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代人"研究首先是一个前瞻性的课题.它的前瞻性在于:有学者认为,从代际理论的角度看,新中国的"第五代人"是否成形,甚至前四代人的划分是否科学、准确,还有待商榷.另外,改革开放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确实已经壮大.他们的未来即是中国的未来.认识与把握他们,在某种意义上即是认识与把握21世纪的中国.由此,也可以说"第五代人"研究是一个现实性的课题.前一阶段,不同领域关于"新人类"、"新新人类"、"70年代人"、"80年代人",以及"卡通一代"、"读图时代"、"韩寒现象"甚至"美女作家"的争论,已显现出问题的紧迫性,只是对"一代新人"的称谓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2.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趋势和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五代”青年价值观变化的趋势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价值系统和人生定位。从政治代际理论来划分,我们人民共和国曾有五代人一起生活过。他们是:出于本世纪10-20年代的第一代青年,他们是“共和国的缔造者”;出生在30-40年代的第二代青年,他们属于“迎接解放的一代”;出生在50年代的第三代青年,他们是在文革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是“红卫兵”一代;第四代青年,出生在60-70年代,被称为“改革开放初期成长起来的一代;第五代青年,出生在70-8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进入青春期,被称为“新新人类”。他们是…  相似文献   

3.
面对"第五代人":新的教育与引导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世代传递的角度看,一代总要胜过一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化,但离开了上一代的文化传递,就会出现文化断层,就会造成一代人甚至几代人文化上的失教。同样,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中,如果没有一个被人们所认同的主导文化、核心价值,那么这个社会将是“一盘散沙”。 因此,面对“第五代人”,成人社会的态度应是:在向新一代青少年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正确引导。“第五代人”身上确实有许多值得成人学习的地方。我们确实不能再用过去的框子去套现在的青少年,用自己“想当然”的好心去“引导”和“教育”他们。我们应深入下去,去接触、去倾听、去理解、去掌握他们的“话语”和“秘密”,去认识这一代青少年的特征、优势和不足,同时也要了解他们在求学、求职、生活等方面的烦恼和困难,用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这是成人社会应尽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第五代人”的提法在中国的出现,到底是一种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社会事实?弗洛姆曾提出过“社会性格”这一概念,并认为通过它可以解析社会现象、了解社会过程。如果在“第五代人”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东西,使他们具有一种社会性格,那么或许通过分析“第五代人”的社会性格,可以促使我们反思当今中国社会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第五代人”的出现是由当代中国深层的“社会结构”因素所致,“第五代人”的社会性格与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代·代际·代沟]用“代”来划分人群,早先的标准大约是20年为一代人,歌里就唱道“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而“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四代和第五代人身上”——这早先的说法,大约是指“寄托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一代。“代沟”这个词形象地表现了两代人之间的差异。现在有人则认为10年就是一代(如“年代”的说法),更有甚者认为5年就是一代了——言下之意是越来越看不懂了。[老三届]全中国的“老三届”,如果初中、高中相加,就有6届,人数应该有千万之多了。“老三届”中有的是读过几年书,但断了大学梦…  相似文献   

6.
"第五代人":自身特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五代人”:当代中国的新族群 “第五代人”之优势与不足 “第五代人”之“后物质主义”的价值取向 青年文化对社会的“反哺”功能将大大增强 “第五代人”价值观的分化之势 “第五代人”价值观的趋同之势  相似文献   

7.
时代精神不是一个静态的存在,而是在人的不断创造中发展变化的。“第五代人”作为这个时代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一代,充满了让他们的前代人艳羡的机会和选择,他们不应该仅仅是适应这个时代,而是也要改造这个时代,以使其适应自己,并在这种适应和改造中不断创造弘扬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8.
“老三届”:跨世纪的话题谭刚强据权威部门解释:“老三届”指“文革”初,1966、1967、1968年在校就读高中(含中专)、初中的应届毕业生;以及步入中学就遇上十年动乱,毕业时,奔赴广阔天地的1969年的中学生。“老三届”──一个特定时代的环境造就的有一定社会特质的人群。他们:50年代的少先队员,60年代的红卫兵,70年代的知识青年,80年代的中青年,90年代的政治家、思想家、企业家和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他们:共和国的同龄人。实现中国跨世纪的一代人,掌握中国未来发展命运的一代人。“老三届”,在沉寂了一些年之后,如今又成了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其基本原因似乎有三:一是“老三届”具有“红卫兵”的代称,伴随着“红太阳热”的再次升温,一种说不清的同情还是责怨的社会目光重新开始了对“老三届”的特别审视。二是进入90年代之后,许多“老三届”人士所开始的对自身成长过程的综合考察与回忆。《北大荒风云录》、《咱们老三届》《来自老三届的报告》、《第三代人与第四代人》、《共和国的第三代》等书籍的出版,已真正引发了人们对“老三届”人士的重新关注与认识。三是如今“老三届”中的大多数人已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岗位上,以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出生、目前年龄在17至26岁之间的年青一代被称为“80后”。总数有2亿多人。他们在未来几年将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80后”一代经历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对社会消费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0.
杨长征:我以为,适合《中国青年研究》的“好文章”,起码应做到:“真问题,新问题,从现象入手,依学理分析”这16个字。“真问题”,指的是真正的“青年问题”,是注定要发生在青年年龄段上或青年群体中的特有的问题;否则即是“假青年问题”、甚至“伪青年问题”。准确把握青年研究中的“真问题”,需要长期的经验与学识的积累,决非投机取巧、“拍脑袋”所能得。“新问题”,是说在青年中新出现的问题,或是仍具长久生命力的问题。能否发现“新问题”,取决于对青年是否具有足够的了解与洞察,以及与时俱进的眼光。“从现象入手”,即…  相似文献   

11.
我们很难给一代人打上标签,但“80后”(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人)这样的标签还是重重落在这代人头上。如果用最少的词来描述“80后”的整体特征,以下几个肯定是少不了的:喜欢冒险、追求挑战、个性独特、消费超前。作家王朔曾说:上世纪70年代和50年代出生的人,其实还是在一个背景上,都是喜欢纸和胶片的。“80后”就不同了,很多小孩都在网上看电影,他们是废了电影院的一代。这样“一出生就遇上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互联网”的一代人,也许在现实中闯荡世界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但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历险的几率却越来越高。很难预测他们的未来会遇到什么,但他们的整体气质,显然和“喝狼奶”长大的“50后”一代、沐浴着“雷锋叔叔”笑容长大的“60后”一代以及初涉“小资”却还保留着些许认真的“70后”一代有很大程度的不同。尽管上班路上,多数“80后”耳朵上都挂着MP4,尽管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与E时代亲密接触,但请不要忘了这样的反差:当一些稚气未脱、下巴还未挂上胡须的“80后”开始管理几百号人时,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却揣着高学历为找一份工作而四处奔波……总而言之,这是有意思的一代人诞生在了有意思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独生子女”是我国“第五代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3亿多个家庭,7000多万“独生子女”。1995年后大学校园“独生子女”开始成为主体。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进入社会。最近,我国医学研究人员用国际公认的儿童智力研究方法,经过10年跟踪研究,逐一分析了影响儿童智力的43个环境因素,证明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商影响最大。研究证明,中国“独生子女”的智力明显优于非“独生子女”。由于“独生子女”生长在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中,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追求、美学趣味和时空观念与前几代人不同。跨国的调查比较研究发现,当代中国的“独生子女”中学生与日本、韩国、美国的中学生相比,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13.
<正>人才培养“通与专”的关系,是高等教育领域政策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需重点平衡好的一组重要而基本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如何圆满完成“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由此问题出发,如何全面认识把握公安专业人才培养“通与专”的关系,如何深刻认识公安专业人才培养专业性要求的丰富内涵及核心本质,  相似文献   

14.
张代春 《湖湘论坛》2001,14(4):31-32
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是 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三位伟人,他们以卓越的理论与实践,架构起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级阶梯,让中国人的强国之梦由憧憬变为现实。对比学习与研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将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辛历程,更好地掌握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脉搏。   一、战略目标之比较   与“欧美并驾齐驱”,是孙中山设想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一个根本性观点。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曾满怀信心地预见未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必有“异常之速度”,认为“十年二十年之后,不难举西人之文…  相似文献   

15.
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初析电视在青年成长中的影响力黄志坚90年代中期,我国青年群体中出现了两个令人瞩目的新特点,一是独生子女数逐年增多,二是电视的影响力逐年增大,以致有越来越多的人把现在这一代青年,叫作“独生子女的一代”,“电视机前长大的一代”。本文拟就...  相似文献   

16.
《公安研究》2014,(6):95-95
石仲泉在《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10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努力探索中华民族复兴之路、追逐“中国梦”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历史。从毛泽东到习近平都企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梦想。这是近百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共同追求。尽管他们对“中国梦”的定位标准、实现目标略有差异,强调重点有所不同,但要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方夷敏  简芳 《创造》2008,(12):52-52
作为中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电影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形象输出口”,也是三十年来中国人心路历程的展现:上世纪80年代,他以天才的形式营造能力,表达了“人性解放”的主题;90年代,他以史诗般的表现手法,构成了一座现实主义的高峰:在大片时代,他以华丽得炫目的形式感和大场面来吸引观众,达到了权力美学的极致。而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汪洋恣睢,则成就了一个电影导演的巅峰。尽管争议诸多,但谁也不能否认,他的镜头里面,展现的是当下最经典的中国造型。  相似文献   

18.
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企业不景气,甚至亏损时期,如何准确把握这个原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坚持“尊重人”的原则,但不能百依百顺。 “尊重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应有之义。只有尊重他人,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从心理学分析,人不仅需要一般的生理和心理满足,还要求人格的尊严与平等,希望自我价值的实现。尊重他们,使其自尊心得到满足和慰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创造才能和献身精神。作为一个企业,如果职工的人格得到尊重,正当的意愿得到满足,就能有  相似文献   

19.
正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自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中国的一代知识青年怀抱理想,带着对于美好生活与未来世界的向往,扎根于乡土中国的各个角落,为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曾是共和国历史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却在四十年后的今天逐渐为人们慢慢淡忘。一代知青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理应为更多的国人所铭记。  相似文献   

20.
关于"第五代人"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五代人”年龄段划定 代际更换与文化进化的一般机理 代际更换与文化进化的特殊机理 “第五代人”:尚在塑造中的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