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晖 《中国法律》2003,(4):32-35
为了完善中国商标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并适应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程,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0月2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修改后的商标法于12月1日生效。10天之后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2002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新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2.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1993年通过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中,扩大了1979年刑法第一百二十七条假冒注册商标罪的主体和对象范围,相应地提高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法定刑。1997年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五条规定了侵犯商标类犯罪的三个罪名,即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商标标识罪。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民法保护,除了民法通则的规定以外,1982年颁布了商标法,并于200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商标法的决定。在商标法的修改决定生效施行以后的一年内,为了正确审理商标类民事纠…  相似文献   

3.
李建昌 《知识产权》2010,20(1):11-15
在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大力推进商标战略实施的背景下,《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备受社会各界关注。中国使用商标的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并未形成商标法律制度。1982年制定、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订后的《商标法》为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商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工商总局对《商标法》的修订工作高度重视,自2003年开始,历时6年意见收集、调研和论证,形成《商标法(修订稿)》(送审稿)。《商标法》第三次修改既是商标战略的具体任务,同时也是实施商标战略的根本和源泉。  相似文献   

4.
《科技与法律》2004,(3):i031-i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 15号《商标印制管理办法》已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务会议决定修改 ,现予公布 ,自 2 0 0 4年 9月 1日起施行。局长 王众孚二四年八月十九日第一条 为了加强商标印制管理 ,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 ,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分别简称《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以印刷、印染、制版、刻字、织字、晒蚀、印铁、铸模、冲压、烫印、贴花等方式制作商标标识的 ,应当遵守…  相似文献   

5.
所谓商标专用权,是指由商标管理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申请注册的商标核准注册后,商标注册人即可享有排除他人擅自使用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利。它具有排他性、严格的地域性和时间性。商标专用权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工业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是我国商标法的基本宗旨。1982年8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对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保护问题作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商标管理法规上的重大进展,为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  相似文献   

6.
“原来我也能注册商标”、“原来它也应该注册商标”、“原来它也能当商标注册”,有关商标的这些说法日益受到中国人的重视。注册商标、塑造品牌在中国已经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热潮。新修改的商标法扩大了商标的主体和客体,同时增加了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的有关规定,加大了对驰名商标的保护力度。商标不再只是一个名儿,除了作为商品或服务的标识外,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自1983年3月1日实施,1993年进行了一次局部修改。多年来,它对于保护商标专用权,促使商标所有人保证商品质量和维护商标信誉,保障消费者利益,治理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完善商标制度,进一步加强对于商标专用权的保  相似文献   

8.
驰名商标包括注册商标和未注册驰名商标两种情况,对未注册驰名商标进行司法保护不仅是履行《巴黎公约》和TRIPS协议的国际法上的义务要求,而且也是世界各国商标立法和司法保护实践普遍一致的做法。我国在2001年修改《商标法》时,将未注册商标纳入《商标  相似文献   

9.
郭洁 《中外法学》1993,(6):78-79
<正> 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2月22日颁布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假冒商标犯罪作了全面的修改和补充。本文就假冒商标犯罪中的一罪与数罪问题谈如下认识。一、假冒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从立法者本意上讲,是指单纯地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不包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知识产权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商标作为重要的无形资产,成为企业进行竞争,占有市场的重要手段.随之而来的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也大量出现.为了规范企业的竞争行为,切实保护商标权人的商标专用权,1982年8月我国通过了第一部商标法,并于1983年3月迈过了商标法实施细则,其后商标法及其实施细则几经修改,先后将服务商标、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纳入保护范围,进一步强化了对商标权人的保护。但是,目前的商标法中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以及与我国参加和承认的国际公约不相一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完善我国商标保护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商标专用权的保护,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繁荣,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1年10月27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进行了第二次修改,修改后的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生效。2002年8月3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新条例自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2.
30年来,我国商标法在我国商标事业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回顾我国商标立法及其修改的基础上,对《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进行了展望,并对我国商标法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编者按:新中国第一部《商标法》于1982年制定,历经1993年和2001年两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对保护商标权人利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现行《商标法》的有些内容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简化和完善商标确权程序,加强对商标专用权和地理标志的保护,为中外商标申请人提供更好的服务,使我国商标法与国际上商标立法趋势相适应,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商标法》的修订已经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项目,国家工商总局也已经形成了2009年《商标法(送审稿)》。本刊邀请了部分学者对我国《商标法》的修改发表其见,以期为完善我国商标法献计出力。  相似文献   

14.
未注册商标在我国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这一客观事实是法律所不能忽视的,在注重保护注册商标的同时不能将未注册商标的保护排斥在外。通过探讨未注册商标的保护问题,对我国第三次修改商标法的征求意见稿有关未注册商标保护的内容作出评析。  相似文献   

15.
薛源 《知识产权》2009,19(3):84-89
随着澳大利亚向WIPO提交批准书,新加坡条约于2009年3月生效.新加坡条约是在修改1994年<商标法条约>基础上形成的新条约,但又不局限于旧条约,该条约对新型商标、电子申请、商标实际使用以及缔约方大会等做出了新的规定.新加坡条约的制定和生效,对国际商标立法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表现为国际商标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国际商标立法广泛性不断增加、应对商标法的未来发展以及国标商标管理体制的进步.国际商标立法的这些发展也将对我国商标法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石慧荣 《知识产权》1995,5(5):36-37
一、销售侵权的概念 本文所称的销售侵权,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商标侵权行为的简称。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新修订的《商标法》第三十八条第(2)项规定的“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行为;二是第二次修订的《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第(1)项规定的“经销明知或者应知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商品的”行为。不过,限于篇幅,本文的讨论,主要从《商标法》第三十八条第(2)项规定的侵权行为现象。但是,由该项规定与《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一条第(1)项规定有交错关系,并且二者有共同的立法渊源,所以,本文的讨论也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商标法实施细则》的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17.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海峡两岸目前实行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也各有其法律体系。以商标法而言,我国大陆在1950年公布《商标注册条例》,后修订为《商标管理条例》,1982年8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后又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员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修正,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与之相配套,1983年3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细则》,1993年7月15日国务院批准修订。另外还有《关于申请商标注册要求优先权的暂行规定》与《商标印制管理办法》等行政法规、规章与上述商标法…  相似文献   

18.
新《商标法》于2001年12月1日开始施行,这是我国1982年制定《商标法》,1993年修改一次后的又一重大举措。国家工商总局局长王众孚称之为“我国商标事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对商标法律保护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商标法自1993年施行以来,国家商标局依法核准注册商标近百万件。各级工商管理机关履行商标法赋予的行政保护职责,依法查处了大量商标侵权案件。人民法院审结了近一万件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刑事案件和商标民事侵权案件,依法判决侵权人承担了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有效地保护了我国和外国工商业者在我国享有的商标权。例如,浙江省蒋志汀、杨学春假冒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我国注册的SANTANA(桑塔纳)商标案,上海市奉贤县人民法院以假冒注册商标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6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和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严厉制裁了侵权人,从…  相似文献   

20.
迅速发展的中国商标事业和不断完善的中国商标法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青虎 《知识产权》2003,13(3):6-11
2002年,是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现《商标法》)实施的第一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第一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又一年,也是我国商标创记录增长、出现三个突破的一年:商标注册年申请量首次突破30万件,达37.2万件;商标注册申请年增长量首次突破10万件,达10.2万件;注册商标累计总量突破150万件,达166.5万件。一、三年来我国商标注册和保护情况(一)商标注册工作效率有了新的提高2002年,商标局全年共受理各类商标申请49.3万件。其中,受理商标注册申请37.2万件,比上年增加10.2万件,增幅为37.5%。共审查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