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竞争法是在世界各国国内竞争法充分发展的基础之上,伴随着商品、资金、劳务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市场上的频频流动以及各国在竞争法领域的合作而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正在形成和新兴的法律部门,国际竞争法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是调整控制和协调国际竞争关系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和。要对国际竞争法有全面的了解,国际竞争法律关系则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本文针对国际竞争法律关系的概念、特点、三要素等相关问题作一个初步的探析,以期有利于国际竞争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国内竞争法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国际竞争法,以国际竞争关系作为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是国际经济法的一个分支。作为维护国际市场自由、公平竞争秩序的法律体系,国际竞争法包含了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两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论全球共同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桂林 《法学》2005,(1):27-32
本文分析了比较法语境下共同法的发展历程,认为萨莱伊所提出的“人类共同法”反映了国际化时代的基本特征,也带有其局限性。在全球化时代,法律全球化将催生反映全球化时代法理的“全球共同法”,以符合全球治理下民主与法治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法的价值是多元化的,都是以人本主义为价值核心的,以人为本是法律价值的基元。人的作用和需求是法的价值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因而法的价值与以人为本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本文指出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这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法不责众"是中国老百姓对法律效力范围的直白表达,而法治要求树立法律的权威,确实推进法律的实现。因而法律与"民意"的悖论是法治建设中的重大难题,本文旨在对这一社会现象作学理分析并寻求应对机制。造成"法不责众"思想的原因包括物质性动因和价值性动因:物质性动因是根本,是利益诉求与现有法律产生冲突;价值性动因是补充,主要是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和法律信仰的缺失。最后通过对依法责众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分析确定应当努力消除"法不责众"思想。  相似文献   

6.
英国学徒制法律教育与普通法传统的存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诺曼征服”以后,从亨利二世开始的英格兰司法改革直接催生了法律职业阶层的兴起,这个法律职业阶层在实践中又与学徒制法律教育互适共生。与欧陆法律教育侧重于对罗马法概念、规则、原则和理论的研习不同,英格兰的学徒制法律教育更侧重于法律实务的操作。这种法律职业教育促进了英格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这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在罗马法复兴运动风靡欧洲之际,顽强地坚守了普通法的独立品格,使普通法能够作为一种与大陆法不同的法律传统延续存在。英国的学徒制法律教育与普通法传统具有共同的法哲学依据,经验主义是英国的判例法传统和学徒制法律教育的哲学基础。但是,英格兰学徒制法律教育最终走向了衰落,学术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成为英国现代法律教育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人肉搜索"经过几年的发展,网民由盲目追求正义走向对保护隐私权和名誉权的自我限制,相应的,民间自律也在催生着相关网络立法,本文对这个过程中出现的若干法律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制定与修正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美国商标反淡化法在全世界的影响最大,修法频率也最快,美国在制定<1995年美国联邦反淡化法>(The Federal Trademark Dilution Act of 1995 后,先后于1999年和2006年修正,使该法日臻完善.本文以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发展为线索,分析美国制定和修正该法律的动因,以期为完善我国相关立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 日本政府为了谋求产业结构的现代化、高度化,加强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全发展,在战后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产业结构改善的经济法律。这些法律,不论在高度增长时期,还是在调整时期,都曾对产业结构的改善起了重要作用。因此,探讨一下日本产业结构改善法,对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有关法律,是不无裨益的。日本的产业结构改善法内容具体丰富,它包括中小企业、农业、渔业的现代化法、振兴  相似文献   

10.
刘敏 《法制与社会》2012,(6):114-115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尤其是"人肉搜索"引擎被广泛运用后,个人隐私状况已成为人们极为关切的问题,人们越加重视隐私权的保护。对隐私权进行法经济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从多个角度认清隐私权侵权和保护的内在逻辑。本文运用法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对隐私权进行法经济学分析的前提、动因进行探讨。以"人肉搜索"事件为对象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隐私权法律制度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特许专营及相关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许专营及相关法律问题王桂元陆娟特许专营是近几十年来迅速盛行的一种商贸经营方式。这一国际化的经营机制有其自身的法律特征。发展中国家在特许专营关系中处于不利的地位,但应该发展外向型特许专营,参与国际竞争。本文在对国外涉及特许专营的一些重要法律问题进行了...  相似文献   

12.
法律服务促进部队全面建设的强大动因□李保兵近年来,南京军区后勤某分部针对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队建设和官兵个人面临涉法问题逐渐增多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法律服务工作,认真帮助部队和广大官兵解决面临的涉法问题,有力地促进了部队全面...  相似文献   

13.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它从根本上和总体上决定着法律发展的方向和进程。生产方式变革是西方法律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纵向异质生产方式和同质横向生产方式彼此间相互矛盾、斗争、发展、演变促进了西方法律的催生催熟机制,促进了法律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4.
陈金全  陈松 《现代法学》2003,25(5):162-169
沈家本先生主持的清末法制变革不仅是中国法律近代化的开端,而且也推动了中国法学由传统的律学走向近代法学。本文在探讨沈家本的法学观的基础上,分析沈先生对中国传统法学的传承和对中国近代意义上的法学的催生所作的贡献,并引发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法文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林建军 《河北法学》2007,25(9):57-60
妇女法是特定历史时期法律制度的产物.妇女法诞生于法律体系的根本动因在于通过推进性别平等和对妇女倾斜保护两条路径最终实现两性关系的最佳模式--性别公正.这种为单一性别群体进行专门立法的合理性在于该法追求的价值理念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6.
论法律文化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法律文化创新的内在动因的理 性思考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并朝着一定方向 发展的。法律文化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人类文明程度的象征,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法 律文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是法律文化不断创新 的过程;法律文化的不断创新,导致了法律文化的 繁荣与延续。没有法律文化的创新,就没有法律文 化的发展,就没有法制现代化,就没有法治文明, 也不可能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 (一)法律文化的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 家的必然要求 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  相似文献   

17.
高琥 《法制与社会》2012,(11):98+100
经济发展与劳动法相互影响,经济发展催生了劳动法,而劳动法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以不同历史时期为背景,探析经济发展与劳动法律体系完善之间的关系,阐述劳动法律体系的完善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力度向前推进,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不可抗拒的客观现象。经济全球化催生法律全球化,而法律全球化使得中国要迫切加快法制建设的现代化进程。对此,我国应抓紧时机,构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法律体系,进行法律制度改革,推进中国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实现司法独立,早日实现中国法制现代化。本文探讨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制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周晓佳 《法制与社会》2011,(22):294-294
人归根到底是欲望的结合体,人类一切行为的根本动因就在于其自身存在的欲望。各个人在欲望的驱动下追求自身各个不同的需要的实现,也因此产生各种人际冲突和矛盾。而法律是调整人类行为的强制性规范,法律因为人类冲突无法通过社会潜在的道德机制和价值体系自发调和而产生。本文试通过对人类欲望的分析和对因此形成的人类行为以及冲突的研究进而来探讨法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20.
法律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卫 《法律科学》2010,28(3):10-20
法律社会学在当代中国的兴起可以从知识生产的视角予以考察,该文通过检索和评介过去三十年间相关著述的出版情况,初步探讨了法律社会学发展的契机与动因,并进一步分析了法律社会学在中国社会科学体系中可能的定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