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新中国的反贪历史上,2001年实在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一年。因为似乎从没有哪一年像这一年这样,将那么多让老百姓恨得牙痒的贪官们掀落马下,也没有哪一年像这一年这样,将那么多的腐败重灾区连根拔起。厦门、沈阳、广西、潮汕等等,一个又一个。贪官一抓一窝,是2001年反贪给人的最突出印象。由个案到窝案,在说明我们反腐的力度在不断加大的同时,也反映出,在中国,腐败已有了自身滋生的土壤,  相似文献   

2.
一堆烂事     
张宇宏  佚名 《法制博览》2009,(6):F0002-F0002
世界奢侈品协会消息,2007年中国人的奢侈品消费总额高达80亿美元,中国已成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相关资料显示的流向更令人大吃一惊:近半数被用于向官员送礼。10年前,一位香港记者就是从沈阳市原市长慕绥新穿名牌西服、戴劳力士表,判断这位红极一时的权力人物,是个百分之百的大贪官。倘若,监管部门连这点起码的嗅觉都没有,那么,制订再多的条例也好,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一位大学时的同学从外地赶来向我诉说冤屈:为告倒单位里的贪官,三年来他无数次上省进京反映情况,工作丢了,家财耗尽。贪官最终被告倒了,但他也一贫如洗了。末了他含着眼泪说:“都说善有善报,我举报贪官可谓善事,但我得到的‘报’在哪里呀?”。同学的这句话发人深思。现实生活中,举报人流血又流泪的事不乏其见。  相似文献   

4.
罗军 《法制博览》2011,(12):8-8
都说和坤是大贪官,是乾隆朝甚至是整个清朝最大的贪官,这是违背史实的,真正的大贪官应该是皇帝,和坤所处的时代最大的贪官应该是乾隆。  相似文献   

5.
王帆 《当代世界》2009,(1):36-37
中国人喜欢用三十年作一个时间段的划分,这大概缘于那句古训:“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意在提醒人们注意到时事变迁。中美关系风风雨雨过去了三十年,未来的三十年,中美关系前景如何,耐人深思,也令人关注。过去三十年中美关系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离国际和平的需要和两国人民的期望还有差距。可以确定的是,中美关系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决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相似文献   

6.
公随 《工会博览》2008,(20):1-1
当中国的宇航员置身航天器舱外茫茫宇宙的时候,中国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当然,这一页属于古老的5000年中华文明,但它更属于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正是这三十年,为我们这个东方古国注入了步入人类当代文明的动力与活力,使我们在更多的领域进入到了世界先进的行列。  相似文献   

7.
搞笑的玩意儿,挺多;有些“搞笑”,叫人哭笑不得。 《长江日报》载侯志川一文,题为《贪官的思维很搞笑》。贪官的思维,怎么“很搞笑”呢?这里不重复了。但是侯文中“著名贪官成克杰”之说,却叫我觉得真有点儿“搞笑”。  相似文献   

8.
腐败分子的“原始积累” 今年的贪官外逃案中,最轰动的莫过于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的神秘离境。令人惊讶的是,勾勒杨秀珠整个出逃事件,应回溯7年。1996年还是局级干部的杨就已经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商业区买下一座五层的豪华公寓,当时总价是55万美兀。 究竟有多少贪官逃亡海外,至今没有确切的数字。两年前的一个权威说法是,逾4000名贪污贿赂嫌疑人携巨额公款逸散海外,并且这还仅仅是官方掌握的部分事实。从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就有官员  相似文献   

9.
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能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这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雅安市公安局长李海自杀得很不是时候,正好赶在中国的贪官将自杀作为一种"自我解脱"的时候。若是查一查互联网关于"贪官自杀"的信息,那么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香港《文汇报》1月29日报道中引述的一组数据:"2003年上半年,中国共有6526名党员及党员干部失踪;8571人贪官外逃;1252人自杀。"1252人自杀"这个数字说明什么?说明"贪官自杀"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已达千人之余的一群人,如果用社会学的标准来看,这已经够得上一种现象了,因而值得人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