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30年代,中国历史上先后发生三个重大事变,即1933年的福建事变(以下简称“闽变”)、1936年的两广事变和西安事变。国民党要人张群在西安事变发生后不久指出,“李济深在福建事变和两广事变中,都演了主角”。闽变是与李济深的名字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李济深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人士,他所参与领导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简称民革),与国民党军政当局有着密切的关联。解放战争时期.李济深领导的民革把策动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作为推翻蒋介石政权的主要手段.先后策动了吴化文、王晏清、刘昌义、张淦、程潜、裴昌会等国民党高级将领阵前起义,积极说服傅作义进行和平谈判。促成了北平与绥远的和平解放;参与组织了川康起义和云南起义,给国民党反动派以沉重打击.缩短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写给国民党军政人士的信中共中央一到陕北,就开始了对国民党的离间和策反。毛泽东给国民党方面的军政人士写信,高桂滋、阎锡山、杜斌丞、杨虎城、宋哲元、傅作义、宋子文、王以哲、邵力子、王均、朱绍良、李济深、李宗仁、白崇禧、蒋光鼐、蔡廷锴、于学忠、张学良、冯玉祥、邓宝珊等,都收到过毛泽东的亲笔信,有的还不只一次地收到过。  相似文献   

4.
正1938年11月,李克农被中共中央派往广西桂林,担任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主任。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又一次掀起反共高潮,各地八路军办事处面临被取缔的危险,桂林办事处也不例外。李克农接到了上级的命令,让其迅速撤离广西。就在李克农准备撤走的前一天晚上,桂林行营办公厅主任李济深派副官连夜送来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四个字:"克农快走"。李济深是国民党内地位很高的资深元老,政治上倾向共产党,对蒋介石种种  相似文献   

5.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率众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未能突围。叶挺前去与国民党谈判,却遭非法扣留,先后被囚于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前后长达5年零2个月。叶挺被囚期间,幸得国民党爱国将领李济深将军保护  相似文献   

6.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中华共和国人民政府”(现代史称福建人民政府)在福州成立。政府委员会由李济深、陈铭枢、陈友仁、蒋光鼐、蔡廷锴、何公敢等十一人组成,李济深为主席。这是国民党统治区内以十九路军为骨干并联合第三党等部分力量而发起的抗日反蒋运动。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但其进步的历史地位是不可磨灭的,其多方面的教训亦  相似文献   

7.
在话剧界素有“一人手面”之称的项交,因为在电影《南征北战》、《在烈火中永生》中成功地刻画了“张军长”和“徐鹏飞”两个国民党的少将.从而名声大振。“文革”中,无知的造反派为打倒他,竟说“他演国民党这么像,因为他是国民党”。究学生投笔学鲁迅,一篇杂文招来囚禁之若,他从此走上一条革命道路。项堃是山东德州人,四五岁时失去双亲成了孤儿,跟舅舅生活在一起。北伐军打到济南时,门岁的地考入济南师范学校。在这里,他阅读了巴尔扎克、托尔斯泰、莫泊桑、叶善秦树、鲁迅等人的作品。这些大师的思想对他人生观、价值观、文艺观…  相似文献   

8.
“福建事变”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要事件,它是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广大群众对蒋介石反动统治集团的卖国反共政策强烈不满的情况下,从国民党营垒中冲杀出来的一部分进步势力发动的抗日反蒋爱国运动。事变发生在1933年11月20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等人的领导下,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反蒋势力,公开宣布抗  相似文献   

9.
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悍然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率众浴血奋战,勇猛抵抗,但终因敌众我寡,死伤惨重,未能突围。遵照党中央指示,叶挺前去与国民党军谈判,遭非法扣留,先后被囚禁于上饶、桂林、重庆、恩施等地,时间长达五年零二个月。叶挺被囚禁期间,幸得李济深将军全力保护,其间他与顽固派展开针锋相对地斗争,痛斥蒋介石反共阴谋,不失革命军人英雄本色。而叶、李两人情同手足、生死共患的情结更让世人感动。  相似文献   

10.
叶挺在重庆     
初到重庆1939年春天,新四军军长叶挺到了山城重庆,住在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兼新四军办事处的机房街70号,这是他第一次到重庆,主要是负责同国民党最高军政当局的联系和交涉,为新四军募集物资和招聘人员等。事隔不久,这年的秋天,叶挺为解决新四军江北部队的编制和全军经费问题再次来到陪都重庆,进行了更为艰辛的联络与交涉,每每往返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和重庆红岩八路军办事处之间。他曾向李济深表示:我们在前方浴血奋战,国民党的老爷却攻击我们“游而不击”。在这种“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的情况下,深感有愧于抗日初衷。我不能忍受这种摩擦,…  相似文献   

11.
他曾弃文从武追随孙中山走向革命;他曾因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而屡受排挤;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国家建设鞠躬尽瘁;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就是李济深。一李济深,字任潮,1885年出生于广西苍梧县一个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他目睹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改变了通过科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想法,转而学习军事。1903年,他由梧州中西学堂保送入广东黄埔陆军中学学习,毕业后留  相似文献   

12.
1933年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人联合国民党抗日反蒋人士李济深、陈铭枢等发动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简称“闽变”),另立中央政府,与蒋介石分庭抗礼。“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蒋介石立即以国民政府名义,派遣五路大军入  相似文献   

13.
张克明 《广东党史》2001,(3):32-32,31
李济深先生 ,字任潮 ,我们平时称他为李任公。他是一位著名的民主革命家 ,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民革)的主要创始人和第一任主席 ,也是一位享有很高声望的国家领导人。1985年11月是他诞生100周年 ,北京、南宁和他的家乡梧州都举行了纪念大会 ,高度赞扬他不断追求真理 ,团结国民党内部的爱国民主力量 ,维护国共合作的爱国的一生。可敬的爱国主义者任公的大半生是在我国内忧外患中度过的。任公出生的1885年 ,正是中法战争的最后一年 ,腐朽昏愦的清政府竟与战败的法国侵略者签订了屈辱的《中法新约》。1895年 ,清…  相似文献   

14.
正李济深人生道路的转折,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阅读和分析各种有关的历史资料,我们大致可以梳理出,这一转折主要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在李济深从事抗日民主运动的过程中,在中共的帮助下逐渐完成的。1944年桂林沦陷后,李济深不愿意按照蒋的意图到重庆就任军事参议院长,而是回到他的家乡广西苍梧,大力组织民众抗日。就在这一年的9月7日,周恩来电示中共广东省临委:"一旦粤汉路被打通,应坚持  相似文献   

15.
1949年秋,客居重庆的原川军将领范绍增,按照国民政府元老之一、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李济深早些日子的指点:"拖武装迎接解放。"通过结识于抗日战场的现任陆军总司令顾祝同在蒋介石面前推荐,终于获准打出了"国民党国防部直属挺进军"旗号,并被任命为总指挥,军衔陆军中将。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等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等一部分爱国人士,共同行动,发动了震动全国的福建事变,成立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通称“福建人民政府”),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及其南京国民党政府决裂,与红军订立抗日反蒋协定。  相似文献   

17.
60年前,即1933年的1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形势的推动下,以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为核心,联合黄琪翔领导的第三党人和李济深、陈友仁等国民党内的一部分左派势力,以及福建地方国民党及社会知名人士陈耀焜、何公敢、林植夫、萨镇冰等反蒋力量,在福州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福建事变。11月22日成立抗日反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即福建人民政府,通电脱离国民党。24日晚,在福州东街蔡廷锴公馆由陈铭枢等27人亲笔签名发起成立生产人民党。人民政府成立后签署颁发了数百个文告,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被蒋介石调到福建“围剿”红军的国民党第十九路军,在其主要领导人蔡廷锴、陈铭枢、蒋光鼐的率领下,联合李济深、第三党等一部分反蒋势力,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抗日民主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并表示愿意同红军合作,与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签订抗日  相似文献   

19.
戴笠,一个曾经响当当的神秘人物,国民党特务头子、西安事变、抗日战争……这些词都和他有关,并且一直以来因为“保密”的原因,被披上了一层神秘面纱。近日,戴笠生前手稿、函电等珍贵史料,在台湾正式解密,其中包括他当年历经西安事变的相关手稿和资料,都将一一公诸于世。  相似文献   

20.
1948年4月30日,时值国民党反动统治即将灭亡,人民战争胜利在望之际,中共中央发布了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口号23条。其中第5条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立即得到各民主党派、各民主人士的积极响应。5月5日,聚集在香港的李济深、何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