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韩国》的出版事业从开始至今已经过了十年。韩国和中国的建交 ,今年算是第 11年 ,可以说《当代韩国》的历史与韩中两国的建交历史一脉相承。首先 ,在迎接《当代韩国》出版十周年这一意义深远的新年之际 ,对能够纪念令韩中两国都感到自豪的成果———《当代韩国》 ,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当代韩国》创刊以来 ,我作为韩方的负责人之一所走过的十年的道路 ,真是无限感慨。我首先想到的是 ,曾经作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理事长 ,为《当代韩国》事业鞠躬尽瘁的原汉城国立大学副校长金荣国先生。如果没有金荣国先生的大力支持、爱意以及贡献 …  相似文献   

2.
《局外人》简论邓有堤中篇小说《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缨的成名作,出版于一九四二年。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写法,主人公莫尔索即作品中的“我”,直面读者,以极其冷漠的口吻,好象叙说他人的故事似的,讲述了他自己的一段生活经历。小说分为两部,按时间先后顺...  相似文献   

3.
宋莹 《法国研究》2007,(3):25-30
杜拉斯生前,没有多少作家能像她那样将读者和评论家们斩钉截铁地划分为两大截然相反的阵营:一方面,将杜拉斯的小说封为圣品的读者们希求将她推上巴黎第一文人宝座;另一方面,总有一些人对她的创作和她本人充满了"厌恶"和"憎恨"――因为她太流行了,太我行我素,太爱制造丑闻了。当然,获得法国龚古尔奖的《情人》也使杜拉斯举世闻名。到如今,辞世十年的杜拉斯渐渐荣升为一位圣哲。作为伟大的作家,电影人和导演,她愈来愈使世人分享她的作品。对杜拉斯的研究评论历来纷繁复杂。对杜拉斯某些小说的诠释也并非清楚明白。笔者此次涉及的是被误解的杜拉斯,解析杜拉斯的一篇代表名作《如歌的中板》,道出读者从未看透的《如歌的中板》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4.
<正>二月河的《雍正皇帝》洋洋洒洒130余万字,曾获"八五"期间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香港《亚洲周刊》将其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之一。鸿篇巨制,可称道之处多矣,其对于清代改革艰难险阻的描绘,读之尤为惊心动魄。雨果说过:"了解全面需要历史,了解细节需要传奇。"该书就是一部改革者的传奇故事。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头顶的光环因有那样杰  相似文献   

5.
韩国女作家申京淑的小说作品中出现了众多女性形象。《寻找母亲》和《风琴的位置》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都具有代表性。而且两部小说的情节都围绕着女性角色的"离别"展开。除去"离别"的表面意义,这种贯穿小说全文的行为也表达出了女性对自我、家庭和社会的愿望与诉求。本文将结合荣格的原型分析法,分析两部小说中女性角色"离别"行为及其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代法国作家弗朗索瓦·邦特别关注反映工人和工厂的题材,探讨全球化进程中工人境遇的边缘化和工厂世界的荒芜化等社会现象。他的代表作《大宇》引领了21世纪初全球化浪潮下法国工人题材的现实主义文学的革新。在这部作品中,作家通过对大宇破产事件的解读、对现实的断片式再现、访谈与戏剧相结合的小说创作手法,着力描绘了工人世界“日常下”的事物,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法国产业工人断片式的生存现实。《大宇》在传统小说形式基础上的文艺创新完成了对传统现实主义的继承与革新,访谈与戏剧的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现实主义张力,使小说化成了与记忆作斗争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7.
阙政 《新民周刊》2012,(34):28-29
马修对中文版话剧忠于原著的改编也相当满意:"就像当年外祖母对小说改编电影的要求一样:不要添加,拒绝插科打诨。"再没有比戏剧舞台更像密室的地方了。众目睽睽之下,命案就在舞台正中上演,一举一动,一启一阖。  相似文献   

8.
著名的法国现实主义小说《包法利夫人》完成于1856年并于1925年由翻译家、小说家李劼人译成中文,十年之后译者本人的文学创作《死水微澜》在中华印书局出版。这部《死水微澜》被誉为李劼人学福楼拜式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第一代表作,它的问世引来中国文学界的重视,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以后,关于两部小说的文学评论不断涌现。在这些文章中,我们发现关于《包法利夫人》和《死水微澜》两部小说的文学比较的文章虽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从作者本身的角度来深入研究两位女主人公结局不同的原因。本文试图从两位作者的政治主张、文学选择、人生态度等几方面去了解作者的创作构思,进而找到两位女性生活经历相似但结局却不同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9.
王佳 《法国研究》2008,(3):55-58
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年代更是早于戏剧、小说。在人类早期,文字还没有出现的阶段,文学创作与传播主要依赖于口头形式,而寓言作为最早出现的文学形式之一,主要也是人民的口头创作。它和同时期的神话、民歌、笑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张英 《新民周刊》2024,(2):46-51
<正>王家卫就说我:老金你真是亏,你这个《繁花》,那么多故事,换一个人能写好几部作品了。这是王家卫的原话。我当时回答他说,我是不考虑这个的,我就是要把小说做到最好就好了。这个想法和别人不大一样。根据金宇澄小说《繁花》改编、由王家卫执导的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中。时间回到2013年11月,小说发表才半年,王家卫已经主动找到了金宇澄。后来金宇澄回忆起这段经历格外感慨:“当时上海有一些同行还不知道这本小说,  相似文献   

11.
我首先表示,我对我的书第一次在北京出版感到万分高兴。如果我能稍稍保留我积累的经给而重新开始生活的话,那么,我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中文。《变》是对西方问题的思考,西方味十足。因此,我提供一些线索作为参考,以有助于读者了解作品,大概不能算多此一举吧。 1)“新小说”法国人民在第二次大战中无论在肉体上或精神上都受到极其严峻的考验。我国在世界上  相似文献   

12.
毕业于东京大学法文系的大江健三郎,在写作过程中深受法国文学的影响。研究界目前对大江健三郎的"法国师承"脉络梳理主要集中在萨特、罗曼·加里等作家,对塞利纳的探讨则尚未多见。但是,大江健三郎本人却多次公开地提出塞利纳对自身文学创作甚至个人生活的影响。塞利纳战争三部曲之一《轻快舞》被作为小说元素引入大江健三郎的《静静的生活》,大江健三郎通过人物设定、引用与评论等方式使两个文本呈现出显性的互文关系;大江健三郎对于塞利纳"卑贱书写"方式的模仿,则使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关系具有了更为深层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七年(明治四○年)夏目漱石创作了小说《虞美人草》,女主人公藤尾因为要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选择结婚对象而最终死去。小森阳一先生将她的死归结为"同《明治民法》再次强化的近代家父长制以男性中心的社会体系全体为敌,因此漱石不得不杀掉了她。……漱石通过以后的小说,从女性的侧面不断质问近代家父长制对家族的压抑。"① 漱石于大正元年(一九一二年)至大正二年发表的小说《行人》通过让"叙述者"二郎诉说一郎和阿直的故事,反映了高尚的近代知识分子一郎的苦恼、焦躁与不安。在深刻刻画一郎  相似文献   

14.
王晓涓 《新民周刊》2012,(47):78-81
法国画家高更在1897年创作了他的巅峰之作,名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全世界的哲学家都一直热衷的发问。这些发问也时常困扰着我。家是港湾,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个人的情感可以折射出一座城市、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共通的情感。岁月更迭,我们家庭中旧的物件已经不多见,而当今的家庭形态,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传统家...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漩涡里苦恼的艺术魂——读尹贞慕的《蝴蝶梦》李秀美尹贞慕的小说引导着我每当火一般的烈日逐渐离我远去,习习凉风吹进心扉时,我便开始读尹贞慕的小说。尹贞慕算不上是一位多产作家,但我与尹贞慕的作品相伴已长达十个年头。尤其是,这部作品是继《田野》之后第...  相似文献   

16.
陈溪 《法国研究》2014,(2):67-73
本文研究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家尤奈斯库的作品《秃头歌女》中形式各异、丰富怪诞的戏剧"语言游戏",认为其类似于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到的"异位移植"(les hétérotopies)现象,《秃》剧为代表的各种荒诞剧语言变形也是戏剧"语言家族"中的"异位移植",或称"异托邦"。《秃》剧中不同类型的"异托邦"语言现象是异常性与日常性的并置、对立和交叠。从尤奈斯库自己的相关生活体验和创作意图来看,这一"异托邦"并非如荒诞剧传统阐释模式认为的,是对于相似现实世界和人类精神状态的全部写实反映,相反,尤奈斯库的"异托邦"是对于日常语言及现代思维的正常秩序的有意反叛与逃逸,并且意图由此对日常生活进行"分解"和异化。  相似文献   

17.
首先,把《我们是<恶心>的继承者》原文翻译如下: 《恶心》刚出版的时候,我没读过(我当时十六岁,本可以读),而是稍后几年, (正好是)战争结束了才读的。很可能就是这本书,还有《诉讼》或《娜嘉》这两本书对我产生了一种不知不觉的力量,促使我自己也开始写起小说来了。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研究》自创刊以来,一直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正是由于这种关心和支持,十几年来,《俄罗斯研究》获得了坚实的进步与发展。编辑部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张亘 《法国研究》2007,(3):38-43
《巴西红》(Rouge Brésil)是法国当代知名作家让·克里斯托佛·鲁芬(Jean-Christophe Rufin,1952-)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在2001年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受到评论界的关注。让·克里斯托佛·鲁芬的创作轨迹和其社会活动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他曾经作为人道援助人士被派遣到许多国家工作,担任过著名的"无国界医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组织的副主席,并且刚刚于2007年8月被任命为法国驻塞内加尔大使。他的几部倍受读者关注的小说往往是自己在第三世界国家经历的折射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研究》自创刊以来,一直得到广大读者和作者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正是由于这种关心和支持,十几年来,《俄罗斯研究》获得了坚实的进步与发展。编辑部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