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走过了救国、兴国、强国的百年道路。当今中国社会各领域取得的一切成果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初心,勇担历史使命。《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文献,深入阐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原理,是百年大党坚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的思想来源,指引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的确立和完善。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源自《共产党宣言》中关于共产党人的目标、唯物史观和人民立场的规定。《共产党宣言》是百年大党肩负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的精神动力,实现"四个伟大"系统工程,需要《共产党宣言》的价值引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用《共产党宣言》凝魂聚力。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2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源自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宣言》的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是对其基本原理的坚持和践行。《共产党宣言》从"是谁""为了谁""为了什么"三个方面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基本内容。同时,《共产党宣言》还为"如何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提供了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从"领导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到为民族谋复兴,从"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到为人民谋幸福,从"自由人联合体"到为世界谋大同,《共产党宣言》为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指明了实践向度。  相似文献   

3.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对民族与阶级、民族与资本主义发展以及如何解决民族矛盾等问题进行了系统而辩证的阐述,使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思想系统化了。《共产党宣言》中的民族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重要启示:在经济上,既要积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又要凸显民族特色;在文化上,要注重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影响广泛深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念蕴含着"何以必要、何以可能和如何建构"的逻辑理路。具体体现为:以"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着重大威胁和挑战"为必要性依据、以"人类交往凝结成的共同利益"为可能性支点、以"整个人类的合作共赢"为方法论原则。这一理路承接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彰显了《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即《共产党宣言》中的"类思维"方式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必要"的根本思维方式;《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历史交往理论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共产党宣言》中的"联合"思想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法论原则"的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5.
《新长征》2021,(4):F0003-F0003
《共产党宣言》是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关于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五四"运动前后,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兴起,一些进步报刊开始介绍《共产党宣言》,但只是翻译部分章节或片断,尚没有完整的中译本《共产党宣言》问世。  相似文献   

6.
《实践》2014,(7):29-29
<正>1920年8月,陈独秀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早期组织。1920年9月1日,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对于时局之我见》一文中,曾称"吾党"为"社会党",后来才改称为"共产党"。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13日和9月16日,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他,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它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他在对西欧各国共产党特别是俄国共产党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建  相似文献   

7.
曹红雯 《党建》2019,(4):24-26
正2017年新年到来之际,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全场各界人士一起,齐声高唱了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着雄浑的军乐团伴奏旋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  相似文献   

8.
辛子陵《走出〈共产党宣言〉的误区》一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得出的"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错误的,但他对《共产党宣言》采取主观武断、断章取义、歪曲事实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是根本站不住脚的。《共产党宣言》中"消灭私有制"的思想是科学的结论,是任何人否定不了的。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著作,也是一本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教材。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宣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从理论层面看,《共产党宣言》深刻阐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阶级性,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有力批判形形色色的虚假社会主义,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应对错误社会思潮的丰富例证。从实践层面看,《共产党宣言》启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广阔的国际视野,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谭平山是广东党团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为广东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谭平山在北大接受马克思主义,创办《新潮》《政衡》《广东群报》等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广东建党奠定思想基础。陈独秀、谭平山等创立了广东早期共产党组织,谭平山先后担任中共广东支部书记、广东区委书记。谭平山担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南方分部主任,在广东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广东建党奠定阶级基础。在谭平山等努力下,广东成为全国大革命中心地区。中共早期党史上的"南谭、北李、中陈"的说法把谭平山和陈独秀、李大钊相提并论,反映出谭平山在建党时期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与《将革命进行到底》等政论的视角,从绝不怜惜"蛇"样的恶人、将革命进行到底、建立现代民族国家三个维度,论述了毛泽东的彻底革命精神,论证了代表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夺取革命的彻底胜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2.
正世界上最早的共产党是共产主义者同盟,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它写了"一个准备公布的详细的理论和实践的党纲",这就是《共产党宣言》。在马克思诞生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重温《共产党宣言》的建党思想,对我们建成永远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料库     
《军队党的生活》2008,(7):90-91
共产党名称的提出共产党这一名称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先提出的。1843年,恩格斯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第一次出现了"共产党"这个词。1847年年底,马克思、恩格斯在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宣言》体现出的现代性思想是:现代社会是一个阶级冲突的社会,表现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冲突;冲突的后果将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一个没有阶级冲突的社会,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党宣言》为社会学的经典命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做出了极其洞见的阐释,为理解社会的本质提供了"阶级"视角,为社会变迁提供了物质性解释,为社会学的冲突理论提供了思想源泉,其批判旨趣也为社会学开创了批判主义取向。  相似文献   

15.
苏峰  韩勤英 《北京党史》2014,(4):F0002-F0002
正2014年5月26日,第二轮《北京志·共产党志》(简称《共产党志》)编委会成立大会召开,市委常委、秘书长赵凤桐出席并主持会议,《共产党志》各参编单位共20余人参加会议。市委办公厅副主任程勇宣读了《共产党志》参编单位和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谢荫明介绍了首轮《共产党志》编修情况和二轮《共产党志》编纂方案、篇目设置。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王铁鹏对二轮《共产党志》编纂体例做了说明。赵凤桐在讲话中对首轮《共产党志》给予充分肯定,认为该志内容全面,资料详实,是二轮志书参照的样板。他指出:一是高度重视志书编纂工作。北京是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6.
正1975年春,在山东省广饶县大王人民公社刘集村,一位名叫"刘世厚"的老共产党员将一本封面印有马克思半身像的《共产党宣言》小册子交给了广饶县博物馆。经鉴定,这是中国最早翻译出版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纲领性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端。至2018年,《共产党宣言》诞生整整170年。在中国,从上世纪20年代到40年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首次将"人类解放"作为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指出了"消灭私有制"的核心任务,并对其实现方法、依靠力量作了深刻阐释。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是共产党人历史使命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状况结合的产物。新时代共产党人必须要明确自己在共产党人历史使命中的历史坐标,并切实继承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精神,才能够实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从《共产党宣言》文本出发,探析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并结合当前中国发展现状,分析《共产党宣言》对于新时代共产党人完成自身历史使命具有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1847年1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受委托为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纲领,1848年1月,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二人合作完成了《共产党宣言》一书。1848年2月18-19日,《宣言》在英国伦敦瓦伦街19号哈里逊印刷所出版,该书有23页,而且装帧简陋,第一次的印数虽然只有几百册,但它却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至今,《共产党宣言》已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出版过1000次以上,成为全球公认的"使用最广的社会政治文献"。《共产党宣言》的片断文字最早传入我国是在十九世纪末,1920月8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本在我国出版,至今,已经陆续有十几个中文版本问世。2008年2月,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周年纪念,让我们重温历史,看看较早翻译《共产党宣言》的五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9.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共山东八十年简史》2001年6月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本书以简洁的文笔概述了山东党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以可靠的史实展示了山东的党组织与山东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这是一本让人们了解山东共产党的历史,学习山东共产党的历史,以史资政、以史育人的好教材。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山东党组织率领全省人民奋斗了80个春秋,早在1921年春,济南共产党组织就诞生了。她是中共一大之前国内六个…  相似文献   

20.
<正>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问世,到1919年五四运动的71年时间里,不同语种的译本在欧洲广泛流传,这为《共产党宣言》的汉译提供了多样的文本依据。自1920年首次出版全译本算起,中国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已历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除了陈望道翻译的第一个中文全译本外,《共产党宣言》还有多个中译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