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形成,既是对中国历代无神论思想与有神论思想斗争的继承与发展,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的发展,先后经历了近代启蒙思想家的无神论思想、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无神论思想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等几个发展阶段。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无神论思想为推翻几千年封建专制的辛亥革命造了舆论,为破除几千年来“君权神授”和“假天以治人”的封建专制精神支柱提供了批判的武器和理论依据。研究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神论思想与辛亥革命问题,对于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韬是晚清时期重要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知识分子,也是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的开拓者,他开启了文人办报和文人论政的传统,也提出了一些先进的报刊思想,对中国新闻出版事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梁启超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在开辟维新运动舆论阵地、全面改革报刊内容、开创新文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功绩。梁启超作为一代舆论界骄子在中国新闻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梁启超一再强调兴女学的重要性,对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曾产生过一定影响。探讨梁启超的女学思想,对于探讨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意义。 当梁启超在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刚跨进政治舞台的时候,就以其锐利的目光觉察到中国女子教育的重要性。从救亡图存的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5.
近代的中国和日本具有相似的封建法律传统,并以相似的手段进行了法制改革,即中国进行了戊戌变法,日本实行了明治维新。这两种法制改革手段都是效仿西方自上而下进行的资产阶级法制改革运动。明治维新成功了,戊戌变法却失败了,其原因是复杂的。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了明治维新成功、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并提出法制改革必须以经济基础的要求为内在动力,以社会成员的共同需要为外在动力,只有如此,法制改革才能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在护国运动时期一改以往改良风格,反而主张暴力革命,并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思想转变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主要从梁启超"流质易变"的本性、改良派的生存空间受到压缩、强烈爱国心的驱使和客观的历史环境选择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188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中国军队虽英勇奋战,但仍然惨遭失败,清政府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还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华民族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此时,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了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运动。他们鼓吹学习西方,试图以改良主义挽救中国,请求清朝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贤们在探索祖国“病弱”之源、寻求国家自强之路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开始了兴办职业教育的历程。经过地主阶级经世派、洋务派和资产阶级早期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世纪初,职业教育终于得到社会的承认和国家法律的认可,从而为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史上,查理·路易·孟德斯鸠(1689——1755)较早而系统地对封建刑法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些具有反封建意义和民主性的论点。他的刑法思想,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中具有代表性,对资产阶级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的影响也较大。批判地对他的刑法思想进行专门研究,无论对资产阶级的法律思想史或刑法理论、刑法的研究都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抗.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都必须竭力遏制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要求改革者必须掌握足够的政治权力,才能遏制既得利益集团,达到改革目标,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1.
李大钊的文化观在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中颇具代表性。纵观李大钊文化观的演变历程,主要分为三个时期,即从原先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到主张中西"动静"文化调和,再到最早在中国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文化观转变的三个时期,李大钊的立场也发生转变,即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从改良派到革命派、从宪政主义者到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作为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文化观不仅促进了自身思想的转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早期中国共产党文化观的确立。本文从李大钊文化观的基本内涵出发,着眼其文化观转变的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探究李大钊文化观对当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打破"政权、神权、族权、夫权"这些套在中国女性身上的枷锁,实现男女平等是所有深受压迫的中国女性的共同期盼。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开始到辛亥革命结束,在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的领导下,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后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最终都以失败告终。从五四运动开始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男女平等运动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法律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妇女获得了独立的人格地位。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时期,苏籍留日学生革命活动异常活跃:通过报纸、杂志等形式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鼓吹民族民主革命,向国民传播新思想新知识;组织各种进步团体,汇聚革命力量,使革命声势日愈增大,开辟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新形势;借助学校和公众集会的讲坛,热情地传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的失败,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国民素质对政治改良的制约作用,梁启超系统地提出改造国民性思想,他批判中国国民劣根性,大力提倡新的国民素质,努力探索"新民"的途径和方法。其改造国民性思想在20世纪初产生了重大社会影响,对当今我国提高国民素质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资产阶级的认识问题是中国革命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它关系着革命的成败。中国共产党在幼年革命斗争活动时期 ,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 ,从资产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入手剖析其政治态度 ,逐步形成了关于中国资产阶级由两部分构成的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这一认识成果对于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清末思想界,新闻自由思想占有重要的地位。梁启超以其办报之多,专论、见解之深刻,成为当时新闻自由思想的集大成者。梁启超的办报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前期、"五四"运动前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是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表现最为充分的时期。  相似文献   

17.
中共北京市党委党校确定,下学期举办有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的系列讲座,并提出了以下十四个专题: 1.邓小平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基本思想;2.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斗争的回顾和反思;3.国际范围内的反共浪潮及其对社  相似文献   

18.
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潮发展至晚清,开始以主流文化裂变的方式对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的古文经学进行了对抗———今文经学开始兴起。及至清末,深入到社会政治领域,戊戌变法成了历史的必然,这为清末变法修律奠定了社会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9.
民主与平等须臾不可分离,没有平等就没有民主,而没有民主也不可能实现平等。然而,由于历史上资产阶级学者对平等只是作了符合其本阶级利益的阐述,当代资产阶级又对社会主义平等做过歪曲的解释;在国内“左”倾思想曾将平等理解为平均主义,而搞资产阶级自由化者又在国内大肆宣扬资产阶级的自由思想。这就使人们难以正确理解平等思想,难以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平等及其相互关系。因此,有必要对关于民主与平等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科学的阐述。一、平等的科学内涵及其思想的发展。平等是指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处于同…  相似文献   

20.
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抗日战争时期特别是抗日战争中期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发展成熟时期。毛泽东通过区分资产阶级,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