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全方位。新政府上台以后,奥巴马、希拉里、副总统拜登等人的足迹已遍及欧洲、东亚、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同数十个国家的领导人会晤、会谈。对奥巴马政府的外交,希拉里4月22日在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作证时称,“过去三个月中形成的外交议程基于三方面行动:加强美国与欧洲、亚洲、非洲和西半球民主伙伴国的联盟;发展与重要地区性大国的伙伴关系;与中国和俄罗斯建立建设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过6个月的激烈角逐,美国伊利诺伊州国会参议员奥巴马6月3日晚最终力获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他不仅将成为有史以来首位非洲裔美国主要党派总统候选人,而且自此踏上了争夺总统宝座的新征程。但从各方面因素看,奥巴马通向白宫之路并不平坦。作为一名政坛新人,奥巴马能够后来居上,击败强大的对手,是今年美国总统选举的一个戏剧性结果。其中原因一部分是由于纽约州国会参议员希拉里的严重失误,但更重要的,还在于奥巴马提出的变革口号深得人心。  相似文献   

3.
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能否选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总统或黑人总统新年伊始,随着新一届美国国会开始运作,有意问鼎白宫的美国政要纷纷登场,宣布自己准备参加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的决定。在这些人物当中,最令人瞩目的要数民主党的两位风云人物——希拉里·克林顿和贝拉克·奥巴马。  相似文献   

4.
王薇 《瞭望》2008,(Z1)
如果现在举行总统选举,民调显示奥巴马略胜麦凯恩,而希拉里与麦凯恩几乎持平  相似文献   

5.
《党政论坛》2009,(20):38-39
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乔恩·亨茨曼(中文名洪博培)既不是中美外交圈里的“人物”、中国问题专家,也不是帮助奥巴马入主白宫的功臣或民主党人,何以能夺得如此重要职位?对此,奥巴马回答说:“我看中的是洪博培之前在亚洲的经历,以及他懂得新时期中美关系的重要性:惟有中美进行合作,才能最有效地面对21世纪的全球挑战。  相似文献   

6.
正奥巴马执政以来,推出了所谓"亚太再平衡"政策,并对亚太地区进行了极为密集的访问,迄今已到访十次。十次出访几乎覆盖全亚洲每年秋冬季节是奥巴马展开亚太之行的重点时期,这与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东盟峰会、东亚峰会的召开有很大的关联。多年来,这些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性会议都是美国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重要场合,奥巴马往往会利用参会的机会专程赶到亚洲,除了安排对东道国的访问之外,还会对周边一些国家进行访问。奥巴马的亚太之行路线安  相似文献   

7.
金灿荣  戴维来 《求知》2012,(8):47-47
"重返亚洲"是美国近年来外交姿态最高调、宣称次数最频繁的战略主张。面对国际格局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严峻的挑战,美国加快了对外战略调整的步伐,把"重返亚洲"作为外交政策调整的"头等大戏",因而反复强调属于美国的"太平洋世纪"。奥巴马政府在外交、军事和经济齐头并进、三管齐下在政治(外交)上,美国全面参与本地区多边机制和架构,加紧密切与地区国家的关系。美国全面调整以往"不介入"南海争端的政策,目的就在于积极寻找并抓住"重返"战略的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8.
奥巴马连任后的第一场出访就选在东南亚,他希望通过这一外交姿态来显示美国对其“亚洲再平衡战略”是认真的,对这一战略的实施将是持久的。通过这一外交姿态,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美国对亚洲的关注和投入具有长期性和战略性的背景下,中美在亚太的互动将走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何亚非 《党政论坛》2014,(14):40-40
三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将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美国投棋布子,从大规模增强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到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谈判(TPP),再到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站在日本一边,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明显。  相似文献   

10.
打造我国企业巧实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国务卿希拉里提出了巧实力(smart power)战略,并使之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巧实力战略在区域经济发展、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阐述了巧实力一词的来源,巧实力的政治含义并界定了企业巧实力四个方面的含义;分析了当前形势下打造我国企业巧实力的必要性;根据巧实力的含义提出我国企业打造巧实力的策略和思路。从巧实力入手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为我国企业在全球化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1.
宋国友 《党政论坛》2010,(24):37-37
作为历史上的首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代表美国政府参加了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亚峰会。通过这次峰会,以及峰会前后希拉里在亚太各地的各种表态,美国向东亚国家和世界传递了如下重要信息。第一,美国要强势重返东亚。第二,美国要着力主导东亚。第三,荚国要暗中分化东亚。  相似文献   

12.
文扬 《党政论坛》2014,(13):43-44
对于国际秩序的确立和捍卫,美国有着深切的使命感,认为承担这一任务非美国莫属.尽管美国领导世界的实力和能力已大不如前,但这种使命感反而愈加强烈.就在上月,奥巴马在对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期待美国出手相助”,“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现实,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周文重 《瞭望》2011,(3):32-33
国家主席胡锦涛1月18日至21日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美.今年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挽救美国经济,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先后密集推出了金融稳定计划、住房救援计划、"有毒资产"解决方案、汽车业救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开始施行"奥巴马新政"。  相似文献   

15.
美国新任总统克林顿称:我的妻子希拉里将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最伟大的第一夫人。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4,(27)
2014年4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出访日本、韩国、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四国。奥巴马此举彰显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持久的影响力。纵观美马关系的发展历程,美马关系发展历经了冲突与亲密,分歧与走向合作。半个世纪以来,奥巴马是首位出访马来西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马来西亚之行是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背景下开启的,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将奥巴马总统的马来西亚之行还原到美马关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去,我们便可以梳理出美马关系历史演进中的进展与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宋伟 《理论视野》2015,(2):68-71
首先考察了中期选举前后美国国内围绕着奥巴马外交政策的争议,然后分析这些争议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美国民主党的中期选举败局。在此基础上,进而考察了中期选举败局对于今后两年内奥巴马外交政策的影响。有关奥巴马外交政策的争论影响到了美国的大多数选民,其本质原因并不在于奥巴马的不喜欢使用武力,而在于他的不负责任和不够有力。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奥巴马外交政策仍然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陈刚 《党政论坛》2012,(18):21-21
华盛顿最近一份对奥巴马重返业太战略的评测报告,虽然没有直斥新亚洲策略为皇帝的新装,但警告称此举与不断收紧的预算有所冲突。可见,在军事层面的重返亚太,美国可能有所掣肘,能实现多少效果目前还很难下定论,但经济层面的重返亚洲却是货真价实。甚至可以说,美重返亚太战略是中国对东盟经济战略所引发的美式反弹。  相似文献   

19.
肖林  任新建 《党政论坛》2009,(15):22-24
为应对经济金融危机、挽救美国经济,美国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先后密集推出了金融稳定计划、住房救援计划、“有毒资产”解决方案、汽车业救助方案等一系列政策举措,开始施行“奥巴马新政”。  相似文献   

20.
正对于国际秩序的确立和捍卫,美国有着深切的使命感,认为承担这一任务非美国莫属。尽管美国领导世界的实力和能力已大不如前,但这种使命感反而愈加强烈。就在上月,奥巴马在对西点军校毕业生的演讲中宣称,"全世界都期待美国出手相助","美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而且至今仍然如此。这是上一个世纪的现实,也将是下一个世纪的现实"。还嫌不够豪迈,他干脆面向全世界发问:"我们如果不领导世界,谁来领导?"已经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境界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