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日午后,细雨绵绵,张玉梅休闲适意地坐在办公桌前,笔者走进去的时候,一眼便望见墙壁正中四个醒目的大字"厚德载物"。无论是笔力还是裱工都极为精致典雅,看来这是张总的珍爱。张玉梅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学爱好者",通读《黄帝内经》,让她通晓养生智慧;研读《易经》,让她体悟身心清静。"学习国学,让我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总能找到简单的解决办法。"张玉梅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2.
赵辉 《台声》2010,(11):82-85
黄韵玲被很多人称为"音乐才女"、"金牌制作人",在台湾流行乐界的地位堪与罗大佑比肩。她从被扔进垃圾箱的退稿里找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结果成就赵传的经典之作。她的音乐没有齐豫追求的那份高雅,也没有蔡琴在歌中融入的诗辞歌赋;不像罗大佑那么锋利,也不像李宗盛在表现生活与人生时那么简单平和。她只是用音乐表达自己,一种对创新与突破不断追求的勇气。  相似文献   

3.
身影     
刘嘉玲转型当上CEO 据大公报消息,爱情路顺利的刘嘉玲,事业亦得意,最近她转型成为商界女强人,当上购物频道CEO,对她来说虽然是一大挑战;然则她事前亦做足预备功夫,知己知彼,相信自己有这个兴趣与能力,才会接受邀请。现在的嘉玲,很清晰知道自己要走的路,她说:"我的人生没有一分侥幸,每一分收获都是我努力付出得来!我相信专业,目标必达!"  相似文献   

4.
闲意人生     
闲意人生陈炜在中国,见一个不化妆的大姑娘很容易,但是见一个不化妆的女影星就十分不易了。因此,当我坐在客厅里,看着女主人——影星陈炜的时候就感到很吃惊——她没有化妆,可比银幕上的形象更清丽。采访陈炜,不仅仅因为她是个影星,还因为她与我拥有同样的两个方块...  相似文献   

5.
正在万里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脚下,有一位"送行者",十多年来默默无闻地呵护逝者通往天堂路,她就是获得2016年"全国殡葬工作先进工作者"殊荣的嘉峪关市第一位女殡仪馆馆长赵静。"人生最后一站,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呵护每一位逝者的尊严。"1978年出生于农民家庭的赵静,2000年毕业后就来到殡仪馆工作。第一次走进殡仪馆时,她也很害怕。因为在殡仪馆工作,多次相亲无果,一些同学和朋友也有意无意躲着她。  相似文献   

6.
娇小的身材、清秀的面容、说起话来很轻柔。见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刘锐,还以为她是南方人。她一边介绍自己是东北人,一边强调自己更在意嘉兴人的身份":我18岁离开老家,现在终于在嘉兴安定下来了。"1991年,刘锐刚考入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就下定决心,毕生从事地球"血液"——水的净化工作。2001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的刘锐面临人生中的第一次选择:国内有多家企业欲以高薪聘请;国家科  相似文献   

7.
人们对情绪创伤性事件的记忆,大多比对普通事件的记忆更为准确和持久。有天晚上在热线值班,接到一位女士的电话,她说自己很孤独,人生很失败,她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欣赏和认同,却总是沉浸在负面的情绪中不能自拔。她显然接触过心理学,所以会用很专业的话说,这是因为她  相似文献   

8.
对新闻这一职业,江宛柳同志并非科班出身,她是由文艺编辑改行的。后来她调到解放军报社当记者后,熟悉她的人很不理解,当和她专门探讨这个问题时,她淡淡地一笑说:"想换个环境,挑战一下自我。"要知道她当时已是不小的年龄,在解放军文艺社也小有名气了,突然半路出家,换一个新岗  相似文献   

9.
孟鑫 《江苏政协》2011,(5):55-56
<正>平和、淡然、谦逊,这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她,是一名企业的团委书记,也是一名优秀的政协委员;她,工作出类拔萃、奉献爱心,用自己的行动来鼓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徐州市优秀团干部"、"新沂市优秀团干部"、"华信塑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也为她的人生不断增添新的注脚。她就是新沂市政协委员、江苏华信塑业发展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刘运玲。  相似文献   

10.
正"我希望能做一个美的传播者,帮助每一名中国女性实现美好的梦想。"她曾在美国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把人生最美好的韶华献于医学事业;而在对中国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后,有了新的想法,她开拓了中国成年女性综合素质培训研修事业的先河。她爱美,而让中国女人更美,则是她毕生的"美丽之梦"。张乐华,一个在时尚界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的名字。作为国际素质形象培养研究机构专家,北京幽兰女社社长,她牵系着  相似文献   

11.
未圆之梦 尹虹曾经是个追求浪漫、耽于梦想的女孩。她在盐城一家广告公司搞设计,在设计广告的同时也在设计自己的人生。比如,她心目中的的白马王子一定要是个英俊洒脱、才华横溢的男孩,并且她时常和女友们淡起非这类男人不嫁,当然她自身条件也很不错:超凡脱俗的创意广告带给她丰厚的报酬,人又生得靓丽超群。父母都是银行员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22)
正记者手记3个多小时的讲述,1万多字的文字整理,苏琦老人80多载风雨岁月的人生大幕展现在记者面前。她似乎是一扇门窗,向到访的人们展示教科书上的历史长河。从1928年一出生,她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两岸隔绝对峙等等,让到访的记者一窥她宏大叙事下的个体人生的起落沉浮、悲欢离合。苏琦老师不喜媒体采访,记者前后多次邀访,她始终推却。无奈老师实在拗不过年轻人的软磨硬泡,便"为难"答应下来。正式采访前和记者闲聊,她抱怨自己越来越差的记忆,笑言自己"老年痴呆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担心讲述过程中的时间、人物、  相似文献   

13.
董宇 《传承》2007,(9):36-37
黄学军,佛山中院一名年轻的女法官,在她37年的人生年轮里,她最信奉的是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19年来,她从一名打字员成长为"全国法官十杰"。她依法办理了2000多件案子,是当事人心中公平正义的化身,人们评价她:不仅用法律办案,更是用心办案。  相似文献   

14.
秦友莲 《政协天地》2011,(Z1):38-39
孩子们都喜欢漂亮的语文老师,我小时候也是这样,什么道理说不清,见到林莘老师的一刹那,记者才突然明白,因为孩子们把语文老师看成是美丽语言、动人故事和生命灵气的化身。他们希望从漂亮的语文老师身上找到漂亮的人生。林莘老师确实很漂亮,无论是长相、身材还是衣着,都透着孩子们喜欢的符号。她的声音很好听,清脆、亲切,有着温柔的穿透力。在小学语文界里,林莘和她的"林莘名师工作室"早已  相似文献   

15.
《人民政坛》2013,(6):10-13
她经济上不宽裕,却拥有繁星般高远璀璨的梦想;她像水一般包容着所有和她的梦想相关的人与事,却又如火一样燃烧着自己,用炙热的温度熨烫着"责任"两个字;她是独行者,无怨无悔地前行,但回首来时路,不知不觉众人已经温暖地陪伴了她许久。这就是陈宜安,她用她的热情与坚忍,折射出人生七彩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她已经87岁,到了开始犯迷糊的时候。蒲扇刚刚还拿在手上,可出去收了趟晒在院里的被子,就记不起搁哪儿了。蓝头巾前一天明明还在床头,第二天不知怎么到鸡窝上了。自己10个孩子的名字,她也甚至记不全。她已经87岁,渐渐“迷了,老了”,到了人生中最后的一段时光。但有个念头在她心里却一直很清晰——她想念儿子。  相似文献   

17.
周萍 《中国减灾》2012,(9):8-11
鲁豫,这是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名字,这是个被CNN称作"东方奥普拉"的女子。我们通常都忘记她其实姓陈,名鲁豫,名字里包含着父母籍贯的信息。她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感性很随性的人,不刻意追求什么,很少上网,至今没有博客和微博,似乎刻意和这个世界保持着距离。但她又是中国谈话类节目的标杆人物,她的《鲁豫有约》红遍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8.
董竹君,一位历经传奇的世纪女性。周总理曾在对她的谈话中说:"一个人革命不容易,一个女人革命就更不容易,一个女人要做成功一件事就更难了。"从洋车夫的女儿到被迫沦为青楼卖唱女;从结识革命党人跳出火坑到当上都督夫人;从不堪夫权统治而走上独立之路;从创业失败到成为上海"锦江饭店"女老板,她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堪称一部活生生的历史画卷。而成就这一切的,是她自己坚定的信念和与命运的抗争。"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被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董竹君《我的一个世纪》  相似文献   

19.
刘威麟 《中国减灾》2011,(5X):34-34
<正>人生中的幸福,往往是你一生中的一两个"险境中的决定"帮你完成的。最近美国网络界掀起一串"笔战",起因是知名创业家Jason Calacanis(被誉为"专业博客之父")写了一篇文章,讲述他们家第一个孩子刚出生时的感动。Jason的这篇文章,以他的角度,试图给那些新创业者"上"一课。他很不识相地  相似文献   

20.
一个美国籍韩国人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在一个远离繁华城市的小镇建立了一所弱智儿童寄托站,她收养了30多名残疾儿童。她用她的座右铭:"爱心是神圣的,爱心无国界,爱不需要条件,让爱充满我们爱之家,充满全世界。"来完成她的人生理想。虽然她不懂汉语,但是传递爱心是不需要语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