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股份制”已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种组织形式。据了解,全国已有6000多家公有制中小型企业实行股份制,一些大中型国营企业股份试点和新组建股份制集团也开始起步,有的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股份制成了深化所有制改革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2.
中央关于“抓大放小”战略,为国有大型企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也为国有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国有中小型企业大部分是从过去的“五小”工业发展而来的,中小型企业如何改革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实践证明:国有中小型企业实行股份制会受到条件的限制;合作制又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承包制、租赁制则助长企业行为短期化,不利于企业发展;拍卖、破产只能是少量的,且阻力很大,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国有中小型企业要从股份合作制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公安县在推行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上迈出了可喜的步子,也取得了一定实效,既促进了机制转换,增强了企业活力,又盘活了企业存量,优化了企业结构,还募集了发展资金,引进了人才和技术,推动了企业发展。就产权改革的几种主要形式来看,在实践操作中,它们却各有利弊。 1、关于股份制。 从我县的几家股份制企业来看,反映出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四难”: (1)产权到位难。目前的股份制企业大多推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一肩挑”,并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这种作法不能充分体现股份制“三会制衡”领导体制的优越性;同时,由于国家股这一大块的产权并未划到个人,作为国家股的代表,他可以对其财产负责,也可以不负责,而国资部门很多时候也只能“看水流舟”。(2)募集股本难,:其主要原因是职工收入偏低,住房制度改革分流了部分资金,加之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低于银行存款利率和股民要交个人所得税等。(3)运作规范难。按《公司法》规定,股份制企业一经报批改造实施细则,只需股东会讨论通过便可按细则运行,但部分企业因受主管部门制约,还必  相似文献   

4.
湖北工商局反映,现在股份制改造中存在四种不良倾向:一是不讲质量的盲目发展。一些地方不从综合整体上下功夫,将国有企业改革片面化、简单化,把搞股份制当作搞活国有企业的灵丹妙药,指望“一股就灵”。而搞股份制又重在“圈钱”,缓解资金饥渴,降低银行负债,转嫁投资风险,难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和搞活企业。依据我国《公司法》规定,搞股份制改造,是有严格条件限制的,但一些地方却不讲质量,只讲数量,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乃至到处找关系变通条件,使“发展”变味。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基层组织难,党组织发挥作用难的“两难”局面,普兰店市委组织部从建立健全利益导向机制入手进行解决,让党建工作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使广大企业主能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积极参与党建工作。  相似文献   

6.
怎样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效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步伐的加快,怎样提高企业的治理结构效率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用“内部人控制”命题来解释我国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不符合我国实际;而“行政干预下的经营者控制”命题则能更客观地描述我国现阶段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特征。遒循“股东至上主义”逻辑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常常会陷入两难选择;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逻辑则是一种更好的选择。沿着这一“共同治理”的思路,本文提出了提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效率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7.
王金柱 《求实》2000,(10):38-39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不彻底、不规范 ,即出现“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关系没有实质性变化 ,政企不分 ,政资不分 ,政府依然凭借控股地位干预企业经济活动 ,并沿用旧的一套体制、制度和管理办法来管理股份制企业。二是不少股份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新瓶装旧酒” ,要么是“行政干预型”的 ,要么是“内部人控制型”的 ,缺乏有效的制衡机制而处于失衡状态。三是一些企业在旧体制下承担的社会职能和形成的“包袱”依然没有卸下。四是产权不明确导致的软预算约束没有“硬化” ,企业对市场信…  相似文献   

8.
股份制改革需防止十种偏差●严九石阿文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在十五大精神的推动下,股份制改革热潮蓬勃兴起,有力...  相似文献   

9.
《党建》1997,(12)
加强股份制企业党建的几点做法西安饮食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股份制企业如何加强党的建设,这是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化企业改革的重大课题。我们公司自1994年组建以来,在实践中逐步总结出符合股份制企业实际的党建“三三工作法”,即:突出抓好三个方面,每个...  相似文献   

10.
股份制改革理论是我国经济学家探索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对于我国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指导作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  相似文献   

11.
股份合作制是将企业国有资产折股出售给内部职工形成的一种股份制形式,为我国所特有。这种模式由于操作方便,目前在我国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中被越来越普遍采用,但这种模式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股份制改革试点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一种筹集资金的办法,可以把群众手里 的游资集中起来。现在搞股份制试点有几个问题值得好好研究。一是不可能所有的企业都搞股份制。现在大家搞股份制试点的热情很高,但是,不能形成这样一种概念:企业改革只有股份制一条路,搞股份制就对,不搞股份制就不对。不能说全国几十万个工交企业都搞股份制改革就成功了。在实际工作中,就要研究,哪些企业搞股份制,哪些企业不能搞股份制。二是对搞股份制的企业要制订具体、规范的制度。现在搞股份制试点的形式大体有三类:企业内部股票,只对企业内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改革目标愈加明确,各地广泛开展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从目前来看,企业改革中还存在一些难点,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下重手加以解决,以确保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见效目标的实现。 当前,企业改革的难点主要集中在“一个不规范”、“二个不到位”、“三个不配套”上。具体地讲:  相似文献   

14.
股份制是资产的组织形式,它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 股份制是企业资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指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办法把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经营的制度。就此而言,既不能说股份制姓“公”还是姓“私”,也不能说它姓“社”还是姓“资”。但是,世界上没有脱离开所有制的抽象的股份制,任何一种股份制都必然要以一定的所有制为基础,不是公有制的股份制,就是私有制的股份制。因此,股份制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积极推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在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方面,更要解放思想,积极进取,务求取得实质性突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现将有关国家推行企业股份制的一些做法陆续介绍给读者,以期对各级领导能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社会博览     
《前线》1994,(2)
改革举措“公司化"不是“炒股化”“公司化”并不等于股票上市。股票交易的基础是企业盈利,股价应能反映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要实现股市的这种功能,就应该推行公司化。首先把企业财产界定清楚,同时,建立起股份制企业的组织规范、健全会计  相似文献   

17.
“一五”期间,包头第二热电厂作为国家计划151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投产发电,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电网主力电厂之一;“八五”期间,包头第二热电厂作为国家电力系统第一家大规模股份制企业和自治区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在沪上市;今天的包头第二热电厂正用其坚强有力的企业党建工作为其迈向新体制、创造新辉煌奠定着雄厚的组织基础。一1993年以来,包头二电厂为了适应股份制的改造,进行了以“精干主体,剥离辅助,分流富余人员”为主要内容的三项制度改革,结果使原来的一个厂变为现在的股份制、国有制、集体所有制并存的三个法人实体。为什么把原来简…  相似文献   

18.
吕慎杰  朱坚真 《世纪桥》2009,(1):114-11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已近十年,成效却并不显著。当下很多人对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涵义还存在误解。虽然后勤改革实施股份制、集团化、外包、校际联合等多种经营方式,但其产权并不独立,经营主体并不享有独立法人权益。高校后勤部分资产管理形式上剥离学校主体,但实质上在资产配置、收益、核算、评估和人事制度上还粘连并受制于学校主体。所以高校后勤并未真正走上“社会化”道路,最多叫做“独具特色的社会化改革初级阶段”。高校后勤社会化多数讲的是将高校后勤服务推向市场。实现相对意义上的服务社会化。本文力图界定高校后勤改革社会化涵义.反映后勤社会化存在的两难问题,提出改革社会化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日渐增多,如何适应这一新的经济体制和组织形式的要求,加强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已成为当前基层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为此,笔者谈几点思考认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股份制有利于促进政企分开,转换经营机制和集聚资金,要积极试点,总结经验,抓紧制订和落实有关法规,使之有秩序地健康发展。”党的十四大后,股份制改革在我国掀起了热潮,各种股份制试点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诞生。从我国股份制企业的情况来看,存在着下述几种股份:国家股、企业股、社会法人股、个人股和外资股。这几种股份中,企业般的设置与否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尽管政府有关部门规定不设企业股,理论界反对企业股的势头也日渐高涨,但来自企业界的经理厂长绝大多数仍希望设置或保留企业股。争论的症结在何处?我们能否对既存的企业股加以改造,使之既能有效地防止“化大公为小公”,并符合股份制的运作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