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遭受了自大萧条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衰退.在国际社会应对危机的过程中,率先复苏的中国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强大引擎.这场危机在证明中国经济与外部环境息息相关的同时,表明中国拥有强大的应对全球危机能力."中国成功"引起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推动着人们探究国际金融危机中显现的中国制度的巨大力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7月26日至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到我省调研。此间,他与我省党政干部和专家学者进行了座谈。杜青林充分肯定我省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他指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  相似文献   

3.
按照全国统战部长会议精神和中央统战部的要求和部署,辽宁省委统战部加强领导,组织各方面的力量,以搞好中央统战部下达的重点课题研究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推进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工作。一、层层部署,分解任务。今年辽宁省承担了中央统战部两个重点课题。年初召开部长办...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的优势和作用,围绕“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全省统一战线中开展了“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献一策”活动,鼓励和支持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发展,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献计献策。一是积极协助和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开展调查研究,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建言献策。指导各民主党派省委、省工商联选定了18个事关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调研课题进行调研,协调省财政厅落实了各民主党派省委、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国经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应对危机、及早复苏"。应对危机,就是应对当前这一轮蔓延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及早复苏,就是争取早一点实现  相似文献   

6.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及恶化,放大了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轴心的现存国际金融体系的种种弊端。无论是为了应对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还是为了未来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国际政治课题。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认真落实1996年度统战理论研究规划,对今年的统战理论研究工作做了认真研究和具体安排。部长办公会议强调,要加大调研工作力度,着重抓好重点课题的落实,加强组织指导和督促协调工作,要做到年初有规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成果。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一、制发了《1996年省统战理论研究工作安排意见》,转发了中央统战部1996年统战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制定了我省统战理论研究规划和措施。 二、分层次落实研究规划。主要抓好四个层面:一是省委统战部各业务处室要由主管部长挂帅,业务处室负责组成课题组,在中央统战部下达的重点课题中,结合业务工作实际选择一个以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向。除大家热烈讨论的"低速增长"、"再平衡"、"再工业化"等发展趋势外,还有以下几个趋势值得研究和关注。一、"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战略举措。例如,欧盟领导人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不久,正  相似文献   

9.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国际金融危机,逐步演变成了全面自垤济危机,将世界经济推向衰退的低谷。在这场危机中,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以下简称经济区)也经受了冲击,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如何变危机为转机、变挑战为机遇,迎难而上、克难攻坚,从战略上谋划破解难题的对策,是经济区必须面对和慎重考虑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统战资讯     
[背景] 八项工作新近提上 中央统战部日程 2004年,中央统战部将重点 抓好以下8项工作: 1.围绕建国55周年和邓小平 诞辰100周年,在党外人士中,开 展祖国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 好、改革开放好"四好"活动。 2.协助中央召开民族工作会 议;筹备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 议。  相似文献   

11.
去年初,中央统战部下发了1995年统一战线理论研究规划,提出了34个研究课题,确定了4个重点课题,组织了“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队伍”的大调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统战部精心组织,认真落实中央统战部的研究规划,深入实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和谐共处"理念的初步形成与完善,"和谐共处"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的重要作用和"和谐共处"理念的意义三个方面论述了"和谐共处"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关系新理念。"和谐共处"理念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形成,也是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其重要作用显现出来,被愈来愈多的国际社会认同,成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理念。"和谐共处"理念的意义表现为其顺应了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和我国和平崛起的战略需要,提升了"和平共处"理念和丰富了"和谐世界"思想。  相似文献   

13.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天津市委统战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的要求,在统一战线广泛开展了为保增长度难关上水平作贡献暨"我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献一策"活动.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长刘长喜指出,全市统一战线在"献一策"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各级统战部门广泛深入动员,采取各种措施组织落实,积极报送信息;各民主党派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考察调研,撰写调研报告,积极建言献策;市工商联发挥特有优势,推动非公有制企业积极应对危机影响,取得明显实效.  相似文献   

14.
文丁 《今日海南》2009,(12):48-48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的新书《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近期即将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本书是著者两年来思考研究改革问题的成果汇集。2007年以来,迟福林研究的重点大都放在发展阶段变化、政府转型、公共服务体制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他把关注的重点更多地放在反危机中的改革政策研究上。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并将其作为战略基点。与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央提出的扩大内需十大举措累计4万亿投资安排不同的是,此次要求"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上来"。这表明,  相似文献   

16.
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机制不尽相同,相应的治理机制也会有很大变化。与美国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机制几乎完全相反,主要表现为从实体经济向金融系统传导,从下游产业向上游产业渗透,从国外向国内、从沿海向内地扩散。相应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不会以金融治理为重点,而是以实体经济为重点、重心下移。在应对的内容和措施方面,必须综合治理,出台扩大内需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正刚刚过去的20年里,亚洲金融危机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相继爆发,深刻影响了亚洲与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对这两次危机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梳理分析出它们的相似和差异之处,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对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改革发展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一、对两场危机的简要回顾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首先起源于泰国。从当年5月份开始,以索罗斯"量子基金"为首的国际炒家在外汇市场上不断冲击泰铢,泰国政府在采取各  相似文献   

18.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个今年"两会"的明确主题,从人民大会堂传出,向国人宣示了清晰务实的工作主线,向世界发出了坚定而自信的"中国信号"。这是中国应对挑战、克服危机的基本对策,这是中国率先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希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江苏政协》2011,(10):28
<正>"新华侨"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的新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创新能力强、有国际化视野,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城市的重要力量。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扬州市政协组织委员,先后就"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汇聚海外扬州人脉资源"、"发挥新华侨华人作用"等课题进行调研,提出要注重涵养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现行国际金融体制的弊端更显突出,其对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各国关于改革现行国际金融体系,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呼声日益高涨。以法国总统萨科齐为首的欧盟尤为积极,提出了完整的重塑国际金融体系方案,美国、新兴市场及相关主要国际组织也提出了各自的主张和行动计划。11月15日召开的"20国集团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达成了金融和经济改革行动计划,但改革之路仍旧漫长。在重建国际金融秩序的过程中,中国应发挥积极作用,努力实现自身正当利益和诉求,提高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和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