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见与媒体     
伊拉克士兵们以前从未听过重金属音乐,他们受不了这个。 ——一些美军部队在战争过程中用高音喇叭不断向敌方播放重金属乐和儿童歌曲,来折磨伊拉克士兵的神经,从而取得心理战优势,美军中士哈德塞尔中士沾沾自喜地说。  相似文献   

2.
2014年初,一档原创音乐节目《中国好歌曲》让16岁女孩涂议嘉被导师刘欢收入麾下.如今,两代音乐人共同完成了一个音乐梦. 为了帮助这个高中女生唱出自己的声音,首次为他人担任制作人的刘欢从编曲到录制几乎倾尽所能.“涂议嘉是个很有才华的年轻创作人,她拿给了我们20多首歌,在16岁这个年纪真的是很了不起.现在想想,我16岁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刘欢说. 回忆上世纪80年代自己读书时的创作,刘欢说,那是个散发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年代——听古典音乐、创作歌曲、由衷地歌唱,不过他也坦言,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记忆,“我们怀念我们的,他们则有他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3.
走遍云南,开启音乐之路 谈到胡松华,人们脑海中马上就会想起《赞歌》、《阿诗玛你在哪里》、《马铃响玉鸟唱》、《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森吉德玛》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歌曲.由于其中《赞歌》等蒙古族歌曲深入人心,包括蒙古族朋友在内的不少人,都以为胡松华是蒙古族人,还为他起了好几个蒙古族名字.对此,胡松华真挚地说:“干边疆文化事业,用歌声促进民族团结,携手奋进,各族父老能把我当成他们一员,那是对我的最高奖赏和最大荣誉.这比什么职称都珍贵.”其实,胡松华是满族人,1931年生于北京,而他真正的音乐生涯是从云南开始的.  相似文献   

4.
王洪喆 《南风窗》2014,(15):92-94
从超女快男到《中国好歌曲》,作为音乐和电视工业结合产物的音乐选秀,在制造音像奇观的同时,为何在今日演变成为了承载工作与劳动这一“元叙事”的平台,这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5.
庄亭 《法制博览》2009,(19):30-31
二十多年前,我在单位图书馆积满灰尘的书架上,翻到了一本路工先生编的《明代歌曲选》,其中有一首小曲《玉抱肚·官悟》,引起了我很大兴趣,特别是最后几句,至今还记得:一边是富贵荣华,一边是地网天罗。忠臣义士待如何?自古君王不认错!这几句小曲,大概是作者在替谏官发牢骚,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本人对君王的看法。最后一句“自古君王不认错”,给我的印象最深,多年来总是盘桓在我的脑际,  相似文献   

6.
正《尚待商榷的爱情》出版社:文汇出版社本书讨论了爱情的不确定性,人类情感的复杂性与记忆的不可靠性。如果小说能帮助我们理解爱和生活的本质,那么这本书就做到了。本书作者朱利安·巴恩斯介绍道:"这本书里的角色直接和读者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2016,(25)
正当他们还未踏进都市时,在那个有限的经验世界里,他们很可能是优秀的、富足的,他们也因此有着较为强烈的幸福感。但新世界的一切,轻而易举的财物、唾手可得的房子、天长地久的爱情,让他们瞬间发现自己的"贫困"。前段时间,一篇《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或者,也不能这么说》(下文简称《一无所有》)的文章刷爆朋友圈。笔者朋友圈中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并表达了相似的困惑。文章作者是复旦的一名才女,她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自述了她就读复旦之后,发现与他人差距后自卑且痛苦的心路历程。这篇文章在公号刊发后阅读  相似文献   

8.
张东平 《工会博览》2013,(12):38-38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在今天,歌曲所唱的童话已经成为现实.日前,我国第一条音乐路面已在河南省长葛市建设完成.当汽车驶过精心制作的音乐路段时,动听的音乐和优美的旋律便会响起来.  相似文献   

9.
正《簪中录》这本书的标签是悬疑、古言、推理、爱情,而我更愿意用两个字作为它的关键词,那就是"人性"。先谈谈整本书。我必须强调,这是一本很用心的书,据说作者自14岁起就在构思这部小说,四部共计百万多字,十年磨一剑。尽管作者很年轻,但故事绝  相似文献   

10.
锐评     
《南风窗》2004,(17)
早年看过电影《绿卡》,一个法国男人乔治(大鼻子情圣GerardDepardieu扮演)为了得到美国绿卡和一个美国姑娘玩起了假结婚,其间发生了很多让人捧腹的故事。然而当他们真的产生了爱情时,却被移民局看出了破绽,乔治的绿卡告吹了,他们只好吻别。这个带点淡淡感伤的轻喜剧似乎在告诉我们:爱情是浪漫的,但绿卡并不浪漫。  相似文献   

11.
全国未成年犯调查结果显示,42.3%的未成年犯表示“恨过自己的父母”。其主要原因是父母对孩子不理解、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和不让孩子做他们想做的事。分析认为,这一结果折射出父母对孩子的权利和独立人格的漠视,亲子冲突归根结底是父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化解亲子冲突的根本是尊重孩子的参与权,改变对儿童的看法,倾听他们的声音,让他们自主选择,创造参与条件。这是预防未成年人背离家庭、走上犯罪道路最有效的屏障。  相似文献   

12.
六位时装模特儿刚一登场,台下立刻就晌起了掌声、尖叫声和快门声,看模特儿这行头,青一色报纸制成,虽说有些滑稽,但几位摆出的姿势,还真有那么几分专业范儿.明眼的读者一看,这一定又是工会举办的职工才艺秀,然而,今天秀场的主题不是才艺,是爱情.台下近百号青年,男女职工各占一半,个个是瞪大了眼睛往上看,小伙儿看姑娘,姑娘看小伙儿,要是看上谁,待节目一完即可上前当面求爱.原来这是东城区总工会组织的青年职工相亲交友联谊会. 台上的他们都是青年职工,或许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已经熟悉了彼此,或许在一个区域的工作环境中,抬头不见低头见,也有了些半生不熟的相识.然而,当他们穿上这身“衣服”舞动在大家面前时,曾经的熟悉和相识被颠覆啦!  相似文献   

13.
80年不变     
尽管无数歌曲、小说和电影中的爱情都是两个人的,但从物理学和几何学上讲,两个人组成的关系只是一条线,脆弱、不平衡。相反。一个三角关系才是容易平衡的、稳定的。所以,最好有孩子这个“爱的结晶”,否则夫妻关系便是不平衡的,难以经得起考验。但如果一个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太过于紧密,那么这个三角关系就失衡了。爸爸会觉得没有自己容身之地,于是他就会渴望建立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这沉重的叹息,无泪的双眼和一张越来越老的脸,是否又记录了感情之时间和空间呢?”他们在试着构筑自己的音乐世界。这是一个心灵的世界。先是有了美国的"甲壳虫",英国的."威猛",香港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7月3日,始建于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州的世界上第一个少年法庭庆祝100周年纪念。由于我参加了芝加哥法庭百年庆典的活动,我得知少年法庭是美国对这个世界所作出的最重要最久远的贡献之一。一、 历史回顾为了解少年法庭的历史重要性,让我们暂时回眸二十世纪初的岁月,当时千百万儿童跟其父母随着欧州移民的巨大浪潮来到了美国。许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上,挤住在贫民窟,长到8~9岁,他们被迫去工场工作以帮助维持家里的生活开支。当这些儿童有了麻烦,法律对他们一视同仁,虽然法律不认为7~13周岁的儿童有能力构成犯罪的企图,但这并不能…  相似文献   

16.
正《遇见你之前》作者:[英]乔乔·莫伊斯译者:苏心一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这是一本探讨"选择""尊严""生死抉择""存在价值"的书。作者乔乔擅长塑造一个个平凡人物,巧妙地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家庭、旅行、死亡、人生意义……放进这个故事  相似文献   

17.
关于爱隋,这世上许多穷人因为没钱,他们担心自己承担不了这份爱,自卑之余,害怕爱情。而富人呢,因为有钱,他们总担心对方爱的只是自己的钱,困惑之余,怀疑爱情。  相似文献   

18.
最近发现江津几江地区有个已到犯罪边缘的20多人的少年团伙。说“犯罪边缘”是因他们都是十来岁最多十二、三岁的少年,还够不上犯罪。他们或摸扒、或撬门人室盗窃、或趁机抢劫。这不仅仅给这些少年(还有个别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不堪设想的灾难性后果,而且是社会一个极强的不和谐音符,值得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9.
唐斌、申晓莉夫妇是中国铁建系统许许多多双职工中再普通不过的一对青年夫妻,他们如同大部分双职工那样,在施工项目中相识,在一线工作中相知,在钢筋混凝土中积累起一点一滴的情感,也随着一座座桥涵、一段段路基的完工,走完他们浪漫而又漂泊的恋情铁路,通过爱情的竣工验收,携手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从而展开一段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20.
SMAP风靡日本     
所谓SMAP是一英语词组的缩略,直译为体育音乐集合人。这群SMAP都是身材高大,外表英俊潇洒的男性青少年。他们能歌善舞,富于戏剧表演才能。他们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