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党的主张,同时也是人民的共同意愿。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而各级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又是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他们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理所应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成效。因此,应该把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筑牢构…  相似文献   

2.
行政执法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关键,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也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重点。我县共有各级人大代表 1067人。去年换届以来,新一届人大常委会根据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要求, 组织各级人大代表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力度,支持和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从而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了行政执法水平,做到了严格执法、文明执法、公正执法。  相似文献   

3.
贾宾 《前沿》2007,(6):168-170
和谐社会首先应该是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保障。政府行政权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其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依法行政能否以公平正义为价值尺度,调整社会关系,平衡社会利益,整合社会资源,维护社会秩序,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直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成败。  相似文献   

4.
张新光 《理论月刊》2007,4(4):43-45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理。从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阈下分析,构建和谐社会反映无产阶级的执政本质和神圣使命,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逻辑必然;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质上是逐步消除国家与社会的对立和矛盾、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发挥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发展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帆  谭琳 《思想战线》2007,33(3):116-121
和谐社会构建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也必须依靠各种组织和全民的力量。在我国,作为处于政府、市场、家庭之间的一种特殊组织结构,公民社会组织在社会的协调与发展中已经初显其价值与作用。重视公民社会组织的影响力,提升公民社会组织的功能,对于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管理社会事务,理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作为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既肯定社会对国家的决定作用,又承认国家对社会的反作用,并认为维系国家与社会发展及二者关系的基础在于人民群众。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可以为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与方法指导,启示我们在构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时必须坚持社会力量参与、县乡政府负责和以农民群众为本。  相似文献   

8.
实行代表建议公示制,能更好地发挥代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民意能否得以伸张,是社会能否实现和谐的一个最基本标志。出现群体上访和围坐政府机关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的呼声失去了依法伸张的途径,导致不和谐现象出现:人大代表是传播民意、为民代言的使者。民意得不到有效伸张,无疑是人大代表没有尽到为民代言的天职。  相似文献   

9.
党群、干群关系是社会关系和谐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和谐社会关键是要协调社会关系.所谓社会关系就是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信访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和要求的重要渠道.信访工作被喻为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和社会矛盾的“调节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结合十六届六中全会着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笔者对如何有效解决信访问题作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1.
汤敏 《辽宁人大》2008,(4):28-28
人大代表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的协调员,既《代表法》所提及的“桥梁、纽带”之作用。人大代表还要积极参政议政,为构建和谐社会尽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义务。这就是我任本届省人大代表职务的切身体会。  相似文献   

12.
华红兵 《时代主人》2006,(11):30-31
近年来,新余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把它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和义不容辞的职责,把办理工作与为群众办实事结合起来,解决了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了代表职权的行使,促进了全市三个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13.
王峰 《新东方》2007,(11):15-18
人类社会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和谐社会应当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和谐,而劳动关系作为其中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深刻影响着生产关系的形成发展和社会结构的稳定。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  相似文献   

14.
公益慈善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和谐"与"仁爱"及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的理想生存状态。在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下,培育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少年的公益慈善意识,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及其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各级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他们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着最广泛最密切的联系,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理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应在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意愿、价值观念、行为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民众个体的和谐,就不会有全社会的和谐;没有民众的支持和参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无从谈起。因此,准确把握民情民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人民政协是党委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在反映民意、服务和谐社会方面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增强民意意识:政协服务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民意的顺畅表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没有民意的顺畅表达,就不可能有和谐的  相似文献   

17.
王晶中 《人大研究》2005,(7):F002-F00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杜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地做好构建杜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人大及其常委会肩负着重大责任。和谐社会是一个公平正义、平等友善、安全祥和、积极向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也是一个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实现这一目标,要充分发扬民主、及时反映民意、依法调整社会关系,这也正是人大工作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努力做到“八个坚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人大的重要作用。一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促进和谐。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社会和谐的根基,也是人大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与和谐是互为因果的,既因为和谐而发展,又因为发展而和谐。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存在,重要原因是经济不发达,社会不进步。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只有采取发展的办法。而发展又必须讲科学。因此,人大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项目建设、企业改制、农民增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依法行使决定权,及时作出符合地区特点、发挥比较优势、体现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决策,保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大工作要更加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二是要坚持以发扬民主促进和谐。社会和谐离不开社会政治民主。促进各种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民主有利于统筹各方、广纳群言、兼顾利益;有利于调动各方而的积极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有利于推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人大是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也是人民群众表达意愿、实现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我船要充分发挥人大的职能,不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深入了解民情,积极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要加大人民群众参与立法、监督工作的力度,把人大的各项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要做好代表工作,进一步发挥好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作用,依法保障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群众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神圣职权。要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8.
民政部门是社会的“减震器”,是群众与政府的“连心锁”,民政工作关系到每个社会细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自治区民政事业方兴未艾,广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成员结构处于不断分化、整合的过程。"弱势群体"现象成为转型期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尤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关注弱势群体。因此,从理论上研究弱势群体问题,无疑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政策》2008,(3):60-60
申林在2008年1月7日《学习时报》上撰文,阐述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时。认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在治理方略、基本内涵、核心价值上虽然互相包含,但各有所侧重。其主要差别在于:一、在治理方略上,前者侧重结构,后者侧重关系。小康社会侧重结构,是将社会视为一个系统,一种组织模式。和谐社会侧重关系,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两个方面,但主要是指社会关系的和谐。二、在基本内涵上,前者侧重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后者侧重协调社会成员利益关系。小康社会侧重处理政府与社会关系,是指政府须在公平与效率之间作一种和谐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