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896年,黄显声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苇山河村(现属岫岩满族自治县)。1918年,黄显声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1年,他又考入东三省陆军讲武堂三期炮科。毕业后被分配到奉天兵工厂,颇受张学良的赏识。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相继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黄显声汇集从各方面接到的情报向张学良作了详细报告。他根据张学良"地方武装可加紧训练,严加戒备"的指令,着手  相似文献   

2.
1896年12月,黄显声诞生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石庙子镇蓝家沟.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1年入东北陆军讲武堂第3期炮科,结业后在东北军中任职.“九一八”事变时,黄显声任辽宁省警务处长兼省会公安局长,他组织警察大队及公安分队首先起来抗日.在前有日军强大攻势而后继无援的情况下,黄星声一直坚持战斗到9月21日以后,才将部队撤至锦州,然后化装去北平面请张学良.在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的同时,黄显声恰在北平停留.期间,经辽宁省政府秘书长黄恒浩(黄剑秋、显声之叔父)的介绍,黄显声结识了共产党员刘澜波.9月25日,他奉张学良之命组织从东北撤退到北平的部分军政人员迅速返锦.主持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行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工作.刘澜波被任命为辽宁省政府  相似文献   

3.
张学良将军,这位民族功臣一生似乎和东北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主政东北时,拨巨款、聘请名人,办东北大学。1993年,东北大学复名时,张学良为东北大学题写了校牌,并且担任了东北大学名誉校长和东北大学董事会名誉主席。1996年6月,张学良校长再次为东北大学校董事会成立题词。本文仅就60多年前张学良将军和东北大学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作以简要回顾。 张学良兼任东北大学校长,扩建东北大学 东北大学创建于1923年。1928年  相似文献   

4.
12月18日,是中国共产党特别党员、著名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诞辰100周年.黄显声将军的一生,是光辉战斗的一生,他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毅然投身于救国救民的抗日战争,被誉为“血肉长城第一人”.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他从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爱国军人,逐步成长为具有共产主义崇高理想、高尚爱国情操、丰富斗争经验的杰出的民族英雄,直至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黄显声将军是“红岩魂”中优秀代表人物之一.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进一步弘扬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一身正气、追求真理、疾恶如仇的高尚品质,更好地加强对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共辽宁省委党史研究室、辽宁省中共党史学会、鞍山市史志办公室、中共岫岩县委、岫岩县政府联合在岫岩县召开了纪念黄显声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王怀远,曾经同黄显声将军共过事的原省委老领导郭峰、宋黎,鞍山市委、岫岩县委、县政府领导及黄显声将军的部旧、亲朋好友等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座谈会由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文清主持.省委副书记王怀远代表省委在座谈会上讲了话.他说:我们在这里举办纪念黄显声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对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意义是非  相似文献   

5.
在湘西沅陵凤凰山张学良将军旧居的墙壁上,至今还保留着张学良将军1939年春在这里奋笔写下的《自感遗憾作》:“万里碧空孤影远,故人行程路漫漫;少年渐渐鬓发老,惟有春风今又还.”这首具有历史意义和感叹自己身世的名篇诗作,是张学良将军1938年10月至1939年12月被南京当局软禁湘西沅陵凤凰山时所留下的最宝贵的财富.现已经沅陵县书法界老人和摄影界专家精心复制,与他1928年东北易帜后所照的半身军装放大照,一并用玻璃镜框悬挂在张  相似文献   

6.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陷害……  相似文献   

7.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周旋;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迫害……  相似文献   

8.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周旋;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陷害……  相似文献   

9.
传奇于炳然     
他从黑龙江走出国门,又回到国内长期从事抗日救亡、抗日统一战线和情报工作.张学良将军视他为大才、至友;李杜将军敬佩他的人品和才干,并委以重任.他被蒋介石召见,授以全国抗战中的一项重要使命;他与曾当面许他以高官的戴笠斗智,周旋;他第一个站出来批评陈伯达,而遭康生、陈伯达联手陷害……  相似文献   

10.
广艳辉 《党史纵横》2009,(12):45-47
王玉瓒先生早年从戎,是张学良将军的得力部下,历任排长、连长、少校副官、中校副官、上校参事、上校营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在其任东北军警卫队第一营营长期间,曾两次担负蒋介石在西安华清池行辕的警卫任务。1936年12月12目,他奉张学良之命率部捉蒋。打响了西安事变的第一怆,活捉了蒋介石,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全民族的抗战做出了历史性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