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当代贵州》2011,(29):66-66
天宫一号是中国为下一步建造空间站而研制的空间目标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空间实验站的雏型。它的主要任务是作为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完成交会对接试验;保障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的工作和生活;并初步建立能够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试验平台。天宫一号于9月29日21时16分,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升空之后将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对接,从而建立第一个中国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2.
这是令中国人激动的时刻——11月17日19点32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州八号飞船两次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后,结束了长达17天的太空之旅,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预定区域安全着陆,为建设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茫茫太空,留下中华民族的崭新高度。  相似文献   

3.
每月大事     
《福建理论学习》2011,(12):48-48
●1日,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5时58分发射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圆满完成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两次交会对接任务后,其返回舱于17日19时32分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29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飞行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于11月初,与飞赴太空的神舟八号交会对接。如果对接成功,将意味着我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航天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成为  相似文献   

5.
图说天下     
正九天揽月:神舟九号成功对接天宫一号神舟九号奔向天宫,载人航天再启新程。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6月29日,执行完各项任务的神舟九号顺利返回。天宫  相似文献   

6.
新知     
《当代党员》2013,(7):3-3
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五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飞船由推进舱(服务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升空后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并首次开展载人天地往返应用性飞行。神舟十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天宫一号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正>4月20日19时41分,随着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的一声巨响,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被送上太空。4月23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交会对接。空间实验室任务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中国正稳步迈向“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8.
11月18日9时32分,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9.
热词     
正天宫二号9月15日晚,在中秋满月下,我国成功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备份产品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成的,其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重8.6吨,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设计寿命不少于2年。按计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后,将开展平台和空间应用载荷测试,并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前,做好与其交会对接的准备。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主要目的有三项,除了和神舟十一  相似文献   

10.
国内·科技     
《当代贵州》2013,(18):10
新华网神舟十号飞船发射成功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达到当  相似文献   

11.
6月11日至26日,在距地300公里的太空轨道上成功运行15天,行程984万公里,搭乘着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号飞船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留下了一个个经典瞬间。期间,航天员开展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交会对接等科研活动。6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同正在天宫一号内执行任务的神舟十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通话。习近平同志说,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  相似文献   

12.
田艺欣 《先锋队》2012,(22):20-23
6月24日是足以载入中国历史的一天,中国航天员和潜航员同时在太空和海底取得重大科技突破,中国人进一步拓展了探索天地宇宙奥秘的疆域。这一天,在距地球340多公里的近地轨道,三名中国航天员圆满完成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中国"  相似文献   

13.
追梦者刘洋     
正2012年6月16日,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和航天员景海鹏、刘旺执行"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带着13亿人的中国梦飞向太空,瞬间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完成长达13天的飞行任务,在执行手控交会对接时进行监控、支持。刘洋,这个响亮的名字,从此深深刻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刘洋,汉族,河南林州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的帷幕徐徐拉上,一段新的壮丽征程正在开启。回望过去几年的中国,从北京奥运会到上海世博会,从孔子学院在世界开班授徒,到国家形象片人物版登陆纽约时报广场,中国正在努力向世界呈现更加自信、更为开放的国家形象。如果说,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先后两次完成太空完美对接标志着我国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也标志着我国已突破并掌握了载人航天二期工程的关键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  相似文献   

15.
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入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于10月17日发射成功,随后与天宫二号成功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航天事业与国力国运休戚相关,这不仅在国内激发了民众的爱国和自豪之情,也吸引了国际主流媒体广泛关注,称意味着中国向建设国际空间站的目标又往前迈进一大步。  相似文献   

17.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州十号飞船在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49岁的聂海胜带着47岁的张晓光和33岁的王亚平,随神十出征太空。这次任务在轨飞行15天,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根据任务计划,他们将开展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以及首次太空授课活动。来自山东的王亚平成为继刘洋之后,第二位走进太空的中国女航天员,她将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讲授失重环境中的物理现象,成为中国首位"太空教师"。  相似文献   

18.
张柏楠 《求是》2012,(16):36
随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中国航天事业迈上了新台阶。20年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幼小到壮大,为国家、社会和民生作出了重要贡献。探索太空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责任和平发展空间事业。载人航天事业是我们的国家梦想、民族梦想,也是许多普通百姓、科技爱好者、航天迷们的梦想,更是全球华人的共同梦想。虽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晚,但走的是跨越式发展道路。我国最初发展载人航天事业  相似文献   

19.
民生科技的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怵目惊心的各种食品安全、化妆品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等.让人忧心重重防不胜防。2011年12月16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圆满成功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相似文献   

20.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9月27日16时41分,宇航员翟志刚顺利出舱,第一次把中国人的足迹带到茫茫太空中。在太空行走过程中,翟志刚将一面五星红旗在太空中挥动。17时00分,翟志刚顺利返回轨道舱。完成出舱任务,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成功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