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轶名 《党课》2012,(20):90-91
几年前,我下岗后,没有什么技术,又没什么本钱,就只有在武汉市花楼街摆了个水果摊,卖起了水果。 前年的夏天,天气比较热,我一次进了几吨西瓜。卖了还不到一半,天气预报就预报第二天要下大雨。卖瓜的最怕。下雨,一下雨,瓜就卖不动了。  相似文献   

2.
黄莎莎 《当代贵州》2008,(11):25-25
农妇卖羊捐款 “邻居有难,我怎能不管,虽然我并不富裕.但我还是要捐点钱、做点贡献。”贵阳市开阳县普通农妇袁安惠在灾情发生的第二天,到市场上卖掉了4只羊,把1000元卖羊款全部捐给了地震灾区。  相似文献   

3.
郑天钟 《党建文汇》2011,(12):35-35
税在不断减少 “国家废除了农业税,收多少粮食都是自己的。今年我家卖粮挣了25000元,国家又补贴我2000多元。此外我卖养鱼苗、树种,国家也不征税。”提起政府惠农政策,河南农民程云连连叫好。  相似文献   

4.
近日,在环县畜禽交易市场内,毛井乡乔崾岘村村民李林德卖了羊绒,他清点钱数后欣喜地说:“9只羊一年的绒卖了1405元,产的5只羊羔能卖2300多元,绒山羊真是个‘致富羊’,我打算用这两年的收入买辆农用车。”老李的养羊收益是环县实施绒山羊产业扶贫试点项目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2007年,我一年养蚕只养三季,一季就一张纸,全年才卖1000多元。而今年,我一开始就养了八张纸,第一季就卖了7000多元。”6月13日,乐至县童家镇五通村村民廖素珍爽朗的笑声道出了心中的感激,“这可多亏了党员文印呀!”  相似文献   

6.
3月14日,笔者来到青川县木鱼镇文武村邢家坪安置点,看到村民杨天州一家人正忙着把刚采摘的香菇切梗。“香菇切梗后交到公司,1公斤能卖6元。从去年11月开始,我用2分地种植袋料香菇2000袋,第一批卖了2000多元,  相似文献   

7.
马媛媛 《党课》2014,(1):108-109
去同学家玩儿,在他家的橱柜里发现了很多旧时的电影海报,我笑着说:“这些东西如今可是宝贝,你可发财了,在哪弄来的?”他笑道:“你忘了,我妈曾经在电影院卖过票。”  相似文献   

8.
我肢体有残疾,在领取社会保障金的同时,街道照顾我在自建的报亭卖报纸杂志,并带手儿经营公用电话和彩票业务。前不久的一天早上,我到报亭时,发现报亭已被拆除,经过查问得知拆除报亭的是某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请问,房地产开发公司有权这样做吗?  相似文献   

9.
执法关键在“严”怀义有一种说法:商品经济就是一种法制经济,我看不无道理。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商情瞬息万变;从商者各怀心态情怀。如果没有一定的规范、规矩和约束,而且谁想怎么买就怎么买,想怎么卖就怎么卖,为所欲为,甚至无所不为,那还不乱了套?这些年,为适...  相似文献   

10.
一位古人的不平李志远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在下是那个既卖矛又卖盾、既夸矛又夸盾、自相矛盾的古人。自从《韩非子·难势》的问世,关于我“自相矛盾”的事便传遍天下,以至成了人们的笑柄和抨击的靶子。实事求是说,错就错了,只要后人能由此取得教训,我便由衷高兴,所以...  相似文献   

11.
给予     
某个寒冷的冬夜,一个店里来了两个过路人,一个是卖饼子的,一个是卖被子的。到了深夜他们又冻又饿,卖被子的想卖饼子的一定会求我,卖饼子的想他应该来求我,但谁也不主动理会对方。卖饼子的吃了一个又一个的饼子,卖被子  相似文献   

12.
2006年,“胆大妄为”造就了我最初的生财之道。 那年元月。我出差到浙江。去逛小商品市场时,发现一种不久前给侄儿买的玩具,在这里卖价很低。于是我打电话回去问侄儿是否还要其他玩具。侄儿高兴极了,让我给他买一种动漫玩具,在他们学校外面玩具摊卖30多元,而在小商品市场里只要8元。  相似文献   

13.
王翰武 《当代贵州》2014,(13):56-56
读书在我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上世纪70年代初,我被安排到边远的基层供销社站柜台。那几年里,白天要么卖百货,要么被抽到生产队传达上级精神,帮助春耕、夏锄等,晚上没有电灯,大家聊会儿天就睡觉。日子虽过得清闲,但心里总感觉空空的,直到我点亮煤油灯,  相似文献   

14.
学费     
唐强 《广东党史》2011,(11):54-55
1984年9月,在日盼夜盼之中,我终于可以背上书包,走进了课堂。那是多么令人振奋、令人羡慕的事情啊!那时候,村里还有不少比我大的孩子仍不能上学,还得跟牛绳拴在一块,原因就是他们家里没有钱交学费。我家也没有,但是我父亲吩咐我:你跟老师说,这学费先欠着,等咱们家卖了大猪再缴上。  相似文献   

15.
这几年,我办的公司从小到大,已成为养殖、种植、砂石加工、人参加工、运输服务等综合性企业,固定资产增加到700多万元。靠1800元创业,有人说我马兴龙精明强干,还有人认为我敢闯敢试,我实在不敢当。1985年,我从郭家店买仔猪运到靖宇,卖不出去,每天光玉米就得搭上几麻袋。后来卖猪肉,200公斤的大猪仅卖回80多元。看卖水果能赚钱,我又在县里第一个倒起西瓜、香水  相似文献   

16.
“别处的柑橘卖不出去,我们的橘子不愁卖。这些年种柑橘,我尝到了甜头,赚到了钱,‘农家书屋’可立了大功。”站在自家橘园边,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子,彭山县黄丰镇团结村果农徐成忠笑得合不拢嘴。  相似文献   

17.
诚实的分量     
家里有一片茶园。妈妈染上了重病,不能去卖茶叶了,我决定独自去卖茶叶。我在集市上摆了大半天地摊,很少有人问津。偶尔有人想要时,又怀疑茶叶不够斤两。我就照直说:“包装袋上标明500克,实际上是400克。”  相似文献   

18.
孝心无价     
毕淑敏 《党课》2013,(4):115-115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孩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  相似文献   

19.
老屋     
老屋卖了。买它的是隔壁邻居。父亲没有回来,委托我和我的堂姐全权处理。买屋卖屋,民间自有一套程式,我不大懂,忙里忙外的倒是我的堂姐。当我在两张麻纸写就的契约上摁下手印,心中一阵悲凉:老屋从此不再属于我们了。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手续办完了。父亲只说“哦,那就好。”院子里  相似文献   

20.
我是江苏省赣榆县墩尚镇墩二村的农民,状1982年开始经营泥鳅。那时家里很穷,父亲带着弟弟到合肥亲戚家想找点事干,但没有找到。父亲在市场上闲逛时,无意中发现很多卖泥鳅的,每市斤泥鳅能卖八九角钱。回家后父亲把这事一说,当时我就动了心:我们这儿泥鳅很多,河沟池塘里到处都是,根本没人要,如果把我们这儿的泥鳅捉去卖,也许能赚几个钱。几天后,我把自己从河里逮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