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亚洲3月1日国家主席杨尚昆会见泰国外长巴颂·顺里西。杨主席说,近年来泰中关系有很大发展。中泰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会见巴颂时重申了中国对柬埔寨问题的原则和立场。他说,中国欢迎并支持泰国、东盟及有关国家旨在推动柬埔寨和平进程,实施巴黎协定的一切努力。3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会见由龙达章灿主席率领的蒙古大呼拉尔对外政策与安全常设委员会代表团。  相似文献   

2.
△法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华南与印支半岛研究所副所长杜勤先生及夫人于9月25日从昆明到南宁拜访广西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荣,并同该院印度支那研究所负责人及全所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彼此就研究印度支那地区问题的情况互相作了较系统的介绍,此外还就老挝及印度支那地区有关问题交换了看法。9月29日杜勤夫妇离开了南宁。  相似文献   

3.
“9·1 1”事件给国际形势带来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研究。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在跟踪和研究这一重大事件影响的过程中 ,得到各国际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 ,京内外许多知名专家、学者为《和平与发展》季刊撰写了颇有见地的研究文章。值此“9·1 1”事件两周年和《和平与发展》季刊创刊 1 5周年之际 ,我们特将本刊发表的有关论文汇编成《“9·1 1”后的国际形势》论文集 ,以飨读者。论文集分为四个部分 :“9·1 1”后的世界战略形势 ;“9·1 1”后的美国全球战略及其反恐战争 ;“9·1 1”后的大国关系 ;“9·1 1”…  相似文献   

4.
政治·外交 2·9,印尼总统苏哈托会见中国政协代表团团长谷牧和代表团的主要成员。 2·12,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总统府会见并宴请了访新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谷牧及其一行。 2·18,李鹏总理、万里委员长分别会见了菲律宾外长罗伯特·罗慕洛,钱其琛外长同他会谈。李鹏表示,期待拉莫斯总统对中国的正式访问。 3·1,国家主席杨尚昆会见泰国外长巴颂·顺里西。杨主席说,近年来中泰关系有了很大发展,这对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李鹏总理在会见巴颂时重申了中国对柬埔寨问题的原则和立场,并表示中国欢迎和支持泰国、东盟及有关国家旨在推动柬和平进程、实施巴黎协定的一切努力。 4·19—21,国家主席江泽民,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国务院总理李鹏分别会见了新加坡总理  相似文献   

5.
纪念杭日成争胜利60周年专击 —兼驳中国 中欧关系评析 “经济威胁论 以史为鉴.创建和平、发展、合作的新世界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 中日合作开发埋北油田及其启示 尹承德 李华 孙安林 20()5.6 2(X) 5 .6 20056 战争胜利60周年············……马振岗2005.5 纪念万隆会议五十周年专抢 德、日对战争罪行反省迥异及其影响 罗时平万晓庆2005.5 万隆会议 —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丰碑 尹承德2005.3 中目和平发展道路专抢 联合国问题专抢 当代国际秩序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  相似文献   

6.
亚洲 12月2—8日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统法鲁克·艾哈迈德·汗·莱加利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江泽民主席在与莱加利总统会谈时说,中国支持南亚区域合作,支持南亚无核区的主张。中国愿意看到南亚地区保持和平、稳定和发展。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分别会见了莱加利总统一行。 12月3日 国务院总理李鹏、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分别会见由众议院议员、会长樱内义雄率领的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代表团。 12月8日 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钱其琛会见伊拉克外长萨哈夫时表示,中国主张海湾战争遗留问题包括解决对伊制裁问题,应在全面执行安理会有关决议的基础上尽快得到妥善解决。以实现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为该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  相似文献   

7.
1887年,法国殖民者建立了印度支那联邦。由此开始,在“同化”与“联合”理论的指导下,法国人制定了殖民印度支那的一整套政策,这套政策与中央集权下的“杜美体制”、高利贷帝国主义的近代银行制度、重商主义背景下的贸易保护制度、文化上的同化意识为特点,给印度支那带来了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如何消除之,成为印度支那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8.
封建割据时期的罗斯国家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东正教会作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在发展与拜占廷的关系中继续推行东正教会罗斯化的政策;在与天主教国家的关系中利用共同的基督教信仰趋利避害;通过推广东正教和抵御外来侵略,切实发展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关系,由此增进了罗斯国家的对外联系,提升了罗斯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外交及贸易部东亚研究局于1992年出版了由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斯·加纳特等撰写的《中国粮食问题研究报告》,对中国粮食供求走势、粮食贸易和粮食战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评述,现摘介如下: 一、中国粮食消费变化趋势 1.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均食用粮消费量出现减少趋势 中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人均收入明显提高,食用粮的消费量随之大幅度增长,年人均粮食消费从1978年的224.67公斤(毛粮)增长到1986年的290.43公斤(毛  相似文献   

10.
英国曼塞尔出版有限公司于1994年出版了《经济发展与工业政策》一书,作者是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地理系高级讲师理查德·M·奥蒂。该书对韩国、巴西、墨西哥、印度、中国5个最大的新兴工业国家的重工业发展历程、重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工业政策的得失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研究。现将有关中国部分的主要观点摘介如下: (一)战后,中国工业政策的制定受整个战略目标的制约,难免产生弊端 与印度和韩国一样,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于战略考虑也把实现经济上的自给自足置于经济发展的首要地位,因此在工业发展方面采取了“绝对主权”式的发展政策,重工业则被  相似文献   

11.
1954年越南攻克奠边府击败法国殖民军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日内瓦协议的签署标志着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的取得是与中国的有力援助分不开的。50年后的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为各自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维护本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1987年6月13日,马来西亚大学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扎克里亚·哈齐·艾哈迈德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保罗·陈到我所访问。这是我所首次接待的马来西亚客人。马来西亚两位学者与我所部份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马来西亚学者对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东南亚的华人及华人经济等问题谈了看法。我所研究人员也对上述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逐步成为非洲和平与安全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参与非洲维和、反海盗、防止武器扩散、参与战后重建等行动,中国不仅切实为创造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和平环境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较高的国际声誉,而且拓展了中国新安全观及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内涵,中国对非安全政策更趋成熟务实.但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中国也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如发展-安全关联及政策协调、合作层次单一化、非传统安全、与西方维和模式的冲突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反映了中非关系已经发展到必须从战略的高度来考虑中国对非安全政策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4.
亚洲6月5日杨尚昆主席向伊朗新领袖哈梅内伊发出唁电对霍梅尼教长病逝表示哀悼。6月21日李鹏总理会见巴基斯坦外交秘书胡马云·汗时表示:我们的改革开放政策不会改变;我们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会改变;我们将继续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各国发展友好关系,这一点也不会改变。我对中国的前途持乐观态度。“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在中国遇到  相似文献   

15.
袁武 《西亚非洲》2003,(1):74-74
20 0 2年 1 1月 4日 ,埃塞俄比亚无任所大使、国际和平与发展研究所所长金飞·亚伯拉罕博士 (Dr KinfeAbraham)访问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该所副所长杨立华教授和有关学者会见了金飞·亚伯拉罕博士一行。双方在座谈中就目前关心的一些非洲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 ,并希望能进一步加强所际交流与合作。在座谈中 ,金飞·亚伯拉罕博士主要就非洲之角冲突、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对非洲的政策变化、中非经贸合作等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关于非洲之角冲突问题 ,金飞·亚伯拉罕博士认为 ,地区一体化能够防止冲突 ,非洲之角应逐步进行…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以来泰国对越南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美国出于霸权的目的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为此,它先后出兵朝鲜和印度支那,严重危害了这些地区的国家和人民;60年代以后,苏联乘美国对外侵略接连失败、霸权地位急剧衰落之机,同美国展开了全球性的激烈争夺。东南亚便是它们争夺的热点之一。 70—80年代,随着印度支那战争结束后越南地区霸权主义势力的膨胀以及苏联染指东南亚,严重地影响了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和国际关系。处于热点的印支国家及其边缘的东  相似文献   

17.
<正>《和平与发展》是研究国际问题的全国性综合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和平与发展》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形势,透视世界热点问题。它兼收并蓄,融现实性、学术性为一体,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及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8.
<正>《和平与发展》是研究国际问题的全国性综合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和平与发展》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形势,透视世界热点问题。它兼收并蓄,融现实性、学术性为一体,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及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19.
<正>《和平与发展》是研究国际问题的全国性综合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和平与发展》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形势,透视世界热点问题。它兼收并蓄,融现实性、学术性为一体,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及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20.
<正>《和平与发展》是研究国际问题的全国性综合刊物,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发表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分析文章和研究成果,提供有价值的观点和论述。《和平与发展》围绕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深入探讨国际形势,透视世界热点问题。它兼收并蓄、融现实性、学术性为一体,受到有关部门领导、研究单位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及国内外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