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吕元礼  李超 《学习论坛》2006,22(6):67-69
反对腐败必须以法制权,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首先,制度反腐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现代政治文化的客观要求,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必然性。其次,制度反腐具有普适性、稳定性、科学性,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必要性。再次,公民社会的兴起是制度反腐的社会基础,多层监督网络的形成是制度反腐的技术基础,日趋完备的法律制度是制度反腐的法律基础。从权力反腐走向制度反腐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以分析2000年反腐典型案例为依据,从腐败主体;腐败涉及范围;腐败行为方式、手段及后果;腐败跨度、案发及查处等四个方面,详尽深入透视了当前腐败现象演变的新动态、新特点和新趋势,由此提出腐败现象已由权力腐败泛化至社会腐败的新阶段;腐败严重化的根源在于转型期的体制性缺陷、矛盾和公共权力的产生、配置及结构;反腐必须加大治本力度以及必须破解十大难题等。  相似文献   

3.
黄少平  蒋政 《唯实》2010,(4):8-11
腐败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治理腐败是一个系统工程。反腐败需要用动态的思维探寻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同时推进并依循从上到下、从清官反腐到制度反腐、从政治反腐到文化反腐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邹德萍 《先锋队》2015,(3):26-28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我党历史上反腐败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查处贪官最多的一年,既表明了共产党人与腐败“水火不容”和对腐败“零容忍”的决心,又回应了人民群众对查处各种腐败的关切。从反腐“关键词”即可看出去年反腐不平凡的轨迹。无论是反腐关键词,还是反腐新词,都彰显了中央反腐钢铁般的意志,壮士断腕的决心,也昭示了今年的反腐工作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文通过对腐败成本的探讨和对腐败成本与腐败收益的比较,根据我国腐败行为的"低风险、低成本、高收益"的现状,提出以提高腐败成本的方式,来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构筑反腐防线。  相似文献   

6.
当前,腐败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的巨大阻碍,腐败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社会污染,破坏了社会公平,影响了社会稳定.然而面对腐败我国的反腐监督机制的建设却显得比较落后.如何建立完善的反腐监督机制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建立健全反腐监督机制的重要性、我国当前反腐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形成原因、国内外反腐监督机制建设的成果以及我国建立健全反鹰监督机制的措施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腐败的变形或隐藏已经成为高压反腐后的一种"新常态",甚至出现各种不同类型的"腐败模式",从而影响社会稳定。本文正是聚焦在这一问题上,对腐败的变形进行了一手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对腐败进行文化和制度上的反思。研究得出:并不是我们没有制约腐败的方式,而是我们没有有效落实。同时,群众还缺乏有效的监督渠道,故而腐败才在有些官员中屡禁不绝。要注重群众网络举报的参与性,以此来完善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8.
印度:零面值钞票腐败一直是印度公共管理部门一大顽疾,如果某位官员说我希望看到甘地冲我笑,就是在暗示你赶快掏出印有圣雄甘地头像的钞票意思意思。为了向这种腐败文化宣战,印度一个名为第五支柱的反腐组织发行了一种零卢比钞票,索贿  相似文献   

9.
韩国是一个传统的人情社会,重视血缘、地缘、学缘和职缘等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这种社会文化和生活习惯对商业交易规则产生了很大影响,贿赂被视为见怪不怪的正常行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陆续出台了反腐相关法律,建立了一系列反腐机构,通过不断推出包括治理商业贿赂在内的各种反腐败措施,逐渐形成了全民打击商业贿赂、防治腐败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量腐败案件被曝光,而且从某一个具体官员腐败“个案”逐渐过渡到一种群体的链状腐败串案”以及组织系统的网状腐败“窝案”。对此,中共央党校政法部政治学教研室主任刘春教授有过这样个基本判断:当腐败由个体变成群体,由局部向大范蔓延,由点向面扩展的时候,暴露出的是我们体制的心性缺陷和弊端。从运动反腐、权力反腐转向制度反腐据《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2004年9月9日、10,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何勇在中央纪、监察部召开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座谈上强调,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加强党的政能力建设的重…  相似文献   

11.
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这是从根本上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解决腐败问题的必然选择。构建制度反腐体系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廉洁政府的必然选择。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在完善和创新制度的同时,还要在增强制度的执行力上下功夫,这就要突破儒家传统政治文化,秉持反腐制度设计"无赖原则";弥补制度建设先天性不足,构建操作性强的反腐制度;推进法理型反腐路线,提升反腐制度建设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2.
竹立家 《廉政瞭望》2011,(21):44-45
近些年来,官员腐败案例屡见报端,是社会与媒体热议的一个基本话题,也是党和政府常抓不懈的一个重要领域。但不可否认,在社会舆论和相关反腐防腐法律法规的强大压力下,反腐防腐的形势仍不容乐观。检视近两年来的“权力腐败”案例可以知道,  相似文献   

13.
江胜尧 《学习月刊》2014,(19):24-24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促成了网络反腐的勃兴,网络也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改变着中国的民主政治生态。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渐为公众直接便利的反腐肃贪的一个重要渠道,这种新型反腐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预防与惩治腐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近期通过网络媒体曝光的一些腐败事件暴露出了我国反腐体制运作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十八大之后腐败与反腐败呈现相持胶着状态,在“相持”中推进“反攻”已成为十八大后反腐的总趋势。经济腐败、政治腐败和作风腐败成为腐败在新形势下的主要形式和新的动向。重构反腐模式,坚持法治反腐;完善制度体系,坚持立法先行;整合反腐机构,重构权力配置;调动社会力量,坚持群众反腐等路径选择是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夺取反腐最后胜利的核心策略。  相似文献   

15.
黄少平  蒋政 《唯实》2007,(5):36-37
制度反腐是人们在长期的反腐实践和反腐学术研究中得出的总结性认识。但是,通过制定反腐败的法律法规来打击腐败的反腐制度与通过国家法制体系建设来控制腐败的制度反腐是有区别的。在现有的反腐理论研究中,这个问题不是被忽略了,就是被混淆了。  相似文献   

16.
从全球来看,尽管种族不同,文化各异,制度有别,发展速度有快有慢,但对腐败问题却有其相同的认识:腐败会加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可导致政局动荡,乃至毁掉一届政府,或造成政权更迭。因此,世人将腐败视为人类的公害,社会的毒瘤,力争将其扼杀在摇篮里、萌芽中。经多年来的反腐实践,制度反腐被公认为是从源头上遏制腐败发生的有效手段。如美国,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已建立起一套比较健全的廉政法律体系,促使国家公职人员把全部精力都放在本职工作上,不得渎职、失职和利用权力之便谋取私利。早在1883年,美国就颁布了防范和惩处公职人员犯罪的…  相似文献   

17.
张洪 《实事求是》2009,(1):67-69
相对于制度反腐而言,文化反腐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更为深入的作用力。随着反腐败形势的变化,我国的反腐方式也将从制度反腐更多地向文化反腐转变。文化反腐的过程就是廉政文化与腐败亚文化的博弈过程。可以预见,这一过程将会面临多重困境,只有运用博弈论的原理和文化的方法才能破解这些困境。  相似文献   

18.
2004年,中国反腐战绩卓著:反腐利剑直指省部级高官和一些“敏感”的权威部门;损害群众利益的“小腐败”得到有效治理;制度反腐发生了质的变化。2004年,世界各国亦高扬反腐大旗,不少政要沦为阶下囚。全世界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打击腐败。  相似文献   

19.
司马迹 《廉政瞭望》2018,(12):31-31
足球领域的腐败和反腐败.是总体腐败和反腐败的一个缩影。廉政嘹望就此采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反腐专家任建明,请他通过分析足球领域的腐败问题,从腐败后果的再认识、反腐的政治决心、反腐策略和反腐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关于提高制度反腐有效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点。文章认为在治理腐败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认识制度反腐的重要性,也应深入思考制度反腐的有效性。反腐败取得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加快构建反腐制度体系,更在于不断提高制度反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