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媒体新闻报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存在着较大生存压力,新闻创新是解决新闻同质化、赢得媒体竞争力、满足读者新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新闻媒体要通过拓展报道领域、创新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来实现新闻创新,赢得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媒体新闻报道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存在着较大生存压力,新闻创新是解决新闻同质化、赢得媒体竞争力、满足读者新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新闻媒体要通过拓展报道领域、创新报道形式和报道内容来实现新闻创新,赢得读者和市场.  相似文献   

3.
新闻真实与否、真实程度如何,不同事实有不同衡量标准。有些事实的报道,达到“客观真实”就实现了“新闻真实;”有些事实的报道,实现“客观真实”后还必须达到“本质真实”才能实现“新闻真实”。没有实现“客观真实”的报道是虚假新闻;应该、能够实现却没有实现“本质真实”的报道,是“半真实”或“假客观”的“伪真实”。  相似文献   

4.
法律真实与新闻真实的矛盾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侵权案件中,媒体往往因“失实”而败诉,关于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的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新闻真实和法律真实的矛盾冲突以及新闻真实的特性探讨媒体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并对新闻真实的法律意义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但是,近年来虚假新闻报道不断出现在各种媒体,甚至是一些权威媒体,让人防不胜防,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影响恶劣,人民群众深恶痛绝,成为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颗“毒瘤”,必须痛下决心彻底铲除。坚持新闻真实,坚决铲除虚假新闻,事关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事关新闻宣传工作的成败。如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一昧追求卖点,追求短期利益,必将导致媒体多年积累的公信力毁于一旦,最终失去公众,失去市场。虚假新闻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是新闻界的大敌。  相似文献   

6.
由于社会新闻具有贴近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媒体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也不断增多,然而,各种媒体中对社会新闻报道的视角、侧重点也令不少专家、学者担忧,因为一些不良社会新闻给青少年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媒体对犯罪案件、娱乐新闻的报道和对社会丑闻的揭露三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7.
媒体为了在报道中占得先机,披露独家新闻,不愿忍痛割爱,冒险采用未加确认的匿名消息来源;或者不甘人后,盲目转载未加证实的新闻。这其实是一种得不偿失的短视行为。从眼前利益看,媒体也许因为刊登了独家新闻而一时销量大增,但从长远来看,如果因此而登载了假新闻,将严重损害媒体的声誉。  相似文献   

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但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新闻不真实的案例并不少见。其中,以导向性失实居多,并以其隐蔽性、普遍性而危害巨大。新闻导向性失实损害了新闻的基本原则、媒体的公信力、新闻事业的发展、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防止新闻导向性失实,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理念、正确的新闻原则,并要在具体的新闻实务中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9.
灾难新闻是新闻报道中较为敏感的门类,给人们增加警惕与防范意识,现阶段虽已得到加强,但报道过程中仍有不少障碍和限制,并使公众知情权受到损害。传媒对灾难危机所持的立场应代表社会的公正性,不能漠视公众知情权的满足,应努力披露事实,促进事态妥善解决;发挥警示作用,使公众认知灾难;提供信息情报,发挥决策借鉴与防灾减灾的作用;思考道德、人性、价值等观念,延伸社会意义;适应和促进媒体竞争的发展,积极营造更大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随着媒体间竞争加剧,一个新的职业———新闻线人应运而生。新闻线人通过为媒体提供新闻线索以寻求问题的解决,或者从媒体获得相应报酬。本文从媒体与线人的关系入手,试图对线人的作用及保护展开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现在,我们已进入海量信息时代,在这种背景下,信息传播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些什么特征?文章通过与过去的传统的传媒作比较,指出现代媒体已由单一的传播信息变为了公众话语平台,受众具备了新的特征。因此媒体要重视交流与公正,要认真思考媒体功能、新闻选择、传播方式、版面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社会新闻具有贴近性、趣味性、娱乐性等特点,媒体对社会新闻的报道也不断增多,然而,各种媒体中对社会新闻报道的视角、侧重点也令不少专家、学者担忧,因为一些不良社会新闻给青少年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本文主要从媒体对犯罪案件、娱乐新闻的报道和对社会丑闻的揭露三方面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新闻批评具有自身的特点,媒体在进行新闻批评的时候,要注意对批评的"度"的把握.按照新闻报道的采写流程,具体来说,要把握好事实选择、报道方式、报道时间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包括了媒体对新闻报道内容的选择标准,体现着报道者的立场、态度和出发点,蕴涵着媒体对自身社会功能的认识。目前,民生问题被众多媒体所追逐,出现了民生新闻热,民生新闻在党和政府与受众之间搭建桥梁,进而给民意话语权一个表达的渠道,推动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各家媒体纷纷在重要版面、时段、界面开辟栏目、组织策划、安排话题,使民生新闻受到了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为了使民生新闻发挥更好的作用,在民生新闻的采编上要注意把握导向,具体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四年的新闻素养培训与不断实践,南京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新闻执政意识明显增强,新闻执政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个别领导干部新闻执政的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出现的较大的问题,如新闻发布质量不高、正面舆论引导能力不够,新闻执政的一些常态化工作存在薄弱环节等因素。为此,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新闻舆论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新闻宣传推动实际工作,热情支持新闻媒体采访报道,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让媒体成为党和政府的重要执政工具。  相似文献   

16.
在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新闻传媒的作用不可忽视。为保证妥善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公安机关应当认真研究应对新闻传媒的策略,准确把握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新闻传媒的介入时间、方式,以引导新闻传媒正确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科学的手段,选择正在发生或发现的典型事实进行有说明的图片报道。新闻摄影是一门瞬间的视觉艺术,它能够精确地把稍纵即逝的形象,迅速地固定下来。它从客观现实的事物中摄取影像,以生活里真实的、动态的典型瞬间摄影技巧来反映生活、记录生活,让读者感到真实可信、形象鲜活。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的出现给新闻传播方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自媒体在与传统媒体碰撞融合过程中重构了新闻文本间距。由传统传媒的窄距变为现实传媒的宽距。这种宽距带来了信息传播中的超速、广域以及鱼龙混杂的双重效应。应通过制定网路传播法治屏障、发挥传统媒体"新闻发言人"的作用、增加自媒体传受者的自我媒体素养与社会责任感,防止宽距负效应。  相似文献   

19.
受商业利益的驱动和受众选择的制约,媒介之间的竞争加剧,新闻策划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公关意识逐渐融合。在具体的策划运作过程中除要遵守新闻传播规律之外,还应遵循社会公益性、科学指导性、针对性以及可操作性等原则。在新闻策划的过程中成功地融入公关意识,可以达到媒介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度报道,从而树立媒体的整体形象,提高媒体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审判,是指新闻舆论超越司法程序,干预、影响司法独立和公正的现象。新闻媒体在报道刑事司法活动中的新闻审判现象,不仅影响了司法机关的独立审判,也侵犯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公民权利。而后者往往被忽视。应在研究我国媒体新闻审判现象的独特成因及危害性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