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跫响东洋楼     
唐宝洪 《福建乡土》2012,(5):40+42-40,42
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包括永定县的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贵楼、怀远楼,及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上述"六群四楼"因被加冕为"世界文化遗产"而招来四面八方的游客青睐时,地处新罗区雁石镇苏邦村的东洋楼在日出日落、云卷云舒中淡泊而恬静地守望着跫音。东洋楼始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前后历经98年之久才竣工,迄今有348年历史。此楼占地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由内外两重方土楼组成,似鱼网形,俗名网形楼。  相似文献   

2.
遥望土楼     
踏着2008年的第一场冰雪,我走进了土楼。已记不清这是第几回看土楼,也不知道这一次又一次看到了什么?也许是走得太近,每每对土楼产生的某种冲动似乎很快消失了。也许是看得太多,每每对土楼欲发一番感慨好像总是随风飘逝。  相似文献   

3.
《政协天地》2009,(1):29-30
2008年7月7日,从太平洋彼岸的澳大利亚菲比特市传来福建土楼通过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评定的特大喜讯,全县人民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为华安土楼走向世界而欢呼雀跃。作为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的华安土楼能顺利载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申遗”历程凝聚着广大县政协委员的心血和汗水。  相似文献   

4.
“土楼真是太美、太神奇了!”7月20日,参加第四届“两岸青年联欢节”海西行的近200名台湾青年,来到南靖县探访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标志性建筑——田螺坑土楼群,面对如“天上掉下的飞碟、地上长出的蘑菇”的土楼,来自台湾的青年们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5.
在华安县的丘陵山地间,分布着60多座土楼。二宜楼、南阳楼、东阳楼组成的大地土楼群,是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福建土楼”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滕志朋  肖文欢 《前沿》2013,(1):186-189
福建土楼和围龙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是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杰出产物。中国传统生态文化把“人…‘环境”以及“人与环境”都理解为生态性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有机统一。土楼和围龙屋承受着旅游开发带给它的正面和负面双重影响,但不利于保护传承它的方面更严重。保护传承土楼围屋,就必须保护其整体的生态性。因此,应测定旅游容量,严格限制游客人数;加强监管,禁止和消除目标群体损害土楼和围屋生态的行为;加强对土楼围屋蕴含的生态文化精神的宣传和弘扬,以保护传承土楼和围屋。  相似文献   

7.
福建土楼,被誉为客家文化的象征、世界民居建筑的奇葩和一部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46座福建土楼由“六群四楼”组成。永定客家土楼占了“半壁江山”。在县人大常委会的有力推动下,永定客家土楼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更多的人。  相似文献   

8.
客家土楼     
土楼是一座资料库,她真实地记录了客家人千百年来的风雨颠簸;土楼是一座档案馆,她完整地珍藏了客家人祖祖辈辈的喜怒哀乐;土楼是一座大舞台,她生动地演奏了客家人美妙的圆舞曲。  相似文献   

9.
两岸土楼情     
南靖是福建土楼的故里,共有大型土楼15000多座,主要分布在书洋镇、梅林镇等。其中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福建乡土》2010,(1):F0004-F0004
王福平,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福建省青年摄影家协会理事,已出版摄影载文集《土楼情怀》和《土楼春秋》。  相似文献   

11.
土楼在每个人的眼里、心里都有不同的解读。土楼无疑是美丽的,倘若说女人的美可以用千娇百媚来形容,那么土楼的美则只能用万种风情来描述。土楼的大气是毋庸置疑的。以福建省内同类建筑中单体最大的二宜楼为例,占地6.35亩,建筑面积3308平方米,直径73.4米的一个圆型城堡,首先在整体外观上就给人以宏伟壮观的视觉效果。从前听过一个笑话:  相似文献   

12.
共结土楼缘     
汀江流经永定,丘陵山地连绵之间,一座座方圆土楼点缀其中。从空中鸟瞰,气势宏大的物象断断续续构成蜿蜒起伏的土楼长城。  相似文献   

13.
人们大致认同这样一种说法:只有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中国要走向世界,首先要加强民族形象的塑造。我们在参观闽西客家土楼、培田民居和四堡雕版印刷之后,又一次加深了这个共识。我们从龙岩驱车往西南,行程不到百里,便到了永定县湖坑镇,看到了举世闻名的客家土楼群。我们一到村口,就看到村里村外的人们都在忙碌着整治环境,修整道路,为土楼申报“世界遗产”进行各种准备工作。其实,作为一个旅游项目,这里已经一拨一拨地接待了海内外前来参观的游客,古老的土楼正在焕发出青春的光彩。客家 土楼是中国社会变迁时期遗留下的宝贵文…  相似文献   

14.
张燕芳 《人民政坛》2011,(12):25-25
10月14日、15日,南靖县书洋镇人大为了进一步推进土楼保护工作,组织部分县、镇人大代表深入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1日,是《福建省“福建土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的日子。“我们要以此为契机,继续做好《条例》的宣传工作,确实做到依法保护土楼,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到永久保护,永续利用,让土楼的明天更美好,为子孙后代造福。”南靖县书洋镇人大主席陈毅勇如是说。  相似文献   

16.
在福建省永定县境内,分布着闻名遐迩的客家土楼群。土楼之乡的湖雷镇蓝屋村,生活着几十户姓蓝的人家,故事的主人公蓝招衍就生长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客家人是中国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目前主要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澳大利来,美国,加拿大等地,据估计,海内外客家人约有1.2亿人,其中,1/3的香港人是客家人,台湾有1/5以上的居民是客家人。 由于历史,地理和气候等原因,客家人比较偏好土楼这种民居形式。土楼对客家人的重要性,相当于北京人的四合院,陕北的窑洞,岭南人的骑楼。据称,福建省的土楼主要分布在永定,南靖、华安三县,合计有几万座。这些古董一样的建筑保护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史蒂文斯·安德烈考察后评价说:“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村建筑模式。” 作为中国2007年世界文化遗产惟一申报项目,今年8月,联合国专家将对土楼“申遗”进行现场评估验收。目前,土楼“申遗”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北山南楼”(武夷山、土楼)有望成为福建旅游的世界级品牌。  相似文献   

18.
闲话客家土楼冯雁军在福建西南山区,散落着一座座庞大坚固的土楼,青黑色的屋顶围成巨大的圆环,架在黄生生的土墙上,形似蘑菇,状若飞碟。土楼里居住着因古代战乱从黄河中下游南迁落户的汉族人。这些被当地居民称为"客家人"的家庭为抵御土匪、当地土著及猛兽的侵扰,...  相似文献   

19.
南靖土楼,一个近年来声誉渐隆的词汇,对没有瞻仰过它的容貌的人来说,意味着神密、深邃的感觉。而对我来说,3次访土楼,虽说感觉各有不同,却总觉得它就是簇拥着阳光、绿色,洋溢着无穷生命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20.
庄上土楼     
一座房屋无论以何种方式出现,能够被称得上城的,肯定有足够的恢弘和厚重。庄上土楼横亘在大溪镇庄上村,平和地接受惊叹的目光和感慨的言语,颇有点宠辱不惊的王者风范。当我站在庄上土楼中的山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