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是一名副营职军转干部.两年前,我受市委组织部之命,到一家非公企业组建党支部,并担任党支部书记. 上任的那个周末,我去厂里看望加班的员工.他们反映,他们在节假日、周末和平日加班时,从来都拿不到法定的加班工资.我问他们是否向管理层提出过要求,他们说"提了,没用".他们要我替他们说说话:"你代表党支部,你说话他们肯定听."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与邓小平在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都展示了卓越领袖的人格魅力.他们的人格是高尚而伟大的,魅力是无穷的.他们不仅影响和改造着周围世界,而且还成为人们不断进取和完善自我的直接精神动力.毛泽东、邓小平两位伟人具有很多共同的人格魅力,他们都正视成功、正视失败、正视敌人、正视自己、正视赞扬、正视诋毁、正视有利因素、正视不利因素,这种一致性表现在他们的人格上的一致性.同时,他们又具有不同的个人精神魅力.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和叶剑英都是政治家兼诗人,诗歌和政治伴随着他们一生.他们诗心相通,英雄相惜,都十分喜爱和推崇对方的诗作,而他们不同时期的诗作也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各自不同的心境.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群已白发尽染的老人,他们从炮火硝烟中走出,经历了新中国成长中的每一阵痛和坎坷.他们对党有着无比执着的信念和忠诚,真情奉献,无怨无悔.他们老了,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而是仍尽心尽力地发挥着余热.他们如明灯,在人们陷入困惑、疲惫、浮躁的时候,给予清醒、坚定的信念和一颗平静敬业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和李大钊都是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家,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积极倡导者和推动者.他们关于国共合作的共同思想对于实现国共两党合作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们对于国共合作在许多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分歧.文章对他们国共合作思想的异同之处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策划导言: 在我们中国,有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从精神到肉体,都饱受半个多世纪之前那场日本侵略战争和遗留化学武器的严重伤害.在整个社会愈发注意到他们的正当权益需要维护时,人们发现,几位义无反顾的先行者已经为此呕心沥血了许多年.他们希望通过法律的力量让人们铭记历史的本来面目,他们正在为维护中华民族和受害者的尊严奋力前行,他们已经用行动诠释了公民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与热爱,他们还将以不屈的精神去挺起我们民族的脊梁.在看似平凡的故事中,他们所展示的是撼人心魄的人格力量.  相似文献   

7.
革命前辈无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还是在白色恐怖的敌占区,都以出生入死的奋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丰功伟绩.人民群众爱戴他们、敬仰他们、歌颂他们,把他们称作"人民领袖"、"大救星"、"开国元勋".建国后,如果他们中有人搞一点特殊,讲一点享受,群众是能够理解和原谅的.但是,老一辈革命家以他们的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共产党人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升官、发财、享受,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荫庇子孙.因此,劳苦功高不能自满,创业艰辛仍须奉献,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德.  相似文献   

8.
《党的文献》2001,(5):29-30
现在你们的事情比过去好办了.过去有障碍,事情不好办,现在障碍没有了. 达赖周围有许多人,对达赖影响不好.当然也不能说达赖是进步的,他自己不那么进步.他到外国去发表的一些言论,做的一些事,是反对祖国的.他们说,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是独立王国.第二就是改革问题,他们不赞成.你们和他们不同,爱国和改革这两条,你们都赞成.  相似文献   

9.
简论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聊天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影音成瘾、网络制作成瘾.这些新情况已经严重地威胁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冲击着他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的正常社会化,甚至诱发他们走向网络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耿云志在为马勇著、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梁漱溟评传》一书写的序中指出:梁氏和他同时代的许多知识领袖一样,尽管本身是书生,但却不能忘情于政治.国家民族的命运时刻蒙绕着他们的心,使他们无法静坐书斋,过纯学问的生活.他们时而发表宣言,表达自己的愿望和主张;时而"漩进"政潮之中,凄凄惶惶东奔西走.他们的活动,也  相似文献   

11.
近日,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和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同时落马,引发了不小的震动.这并非因为他们的职务有多高,犯罪的金额有多大,关键是他们的"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出,贪官多是"喂"出来的.  相似文献   

12.
论新闻舆论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有效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年大学生是思维活跃、富有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最活跃的因素.在现代信息社会,他们无疑也是受传媒影响最大的群体.传媒的力量无时不渗透并作用于他们成长和发展的每一阶段,影响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左右着他们的行为方式.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我们不能回避新闻舆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体的潜在功能.  相似文献   

13.
杨洲 《党史博采》2006,(3):42-43
在中国共产党光荣的革命斗争史上,记载着这样一群活跃在党的生命线上的勇士: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党中央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传递着革命的信息,为党的工作无私奉献,甘于寂寞.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以及各级党和军队领导指挥机关的指示、命令、重要的请示报告等,都要经过他们的译发来传递,但他们却为了党的事业严守秘密,熔化自我,甘作"无名英雄",以至于他们的名字也多鲜为人知.他们,就是被誉为"党的红色传令兵"的机要工作者.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这是一名乡镇干部在信访工作中的真实经历,这种经历每天持续不断地发生在他们身边.作为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工作人员,他们的行为被上访者、上级部门、新闻媒体等做着形形色色的解读.然而,当真正走近他们,你才会理解他们的无奈和苦衷.一个基层信访干部的生存状态折射着体制的痼疾,也在刺激着那些"习以为常"的神经.  相似文献   

15.
国历史上有不少名垂青史的人物,他们对社会和历史的进步作过重要贡献,但是其中有些人,其结局却很悲惨.除了复杂的政治原因,与他们出污泥而"有染"也往往密切相关.可以这样说,贪墨之欲,乃肇祸之门.从他们的政治浮沉中可以总结一些深刻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6.
辽沈战役纪念馆第八厅的“东北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烈士名录”中,赫然记载着袁学群和李若茜两位烈士的英名.但是,在成千上万的参观者中,对他们短暂而壮烈的斗争生涯,知道的人却是廖廖无几的,更不必说他们在解放后还蒙受过一段不白之冤.其实,他们不仅仅是志同道合的同志,而且是一对情深意笃的夫妻,出生入死的战友.1948年10月17日,他们喋血狱中的时刻,离长春城回到人民的怀抱只差48小时.这一年,袁学群24岁,李若茜21岁.袁学群和李若茜是辽宁省营口市人,1943年末,在日本横滨正金银行营口支店就职时相识.作为日寇铁蹄下的亡国奴,面对生灵涂炭,人民倒悬的现实,他们的心情沉重而悲愤.  相似文献   

17.
2009年11月5日,<党的生活>迎来创刊五十周年.借此机会,谨向多年来一直关心、支持本刊的广大读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谢意! 五十年前的今天,在时任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同志的提议下,由省委主办、省委组织部代管的<党的生活>与广大读者见面了.欧阳钦同志在亲自撰写的发刊词中指出:"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社会主义事业正在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广大干部和党员每天都会遇到新的问题,要求他们去研究、分析、判断和解决.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适合他们阅读的党的读物,总结和交流他们工作中的经验,对他们的工作和学习进行指导.因此.省委决定出版以基层干部和党员为对象的通俗刊物--<党的生活>."这是省委的重托,这是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西方人向来自视甚高,惯于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审视、指责别人.他们把外交称之为“人权外交”,只要是同他们想的、做的不一样,都斥之为异端邪说.他们经常挂在嘴上的价值观是“自由、民主、人权”,其实,他们内心里最核心的价值观并不是这些.真正指导他们言行的、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人主义.对他们来说,个人主义是至高无上的,自由、民主、人权之类,都是从个人主义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9.
1917年10月革命给中国当时进步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时,也极大地震动了一些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的爱国的国民党人.他们憎恨列强的侵略和封建专制的压迫,追求民主、渴望自由、平等.而这些与共产主义者所追求的有着相同之处.因而,他们在思想上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理论宣传,并与之产生共鸣.所以当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悄然兴起时,他们便毅然地加入其中.先后参与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筹  相似文献   

20.
许多人都知道,我党著名的女革命家刘英是曾担任过中共中央总书记的张闻天同志的夫人.张闻天和刘英二人是在革命时期、战争年代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当初他们的感情之路并不一帆风顺,幸好有一个人在关键时候帮助了他们,使得他们的爱情得成正果.许多人可能想不到,这个关键人物就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