西本土神曲"。随着贵广高铁的开通,贺州到广州只需1个小时,正式融入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成为名副其实的"粤港澳后花园"。高铁牵线,贺州紧抓"生态"优势,采用先进科技,创新农业发展模式,渐成现代农业发展的"特长生",初步走出了一条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相融合的精品、休闲农业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以来,北海市围绕“把北海打造成广西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市”的目标,按照“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发展”的总体思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动力,立足资源,发挥优势,重点突破,培育亮点,打响品牌,实现了示范创建“两年明显见成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