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1927年8月11日,中共中央致函闽北、闽南临委:"决定闽省暂时划为闽南、闽北两区……闽北临时委员会直隶中央……闽北临委定书记陈昭礼。"1931年百色起义后,邓小平在给中央的报告中说,右江根据地工作难以展开,"后来我和陈豪人自己下去",才"有相当成绩"。据《赖传珠日记》记载:1937年12月26日,从延安到汉口太和街26号新四军军部,"开始和军长秘书陈希周结  相似文献   

2.
一、筹备之经过。前处〔陈〕少微同志到上海时,负中央命令召集闽南、闽北各县负责同志联席会议,成立临时省委。当时陈少微同志即在沪,函闽北临委下令各县,令各县同志到厦开会。及少微同志归来后,复电闽北临委令其着速来厦。但当时闽北常无函,故闽南临委不敢召集闽南各县负责同志来厦。直到十一月二十一号闽北临委始来负责同志三人。当时即与闽南特委开一联席会议,决定在最近召集大会。并推出陈明、林熙盛、王海萍、丘伴林、陈昭礼、葛越溪、潘作民为大会的筹备委员,组织筹备委员会。于是即电召各县负责同志赶  相似文献   

3.
现代历史上,中共地方组织自在福建萌发以来,除了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曾组建过福建省委,有过短暂的全省性机构之外,其大部分时期,是以闽西(包括闽南)和闽北(包括福州,闽东等)这两大片区域分头开展活动的。如早期的闽北临委和闽南临委;稍后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中共中央致闽北闽南临委信》,是福建地方党组织得到的关于进行“农民暴动”与“土地革命”的一份最早的中央指示。在福建地方党组织收悉“八七”会议决议之详细内容之前,《中共中央致闽北闽南临委信》为福建地方党和革命群众指明了斗争开展的方向,成为福建地方党组织实现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历史转变的首要关节。因此,弄清此信送达福建的日期,对正确地论述二战初期福建革命斗争的历史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5.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到中共福建省委(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在漳州诞生八七会议之后,党中央指示福建党的工作"应根据紧急会议的决议来确定自己工作的方向",同时指示中共闽南临委"应立即派最活动分子到各县组织农民暴动……"中共闽南临委就派罗明、罗秋天等到闽西的龙岩、永定、上杭等县  相似文献   

6.
自一九二七年七月党中央派陈明、陈昭礼等回福建恢复和组建党组织,至年底中共福建临时省委成立,中共闽南临委的隶属关系几经改变。历来的党史专题研究文章,对这个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九二七年底,陈明向党中央所作的口头报告中曾提到:闽南临委“以前属江苏省指挥,后又改为  相似文献   

7.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福建开始了土地革命时期一个极为壮观的历史阶段。福建党的领导机关(开始是闽南、闽北临委,不久为福建临时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整顿和恢复了党的组织,制定了一系列工作方针,掀起了全省的农民武装暴动的巨浪,为以后的革命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近年来,许多同志撰文叙述了这一时期的历史。但这些著述大多侧重于对各地暴动始末  相似文献   

8.
1927年夏秋,中共惠安县临委负责人王德彰奉中共闽南临委的指示,在惠安涂岭建立中共惠安县特别支部委员会,亦称涂岭区委,并组织起一支36人的农民自卫军。“八·七”会议后,为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共惠安特支加紧整顿、扩大农民自卫军  相似文献   

9.
一九四九年夏,我解放大军长驱入闽,解放了闽北大片土地,旋即兵分三路直捣省会福州,福建全省解放指日可待.此时,坚持战斗在敌人后方的闽南游击武装和革命人民,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武装的和非武装的斗争,度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岁月,已经胜利在望了.为了配合解放大军迅速解放闽南,顺利接管城市,恢复生产秩序,一九四九年八月,遵照闽南地委的指示,中共漳、泉、厦临时工委决定,在漳州组织"龙溪人民解放同盟",作为党的外  相似文献   

10.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机关旧址”于“七一”前夕正式开放。修葺后的闽北临委旧址焕然一新,内设两个展厅。第一展厅: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的建立。介绍了中共福建省委的前身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及历史功绩。第二展厅:建瓯革命史。分“党的创建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两个展厅用大量的图片、照片、资料,向人们展示了建瓯光辉的革命历史。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八七”会议之后,中国革命进入了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这革命发生重大转折的时候,福建党的领导机关(开始是闽南、闽北临委,不久为福建临时省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及“八七”会议精神,从一九二七年秋至二八年秋,整顿和恢复党的组织,及时制定具体的工作方针,积极领导全省的农民武装斗争,从而,福建掀起了土地革命时期第一个相当壮观的革命浪潮。虽然由于当时革命还处于低潮和敌人力量的过于强大,这一时期的武装斗争大多受到了挫折,但这些英勇不屈的斗  相似文献   

12.
沙东迅 《广东党史》2011,(10):41-42
回忆者:胡根天(当时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广州文史馆馆长等职) 记录者:沙东迅(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时间:一九八三年十二月六日、八日 地点:广州市盘福新街胡根天住所 1918年广西桂系军阀倾巢东下,占领广东,年底粤军完全退出广东到闽南。福建军阀李厚基退到闽北。陈炯明、许崇智等人在闽南训练粤军,准备一有机会就打回广东。  相似文献   

13.
“八七”会议后,陈昭礼回到闽北恢复党的工作,将建瓯支部、崇安(今武夷山市)特支扩建为建瓯县委、崇安县委。随后,闽北党组织逐渐从建瓯、崇安发展到建阳、浦城、政和、松溪、邵武乃至闽北各地,建立了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革命根据地、红军队伍和苏维埃政权。闽北党组织自恢复之日起,始终坚持从思想、作风、组织上加强建  相似文献   

14.
1948年,根据形势发展,中共川东临委决定,在部分地区举行武装起义。 临委计划组织3起武装起义,其中华蓥山起义规模最大。王璞亲自坐镇指挥,大批党员和骨干从重庆等地陆续调来,进行起义准备。  相似文献   

15.
李克己烈士、台湾省台南县人。一九三一年在厦门参加中国共产党。随后,由党组织派遣到闽南参加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先后在闽南红军游击队第一支队任军医,在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任政治部主任。并于一九三三年一月当选为中共漳州中心县委委  相似文献   

16.
楝榛 《党建》2009,(5):21-21
在今年2月福建省委宣传部先进工作者表彰会上,一位来自闽北山区的57岁的宣传干部,侃侃叙说他连续15年担任县级宣传部副部长的经验与经历。他的讲话,不时博得阵阵掌声。他,就是光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林申。  相似文献   

17.
今年7月,是中共武夷山党组织创建80周年。本文着重从由中共崇安县委领导的以崇安为中心的闽北苏区的创建发展史为题,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的内涵,阐述武夷山苏区在中华苏维埃运动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1928年3月8日的平和暴动,威震八闽大地,极大地鼓舞了福建人民的革命斗志。中共中央和中共福建省临委对平和暴动十分重视,多次发文评介,既有对暴动的高度赞扬,也有对平和县临委的指责和处分。本文拟就中央及省临委对平和县临委的指责和处分等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9.
曾是闽北主要革命老根据地的崇安县上海、大安、坑口三个村的党支部,最近组织人员编写村史,为全县青年开展“读党史,忆传统,学先烈,干四化”活动提供了真实生动的好教材。这三篇题为《闽北武装斗争策源地——上梅》、《闽北红色首府——大安》和《革命红旗永不倒——坑口》的村史,已由崇安县委党史办编成《崇安党史丛书》在全县发行。  相似文献   

20.
闽南山水,秀丽多姿。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周恩来便与闽南结下不解之缘,全国解放之后,他更是不忘闽南,将一片深情留在闽南大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