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0年7月,江泽民总书记到西藏视察时,把50年代初期进藏的人民解放军十八军将士戍边的艰苦奋年作风誉为"老西藏精神",并称赞西藏军区第一任政委谭冠三将军是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出生于湖南耒阳的谭冠三,曾跟随毛泽东、朱德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他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在进军西藏和建设西藏的漫漫岁月里,他将自己的一切无条件地奉献给了西藏这片热土,奉献给了西藏人民。进军西藏:誓将热血洒雪山新中国建立后不久,遵照毛泽东的建议,党中央、中央军委慎重考虑后,将进军西藏的重任交给了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局和第二野战…  相似文献   

2.
1985年病逝的开国中将谭冠三,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是历史注定不会忘记他。他早年追随毛泽东、朱德参加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由毛泽东手把手地教会了搞调查研究。在抗日战争期间,谭冠三勇挫顽敌,被毛泽东誉为"以三对三,冠能盖石"。新中国成立后,谭冠三又率领第十八军进军西藏,他的后半生扎根在了西藏,被誉为"雪山名将"。在解放西藏、站稳脚跟、执行协议、平叛与民主改革、对印自卫反击战中,谭冠三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是第一批在党的领导下为西藏的解放、发展进步而幵拓和奠基的著名人物之一。谭冠三的后半生和西藏结下了不解之缘,去世后将骨灰埋在了自己在拉萨亲手创办的八一农场,永远留在了这片雪域高原。  相似文献   

3.
谭冠三,湖南耒阳县人,1928年4月湘南起义后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他南征北战,屡建战功,成为第二野战军刘、邓麾下的一位名将。1950年初,谭冠三作为十八军政治委员,与军长张国华率部进藏,参与了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平叛、建立西藏自治区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直至1966年12月才离开西藏。在这长达16年的漫长岁月里,谭冠三与西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被西藏人民亲切称为"老政委",以后又被江泽民称之为"老西藏精神"的杰出代表,他将自己的一切献给了西藏这块雪域土地,献给了西藏人民。  相似文献   

4.
<正>1952年2月10日,西藏军区正式成立。张国华为司令员,谭冠三为政委,西藏上层进步人士阿沛·阿旺晋美、朵噶·彭措饶杰分别担任了第一、第二副司令员,范明、王其梅为副政委。3月7日,中央电示,中央驻藏代表张经武兼任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简称"西藏工委")书记,张国华为第一副书记,谭冠三、范明分别为第二、第三副书记。1955年9月27日,解放军将领授衔授勋典礼在北京怀仁堂举行。三位进藏的干部张经  相似文献   

5.
1950年,从红军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军长、中共西藏工作委员会书记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率领第十八军进军西藏,指挥昌都战役,完成和平解放西藏任务。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后,张国华任西藏军区司令员,指挥平息了西藏武装叛乱,领导了对印自卫反击  相似文献   

6.
罗林远 《湘潮》2004,(5):14-18
谭冠三与李光明相识在抗大校园,相恋在延河畔、宝塔山下,这从而开始了他们《半个世纪的风雨情缘》。共同的命运和理想,让他们心心相印,相濡以沫。面对进藏大军,谭冠三才会理直气壮地说:“……我把自己的老婆也带上了,只要党需要,就是这把老骨头埋在西藏也行!”不论是在“文革”中,还是在谭冠三政治生命的第二春,李光明始终是他的支持者……  相似文献   

7.
1985年12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电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谭冠三同志在成都逝世。”“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是对谭冠三军旅生涯的最好概括,而其在西藏戎马戍边的十多年,则是这一概括最生动的体现。刘邓百忙中选将,谭冠三张国华脱颖而出1949年10月,新中国缔造时,中国的固有领土西藏还处于事实上的“半独立”状态。对于雄才大略、毕生追求国家统一的毛泽东来说,这是不可容忍的。1949年11月23日,毛泽东在致电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彭德怀时指出:“西藏问题的解决,应争取于明年秋季或冬季完成…  相似文献   

8.
在谭冠三的戎马生涯中,最令人瞩目的,就是他在1959年指挥拉萨平叛,为西藏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雪域高原树立了一座永为后人所敬仰的丰碑。  相似文献   

9.
祝辉 《党史博采》2002,(12):14-16
1950年3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在四川乐山举行了庄严的进军西藏誓师大会。会后,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率领前方部队进军西藏,33岁的军参谋长陈明义担负起了补给运输和修路建机场的重任。从1951年1月至1954年12月,他率领十万筑路大军,在空气稀薄的西藏高原上,艰苦奋战,建成了西藏历史上第一条公路——康藏公路,使西藏从此和内地紧紧联  相似文献   

10.
1985年12月11日,新华社播发了一则电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谭冠三同志在成都逝世."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者",是对谭冠三军旅生涯的最好概括,而其在西藏戎马戍边的十多年,则是这一概括最生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1,(10)
正"我死之后,请把我的骨灰埋在西藏。"这是1985年谭冠三将军临终前说的话。为了西藏的安康与吉祥,他与十八军指战员以及其他进藏人员一道,在西藏革命和建设的伟大事业中铸就了永不褪色的老西藏精神,留下了许多感人的小故事。誓言1950年1月,时任十八军政委的谭冠三等人从刘伯承、邓小平等首长那里接受了党中央、毛泽东赋予的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建设新西藏的光荣历史使命。从此,他们把最宝贵的年华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边疆事业。  相似文献   

12.
进军西藏,十八军组建了以王其梅为政委、李觉为司令员的前进指挥所 淮海战役结束后,中央军委决定以冀鲁豫、豫皖苏军区武装为基础整编为二野五兵团十八军,张国华任军长,谭冠三任政委。1949年2月。我的父亲王其梅被任命为十八军党委委员、五十三师政委,并着手部队的整编工作。  相似文献   

13.
我是谭冠三同志的战友、妻子。我们基本都是同时期参加革命的人。他出生在湖南 ,1 92 8年跟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我出生在四川通江县 ,1 933年参加红军。我们都经历过长征 ,到了陕北后才相识 ,相好的。 1 937年 8月在延安结婚。结婚后 ,我们一起经历了八年抗战、三年解放战争。后来我们又一同进军西藏、建设西藏。我们共同奋斗、生活几十年 ,可供回顾的事很多 ,这里仅把我跟随冠三同志进军西藏前后的经历作一回顾。一、南下途中的分别1 947年 7至 9月 ,当时任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的冠三同志 ,去西柏坡参加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召…  相似文献   

14.
信息动态     
《党史纵览》2011,(5):16-17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革命史上的重大事件。新中国成立之初,党中央、毛泽东即做出进军西藏的战略决策。在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的直接指挥下,张国华、谭冠三将军率领第十八军,肩负解放西藏的历史使命,由川西出发踏上了西进的征途。在新疆第一军阿里支队、青海第一军骑兵支队、云南第十四军一部的配合下,从解放昌都到全藏的和平解放,经过两年的艰苦跋涉,终于把红旗插上了喜马拉雅山。解放西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藏人民解放军和地方工作人员,团结、带领西藏人民,使西藏人民从帝国主义的羁绊和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下挣脱出来,进而实现民族区域自治,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创举。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本刊特开设专栏,以兹纪念。  相似文献   

15.
入伍西征为完成解放全国的历史使命,1950年1月,中共中央、毛泽东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解放西藏,驱逐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国防.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区把这个神圣、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二野十八军.这是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抉择,也是中共中央的抉择;是对十八军的信任,也是十八军的光荣.张国华军长、谭冠三政委和其他军首长愉快地接受了这个任务,响亮地回答:"请首长放心.坚决完成任务,决不辜负领导的重托."  相似文献   

16.
正一1950年10月,昌都解放。1951年2月,西藏地方政府派阿沛·阿旺晋美等到北京进行和平谈判,并于5月23日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即"十七条协议")。十八军以张国华军长和谭冠三政委为首的军党委,遵照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军区的指示,组成了由300多名藏、汉族同志参加的进藏先遣支队,由十八军副政委王其梅任司令员兼政委,陈竞波任参谋长,顾草萍  相似文献   

17.
1959年初春的拉萨,遇到了历史上少有的寒冷天气,一段时间以来,凛冽的北风,将雪花吹得设天飞舞。在西藏军区司令部机要室中,谭冠三静静地守候于发报机前。从他那万分焦急的神情中.可以看出事态的严重性。是啊,自从达赖对党中央的指示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段,长期制造汉藏之间的民族矛盾,时局已处于一触即发的时刻。几天前,在传昭期间,西藏噶厦,达赖的私人警P代本彭扎西,明目张胆地在大街上绑架f#藏公路管理局的汉眼了作人员,进行拷打逼供讯,污蔑其行刺达赖;而眼下西藏工委书记张经武,已去北京开会,司令员张国华又在北京住院…  相似文献   

18.
祝辉 《党史文汇》2004,(2):25-28
一封电令,使他们踏上了新的征途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8军根据中共中央和第二野战军司令部的命令,即将接管川南.不久,又传来了关于18军接管川南的具体消息:军长张国华将任川南行署主任,军政治部主任郭影秋将任行署副主任,军政委谭冠三将任自贡市委书记,18军副政委王其梅将任泸州市委书记,各师还将抽调大批工作队到所属各县开展新区工作.  相似文献   

19.
王振邦是2001年6月从北京丰台区和义街道工委副书记的岗位,走马上任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堆龙德庆县县委书记的。王振邦对县委书记这个称呼,有着不一样的感情。他自小在河南农村长大,心目中的县委书记形象一直是那么高大,直到今天,他仍然认为县委书记代表的是一份荣誉和责任。为了这份荣誉和责任,王振邦把自己的心血和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西藏这片热土。人未踏上西藏土地心先到从知道自己被组织确定为援藏干部的那天起,王振邦就默默在心里立下了志向:支援西藏建设,要有志而去,有为而回。在以后的半个月里,他找遍了身边一切可以了解西藏的信息和线索。当得知上一批援藏干部中有已  相似文献   

20.
《湘潮》1986,(4)
本刊一九八四年第一至五期刊登了一九五五年授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上将简介。从本期起刊登湘籍中将简介,共四十五人。名单如下:陈正湘廖汉生欧阳文吴信泉邱创成张震肖新槐方正平方强甘渭汉张令彬刘志坚赖毅曹里怀刘转连李寿轩杨梅生周仁杰唐天际谭冠三何德全姚 喆 王紫峰饶子健谭希林张翼翔刘金轩唐延杰向仲华文年生晏福生汤平周玉成张经武谭家述欧阳毅丁秋生郭鹏刘培善孔石泉刘先胜张藩刘道生彭明治钟赤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